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嘴脣不紫,怎麼會是先心病呢?

孩子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後,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家寶寶平時也沒有發現嘴唇發紫呀,怎麼會有先天性心臟病呢?”這就涉及到先天性心臟病的不同類型了。

我家寶寶嘴唇不紫,怎麼會是先心病呢?

簡單的說,先天性心臟病可以分為青紫型和非青紫型兩大類。這兩類是怎麼形成的呢?打個比方,心臟就像上下左右4個房間一樣,樓上分為右心房、左心房,樓下分為右心室、左心室。左、右心房之間有隔開,上下心房與對應心室之間由瓣膜隔開。右心房、右心室接受全身靜脈迴流的血液,是含氧量低的“紫色”血液,“紫色”血液(即靜脈血)流入肺部,經呼吸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使含氧量低的“紫色”血液轉化成含氧量高的鮮紅色血液(即動脈血),經過肺靜脈依次迴流到左心房、左心室,再由主動脈到達全身,週而復始,維持著人體的生命活動。

胎兒在生長髮肓過程中,受遺傳或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會發生心臟某些結構缺損或畸形,造成血流方向的改變。

我家寶寶嘴唇不紫,怎麼會是先心病呢?

例如心房、心室或大血管之間有孔或小的導管相通,動、靜脈血就會相互混和。正常情況下,動脈血的壓力較靜脈血的壓力高,所以動脈血向靜脈血分流,暫不表現青紫,如兩心室或兩心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但是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靜脈壓超過動脈壓時,靜脈血就會混入動脈血流向全身,患兒表現出青紫,所以把這一類的先心病稱潛在青紫型。如果出生後不久靜脈血就混向動脈血方向流動就會逐漸出現青紫,例如法洛四聯症,包含有四種畸形:肺動脈口狹窄、高位室間隔缺損、主動脈右跨及右心室肥大,由於肺動脈狹窄,進入肺部血液減少,使得含氧低的靜脈血轉換成含氧高的動脈血減少,又由於主動脈騎跨在左右心室,使左右心室血相混和並同時進入主動脈,進入主動脈的靜脈血越多,則青紫越明顯,這類青紫隨患兒年齡逐漸加重。

另有一類是血管連接異常,例如完全性肺靜脈異位連接,其靜脈血在經過肺部氣體交換變成鮮紅動脈血後沒有直接與左心房相連接,而是與右心房相連接,這樣動脈血混合了靜脈血後再經過房間隔缺損進入左心繫統並流向全身,這類患兒出生後就會表現出青紫,而且患兒循環不穩定,病情嚴重。

我家寶寶嘴唇不紫,怎麼會是先心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