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清理積案 破解執行難

2018年5月24日,一面寫有“公正執法,廉潔高效”的錦旗被送到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送上錦旗的當事人一邊嘴裡不停地說著“謝謝”,一邊緊握著案件承辦人的手久久不肯鬆開,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為之感動,而這一幕背後的故事卻是充滿了艱辛與挑戰。

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清理積案 破解執行難

2014年8月19日山西某大型省屬國有設備安裝公司向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立案強制執行另一國有煤焦企業,執行標的近400萬元。該案的首任承辦人員接收案件後,依照法定程序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並立即採取了強制執行措施,但經調查,該煤焦企業屬於整合兼併重組企業,其自身除去現有廠房設備以外並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而且該企業重組之前就涉及多起官司,再加上當時整個煤焦行業都處於低潮,該公司也處於半停產狀態,環保以及其他相關生產手續仍需完善,故其當時根本無力償還債務。

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眼到了2017年,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對近年來的執行積案開展集中清理專項活動,這一案件的“交接棒”傳遞到了新任承辦人員的手裡。面對“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的被執行人,承辦人員除了“撓頭”以外更多的是想方設法、拓寬執行思路:除了對被執行人採取傳統的查控及強制措施以外,承辦人員通過認真分析、從細微中查找被執行人財產線索,發現被執行人在某股份有限公司擁有100萬元股權並對其進行凍結;雖然凍結股權變現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承辦人員認為凍結股權就是一個好的徵兆,只要堅守職責,勇於擔當,“方法總比困難多”;在一次和同事的閒聊中,承辦人員得知山西省正對煤焦行業進行轉型升級,通過淘汰落後產能和產能置換形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目前產能無新增指標,只能產能置換;在掌握這一情況後,承辦人員第一時間向領導請示並前往省行業主管單位核實被執行人名下的產能指標情況;通過查詢發現被執行人名下仍有未利用可置換的產能指標後,承辦人員當即下達了協助執行通知書對其進行查封。

產能指標查封后,久未“露面”的被執行人第一次委派專人 主動前來法院與承辦人員對接,表示願意與申請執行人協商解決;在法院的監督下,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達成一致,同意由被執行人對其已被人民法院查封的產能指標(未利用)自行變賣,變賣價款用於償還所欠債務;由於該案案情複雜、一波三折,直到被執行人將所欠款項一次性以承兌匯票的方式交到申請執行人手裡的那一刻,申請執行人這才相信眼前這一切都是真的。

執行工作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最後一公里”,這“最後一公里”是充滿艱辛與挑戰的“一公里”,歷經1376天,涉案款項全部兌現;執行路漫漫,除了“運氣”以外,更應該相信是申請執行人公司3000餘名員工期盼的眼神使得這艱辛與挑戰成為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全體幹警每個人肩上的重任——不辱使命、責無旁貸、願為力克執行難不斷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