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遍世界,却输了自己!阿Q精神真的能成全他不败的传奇吗?

一直很感激高二时期的语文老师,在网络资源还没充分发展起来的时候,带我们看了《阿Q正传》《边城》等经典作品。

他是个年轻的男老师,梳着干净利落的寸头,上课时声音总是那么洪亮,以至于语文课上,我从来没有打过瞌睡。

因为看电影之前已经学过课文了,所以我认为,再感性的自己也会平淡地看完这一出戏,结局不是谁能改变的,就好像阿Q最后也不得不画那个押。我甚至安慰自己说,这不过是鲁迅先生编写的一部小说,它不是真实。我拼命地用着阿Q的某种精神来说服自己不要悲伤,几乎忘记了我一直不敢接受的现实是,此法的创始人阿Q正死于他的这种精神麻痹之中。

是的,也许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也许世上根本没有阿Q,但事实是,世上却有着无数个像阿Q那样的人。

大师的手笔不同于寻常,就在于,他们能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折射出普遍真实的现状。而大师中的大师,他所折现出的这种现状不限于时代、国度,它存在于永恒的天地之间,存在于这个世界每一个过往的人身上。鲁迅先生就是这种能洞穿时空的大师,而我还天真的想着,因为看过了他的书,所以再看电影,心就不会痛。只能说,自己太无知了,《阿Q正传》,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存在,给世人的只会是各种撕裂的痛、醒、悟、懊、悔、哀、惧、怒、憾!

我相信观影人最是爱憎分明,可是看《阿Q正传》却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感情来对待阿Q这个人。

他不是个好人,只能说他是一个可怜人。而可怜之人,势必有可恨之处。他欺压小尼姑,动手打比自己更瘦小的小D(不管有没有打赢),调戏寡妇吴妈(不管有没有得逞),偷盗打劫等。但他更多的还是一个可怜人,可怜人的可怜之处在于他压根就不自知自己是个可怜人,更不知道可怜人的可怜之处更在于无论你是输是赢,结局都是一样。所以他赌运最好的那天,却只能被众人打趴在地。

就连打个短工,东家也有一万个理由不给工钱。未庄混不下去了,好不容易,在城里赚了点钱,结果回到未庄又全部落到地保手里。

也许阿Q在受欺压的时候,总有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全身而退,但是当他的钱财被剥夺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让自己精神上胜利的话。每每此时,我都极力想吼出来,阿Q你去抢啊,抢回来啊!他还真的去抢了,却不是要抢回属于自己的东西。那天他远远地看着革命党的人抬走了赵府的几个大箱子,他悔恨不已自己来晚了。虽然一个子也没有抢到,甚至连赵府的大门都没有迈进,可是他却被指控为第一号抢劫犯。

长官问他:赵府被打劫,你可看到了?

阿Q:看到了。

长官:你可知道他们的行踪?

阿Q:我不知道啊,他们去的时候没有叫上我。

长官:看下这供词,没问题,画个押。

阿Q:这写的啥,我不识字啊!

另一个人:签上你的名字。

阿Q:我说过了,我不识字,不会写名字啊!

那人:那就便宜你了,画个圈吧!

画个圈好,阿Q以为这回总算捡了个便宜,一秒之前还在为不识字而惆怅,一秒之后,便愉快地拿起笔画了生平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太圆的圆。他很想再画一个,他可以画得更好的,可是却再也没有机会了。就好像他的人生,有太多身不由己鲁莽草率却不得不到此结束了。

他在监狱的时候,想着,人大概生来都要蹲蹲监狱的。

游行的时候,想着,人生在世,大概都要游行示众的。

被枪决的时候,想着,人生在世,大概都要被砍头的。(他在城里见过革命党被处决的现场)。

但他依旧想哭,可他终究没有哭出来,也没有如大家所盼,痛快唱两句,但他大声吼了一句"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一句,为他赢了不少喝彩,所以,即便死到临头,他还是赢了。


阿Q莫名地被枪毙了,却没有任何遗憾。茶馆里,他的老相识小D,王胡等正激烈地讨论着阿Q是不是走得很窝囊,而角落处一个人喝着闷酒的和阿Q同住土地庙的老人听到这里,默默地起身离去。

偌大的世界,终究留不下一个小小的阿Q。阿Q被带走的那天,老人追了出去,拿着他从地保那赎回来的阿Q的衣帽,一股脑给阿Q戴上,并对他说,县城是讲王法的地方,你就放心地去吧。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阿Q这一去,意味着什么。


而对于阿Q本人,他"赢"过赵太爷、假洋鬼子、"赢"过王胡、小D,也"赢"过那帮给他打趴下的人,他"赢"遍整个世界,却输了他自己,虽然他在临死前依然想着人生在世大概都是如此。

但是这个世界终究有很多东西是阿Q所想不到的,就好像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却没有听到那两声"嚓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