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風俗:別具一格的“五蝦鬧鰱”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發展歷程中,獨具匠心地創造了眾多五彩繽紛各具特色的民間文藝表演形式,諸如山鄉的舞獅、撲蝴蝶、拉犟驢;水鄉的舞龍、蚌殼精、採蓮船等。發端於蔡甸地區的“五蝦鬧鰱”便是其中之一。

“五蝦鬧鰱”源於明初。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剿滅勁敵陳友諒後,始建明朝,封帝登基。為感天地恩澤,謝祖宗蔭護,盼人壽年豐,求國泰民安,即令各地歡歌喜舞,廣獻絕技,同賀洪武帝登基大吉。當時漢陽府接此令後,立即召集名人雅士,共商良策。通過反覆研討,大家一致認為:漢陽地處長江、漢江匯流的三角地帶,域內港汊交錯,河道縱橫,湖泊密佈,不僅山青水秀,稻麥飄香,而且“白天千人拱手,夜晚萬盞明燈”的水上捕撈業也興旺異常。於是決定,此次慶祝活動除常有的龍燈、綵船、蚌殼精外,再新創有魚蝦造型的新的表演節目。於是,“五蝦鬧鰱”這一新的民間文藝形式通過眾多工匠之手誕生了。

據傳,當時取名“五蝦鬧鰱”,其意用五蝦代表東西南北中五向,又含有五福獻壽之意。鰱魚則因鰱與年同音,寓年年有餘之意,故而得名。

“五蝦鬧鰱”的表演道具系“篾扎類”,由五隻蝦和一條鰱魚組成。製作材料主要是新篾、木棍、麻繩、鐵絲、綵綢等。蝦長一般在2米左右,其胸和尾部各有一尺長圓木棍一根,作為玩耍時的把手,其身分別由紅、藍、黃、綠、紫各色彩綢裱糊而成。仿蝦而制,惟妙惟肖。鰱魚亦取型本地大頭無鱗鰱,身長1.5米左右,腹下裝有長1米左右圓木棍一根,作為舉舞的把手,魚身由灰黑綢布糊成,憨態可鞠,美妙絕倫。

蔡甸的“五蝦鬧鰱”主要流行於蔡甸鎮和新農鎮境內,解放後先由蔡甸鎮豬鬃廠挖掘和繼承,許多年來都是該廠的傳統節目。每年的春節和元宵,“五蝦鬧鰱”便在歡快的鑼鼓聲中上街亮相,騰躍起舞。在眾多的民間文藝形式中,以其獨有的魅力,使人耳目一新。

建國後,“五蝦鬧鰱”得以繼承和發展,特別是近十年來,蔡甸的“五蝦鬧鰱”在各地頻頻亮相起舞,鬧出了名氣,鬧出了風采,令領導刮目,受民眾青睞。在武漢市第一、第二屆國際雜技節上應邀獻藝,贏得喝彩;歷年的新春元宵佳節中,鬧出喜慶;在武漢市舞龍藝術節上捧杯奪譽。中央電視臺也連續在黃金時段予以播放。“五蝦鬧鰱”還被中央對外文藝臺錄入專輯;在湖北省電視臺製作的《荊楚風韻》專題片中亦佔有一席之地。近兩年,蔡甸的“五蝦鬧鰱”不僅鬧活了境內節日氣氛,而且受鄰區之邀,鬧到了漢陽區的廟會上,為漢陽區的節日喜慶增添了更多的歡樂。

社會形勢的不斷髮展,也逐漸賦予“五蝦鬧鰱”新的內涵和活力。90年代初,漢陽縣楚劇團創作了大型傳統楚劇《一口血》,其中有“元宵鬧花燈”一場戲,要求有傳統的民間表演形式上臺表演,以體現熱烈、火爆、祥和、喜慶的氣氛。通過逐一挑選,“五蝦鬧鰱”以其形式活潑、節奏歡快、舞蹈優美和易於表演而走上舞臺。通過導演的加工和再創造,改5蝦為10蝦,變1魚為2魚,再加上激烈歡快的舞臺鑼鼓的相互配合,使其場面更為壯觀,氣勢更為宏大。以後,在歷次活動中,均以舞臺表演模式表演,因而“五蝦鬧鰱”亦隨之稱為“舞蝦鬧鰱”。

1993年起,“舞蝦鬧鰱”便由總後3541工廠再度牽頭排練。此次排練,從場面的調度,擊樂的安排,服飾的設計,舞蹈的構思,都在原基礎上有所突破。故而,“舞蝦鬧鰱”也隨之變為“舞蝦鬧年”。

“五蝦鬧鰱”的獨到之處,就在於其玩法新穎獨特。每隻蝦由男女各一人同舞,男舞蝦頭,女舞蝦尾,在擊樂“急急風”、“快衝頭”、“反長錘”、“鎖錘”、“三擊頭”、“四擊頭”的伴奏下,通過纏頭、繞腰、掃腿、換把等動作,活靈活現地把蝦子的彈、跳、躲腰、轉體等形態表現出來。鰱魚則由一男性高舉,倘佯於群蝦之間,時遊時戲,且逗且舞,使整個場面呈現出歡快活潑的氣氛。

“五蝦鬧鰱”表演的成功與否,除了演員要具備一定的基本功外,關鍵還在於男女演員的相互協調和默契配合,如果沒有靈活的身手,沒有和諧的步調,其表演也就難以達到預想的效果。

進入21世紀後,“五蝦鬧鰱”這一傳統表演形式又在侏儒地區得以延續,表現手法上又有創新。2003年,還參加湖北省暨武漢市洪山廣場舉行的盛大的國慶文化周開幕式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