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開發的模擬系統,為機器人做家務提供可能性

麻省理工開發的模擬系統,為機器人做家務提供可能性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一套系統,旨在教會人工智能主體做一系列雜務,如整理桌面,煮咖啡等。

對大多數人來講,家務活都是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煩心事。假如機器傭人可以幫助你卸下家務的重擔呢?計算機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教會機器在家裡做更多的工作。據每日科學網5月30報道,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MIT)、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和盧布爾雅納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將在鹽湖城舉行的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中發佈一篇這方面的新論文。他們展示了一套名為“虛擬家庭(VirtualHome)”的系統。該系統可以詳細模擬和讓人工智能主體完成家務活。這為將來教會機器人做家務提供了可能性。

研究人員使用了近3000個不同類型的行為來訓練這套系統(行為被進一步細分為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子任務)。例如煮咖啡會包含“拿起杯子”這樣的步驟。研究人員在模擬遊戲的3D世界中展示了虛擬家庭系統。人工智能主體可以在模擬世界中完成大約1000個交互。交互場景包括客廳、廚房和臥室等。與人類不同,機器人需要更明確的指令來完成看似簡單的任務——機器人還不具備推斷和推理能力。論文第一作者、博士生Xavier Puig表示,將行為用計算機程序進行描述的優點在於使所有完成任務步驟的表達更具明確性。為了更好地向機器人演示任務,研究團隊首先收集了家務活的語言描述,然後將其翻譯為簡單代碼。程序創建後,研究人員會將其錄入“虛擬家庭”3D模擬器,進而轉化為視頻。接下來,一名虛擬主體將完成程序定義的任務。這項研究的最終結果不止是一個教會機器人做家務活的系統,而是用自然語言描述家務活的大數據庫。例如,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正在開發類似Alexa的家用機器人系統,進而可以通過利用家務大數據庫完成更復雜的任務。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助理Qiao Wang認為,這樣的研究或將使具備傾聽和觀察能力的機器人助理在未來世界誕生。這種機器人能以個性化方式完成任務,並可能在個性化學習過程中產生情感聯繫。

下一步,研究團隊希望能利用實拍影像來訓練機器人——這樣機器人或許通過觀看YouTube視頻就能完成學習過程。此外,研究人員還在著手完成一個學習獎勵系統,即當主體正確執行任務後會得到正反饋。Puig說:“將來,機器人或許不僅能幫助做家務,還能預見個性化需求。這對於年長者和行動不便者尤為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