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石門頌》的高古,中國書協理事來評點

特別提示:即日起,本欄目針對網友開放。希望點評作品的朋友,請私信。

特約評改人:何昌貴(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書協六屆理事、隸書專業委員會委員)

如何寫出《石門頌》的高古,中國書協理事來評點

殷朝芹 隸書天將中堂 規格136cm×68cm

殷朝芹作品評語:此作從線條上看有一定的功力,線質清勁,線條平實,初步審視,有《石門頌》的姿態和《張遷碑》的意味,還有伊秉綬的形體,以及何紹基的筆意。但又都不似,更多是個人的習氣。這也許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中的隸書,但這樣的作品是不成熟的。

眾所周知,學習隸書應從漢隸入手,我認為先從《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入手,然後再學《張遷碑》《石門頌》乃至清人的隸書,這樣才能有紮實的基本功,創作時才能得心應手,此為正途,舍此道必走向歧路。建議作者先守住一帖學深學透,然後再轉移他帖,不要泛泛地學,否則最終什麼也沒學到。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如何寫出《石門頌》的高古,中國書協理事來評點

《石門頌》拓片(局部)

《石門頌》極為世人推崇,或言其疏秀寬鬆,或言其高古蒼茫,的確道出其特徵。今天我們審視該碑,從研習的角度來賞析,一是要看其用筆。其用筆可謂來去無跡,看不出行筆的起和收,一般粗細的線條是如此地自由自在,沒有任何做作,使初學者望而生畏,無從下筆。

二看其結體。一任疏密大小,自然安置,無不妥當。有些字源於漢簡的寫法,如長長的垂筆及化方為圓的轉折,結體看似荒率不經意,這正是其精神所在,無拘無束,天馬行空。

從章法上看,《石門頌》刻在摩崖上,隨形就勢,所以章法上豎有行、橫無列,猶如亂石鋪街,一任自然,放浪形骸。

我們研習該碑一定要有漢隸的基礎,或有篆書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入門。因為《石門頌》的線條沒有明顯的提按,如有篆書的功底,用篆書筆法來臨寫更為合適。如有《禮器碑》《乙瑛碑》的基礎,可以很好地把握《石門頌》結體。初學該碑,先求平整,熟悉後,再求變化,逐漸臻其妙境。

如何寫出《石門頌》的高古,中國書協理事來評點

何昌貴示範作品 節臨《石門頌》中堂 規格143cm×70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