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被譽為“鳳凰城”和“中國煤都”

大同,山西省地級市,位於山西省北部、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

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被譽為“鳳凰城”和“中國煤都”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之稱。

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被譽為“鳳凰城”和“中國煤都”

大同市總面積14176平方公里,下轄4個市轄區(平城區、雲岡區、新榮區、雲州區)、6個縣(左雲縣、大同縣、天鎮縣、渾源縣、廣靈縣、靈丘縣、陽高縣),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2.19萬人。

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被譽為“鳳凰城”和“中國煤都”

大同市有山有水,尤以山多著名。五嶽中的恆山,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是儒釋道三教同修的盛地,主峰天峰嶺氣勢壯觀,景色如畫,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桑乾河是大同的母親河,自西流向東北橫貫全市,為大同典型的“北雄”特色憑添一抹江南的水秀。


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被譽為“鳳凰城”和“中國煤都”

作為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美譽,特別是以雲岡石窟、北魏懸空寺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華嚴寺、善化寺、觀音堂、覺山寺塔、圓覺寺塔為代表的遼金文化;以邊塞長城、兵堡、龍壁、明代大同府城為代表的明清文化,構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為平城文化、邊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被譽為“鳳凰城”和“中國煤都”

雲岡石窟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建築面積之宏偉,殿頂鴟吻之高大,均為全國佛寺之最;下華嚴寺天宮樓雕塑藝術,堪稱遼金時期的“海內孤品”;善化寺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九龍壁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龍壁;懸空寺是我國惟一的高空絕壁建築,也是我國罕見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雁塔為國內建築位置罕見的城牆上八角七級空心磚質瞭望塔。

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被譽為“鳳凰城”和“中國煤都”

大同城市榮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旅遊名片、中國雕塑之都、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煤都、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美麗山水城市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