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店址位於東水門,隱沒於飯江湖的背後,坐南朝北。飯江湖前是一江東水,而八省會館則對著小什字的丘山,開門方向是芭蕉園。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由於清代此地多栽植芭蕉,故而因此得了這樣一個地名。順著石梯曲曲折折,遠處能看見新華路的聯合國際,而八省會館正門對面的舊房子大多被拆除,只有少數名人故居仍健在,如同遠眺的老人,微微顫顫,總想在遠方捕捉些什麼。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店內佈置得古樸而不奢靡,清代木器、仿古鏤空鎏金木雕和古繡工作品,簡單而莊重的裝點出一個回溯記憶的天地。牆上的潑墨寫意紛紛,地上的定製不鏽鋼彩板亦是風景。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人生便是任自己如何努力,仍走不完每一段長廊,仍寫不完每一隻狼毫。窗外纜車起起伏伏,濤聲之上雲捲雲舒,也許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如此,愜意的發一會兒呆,任思緒吹過南山,飛越到不知名的遠方。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他們家是8個包間而組成,我們徐徐落座,開始上菜。珊瑚蘿蔔皮娉婷如花,甜中微鹹,似乎有一點點不易覺察的淺辣。蒜泥白肉用瓷畫盤呈上,片片裹有香菜和黃瓜,由於醬味略重,黃瓜正好平衡鹹味。菜單上寫著這是李莊白肉,不過李莊白肉是肉薄大張,這個切法是達不到李莊白肉之標準的。高腳毛肚的毛肚處理得很利索,沒有腥味。碗中汁釀多情,連洋蔥都被泡得很是美味。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鮮椒桑葉味型適中,不偏重口,汆水的時間久了點點,而蝴蝶滷拼帶來的視覺衝擊很大。酸筍桂魚巧妙去除了氣味,讓那些不喜酸筍的朋友也可以輕鬆嘗試。湯味專注而凝鍊,非常舒服。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本來此次專門因八寶葫蘆鴨而用卡換的霸王餐,結果這道菜確實是算技術性失誤。用的仔鴨體型合適,但填塞糯米沒有摁緊。糯米里的玉米、薏仁、紅豆、火腿份量剛好,薑末略少,薏仁有些夾生,估計提前泡水時間不夠長。

鴨皮酥的火溫影響了它的酥脆,也許廚房又用了冷刀來切而沒用熱刀切,甚至沒切斷,於是導致一夾難分難解,一扯立馬散形,陷入了尷尬症。漁翁竹簍裡面是魚肉乾,風味悠長。九轉鮮牛喉的黃喉彈牙順味,不過搭配的苕皮不知為何有點泡泡的,不夠糯嘴。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袍哥鱔段豔壓兩江,韭黃肉絲靜守一隅,另嚐了松毛手抓骨裡的鍋巴,技藝滿分。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林中藕遇下油鍋時間和火溫控制得完美,勾糖精準,成了精品。金瓜雞豆花的雜醬的油分略多兩分,而山藥清炒黃瓜花的黃瓜花是類似生花生的味道,我很喜歡。至於文房四寶,筆尖毫毛是如同榴蓮酥一樣的油炸點心,蘸巧克力醬倒有點意思。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從原來的捌會館發展到今天,也有至少七八年曆史,確實是個有意思的高檔食肆。一座巴渝城,上下六百年,如果閒坐說古今,巷子深處的重慶掌故哪,我也許能給大家說上三天三夜。然而歡樂終會別離,當我踏出店門趕路時,八仙桌旁盡頭遠,洪學巷外芭蕉稀。緩緩路過湖廣會館,我如同古人一樣踏上了行程。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只因一隻鴨,誤入深宅華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