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的國內航線燃油費今起復徵,坐飛機貴了?

時隔三年,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再次恢復徵收。國航、海航、東航、華夏、昆航、春秋航空等航空公司已率先發布通知,6月5日(出票日期/旅行日期)起,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徵收標準進行調整:

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線每位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費,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費;

兒童、按民航局規定享受優惠的革命傷殘軍人和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實行減半收取,即: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0元;

按成人公佈普通票價10%購票的嬰兒旅客:免收燃油附加費。

時隔三年的國內航線燃油費今起復徵,坐飛機貴了?

時隔三年的國內航線燃油費今起復徵,坐飛機貴了?

燃油附加費,是航運公司和班輪公會收取的反映燃料價格變化的附加費。2000年,中國開始對國際和國內航線徵收燃油附加費,費用約佔機票全價的10%-25%。

燃油附加費是為了對沖燃油價格上漲帶來的增量成本而徵收的額外費用。2009年我國建立了燃油附加費與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之間的聯動機制,此後附加費定價公式數次調整。2015年4月24日,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針對燃油附加費頒發《關於調整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聯動機制基礎油價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571號)》,將收取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的航空煤油基礎價格,由每噸4140元提高到每噸5000元。

但由於2015年初國際油價跌破起徵點,至今燃油附加費已有3年多時間沒有徵收。2018年5月底突破國內燃油附加費起徵點每噸5000元的價格線。按照之前文件精神,國內航司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已經達到徵收條件。 此次航空燃油附加費的恢復徵收,與國內航油的綜合採購成本上漲有關。由於燃油成本是航空公司的第一大成本,燃油成本的上漲也對航空公司的業績有著直接影響。

我們注意到,自2016年初以來,航空公司的營業利潤額一直在緩慢下降。業內人士指出,這主要是由於成本的上漲,尤其是體現在經濟週期的後期階段,通脹壓力凸顯,航空公司面臨著燃油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業內機構預測,預計2018年,原油全年平均價格為70美元/桶,高於此前預測的60美元/桶的平均價格。航油價格預計也將增至84美元/桶,同比上漲25.9%。因此,燃油成本也將提升,佔到運營總成本的24.2%,高於2017年的21.4% 。

受消息影響,證券市場上,今天航空股整體表現較好,華夏航空(002928)在互動平臺上表示,自6月5日起(以出票日期為準),公司對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進行調整。具體調整內容為:800公里(含)以下航線燃油附加費每航段由人民幣0元上調為人民幣10元;800公里以上航線燃油附加費每航段由人民幣0元上調為人民幣10元。今日華夏航空受消息影響漲停,吉祥航空、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均出現了高開。

時隔三年的國內航線燃油費今起復徵,坐飛機貴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恢復徵收之前,國內部分航線的全價票已經開始了一輪上調。燃油附加費再次徵收,必將會造成旅客出行成本的上升,會造成部分客源的流失,尤其是在目前民航業與鐵路間客流競爭如此激烈的時期。

關於此次燃油附加費的徵收,你怎麼看?


時隔三年的國內航線燃油費今起復徵,坐飛機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