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傳皇位給兒子,反而給孫子,真的只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嗎?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其實有很多兒子,並且不乏有勇有謀之輩,對權力極度自私的朱元璋讓自己的兒子們到各地去當藩王,當危難來臨時,兒子們就可以保護自己。那麼按道理來說,即使自己的長子英年早逝,繼承人也該從次子裡面選一個,為什麼最後他選擇讓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即位呢?

朱元璋不傳皇位給兒子,反而給孫子,真的只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嗎?

不說別人,就單說朱棣,以他的才能當個皇帝絕對能把國家治理好的。朱元璋也有考慮過,在太子過世以後朱元璋召集群臣討論繼承人的問題,大臣都莫不敢言,生怕得罪了哪位皇子。

朱元璋不傳皇位給兒子,反而給孫子,真的只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嗎?

這時候,翰林學士劉三吾站出來,說:“即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何地?”意思是說,您如果立燕王為繼承人,那麼秦王、晉王怎麼辦?

朱元璋不傳皇位給兒子,反而給孫子,真的只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嗎?

一番話,說得朱元璋啞口無語,大哭而入。其實朱元璋也心知肚明,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皇太子去世後,一般會改立皇太子的兒子為繼承人,而不是另立皇子。而且,就算另立皇子,首要之選也是二子秦王、三子晉王,而不是排行第四的燕王朱棣。

朱元璋不傳皇位給兒子,反而給孫子,真的只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嗎?

這就是所謂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朱標的長子早夭,次子是朱允炆,所以,劉三吾勸諫 讓朱允炆繼承皇位 ,稱“皇孫年富,世嫡之子,子歿孫承,適統禮也。”

燕王朱棣當不了朱元璋的繼承人,除了不是長子外,還在於他脾氣過於暴躁。朱元璋深知,假如朱棣做了皇帝,勢必對其餘皇子大動干戈,造成兄弟手足互相殘殺的人倫悲劇。

朱元璋不傳皇位給兒子,反而給孫子,真的只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嗎?

有鑑於此,朱元璋最終確定朱允炆為皇太孫。為了保證朱允炆順利接班,他大殺功臣,對藍玉、胡惟庸集團進行清洗,此外,還數次想對朱棣下手,派去探子蒐羅燕王謀反的證據,試圖為朱允炆拔去最後一根刺。

朱元璋不傳皇位給兒子,反而給孫子,真的只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嗎?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了,建文一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以清君側的藉口打敗了自己的侄兒,成功的坐上了本該屬於他的寶座。只能說歷史就是這麼戲劇性吧,朱元璋生前精心計劃的繼承之事有什麼用呢?還是怪朱允炆太軟弱,真的鬥起來鬥不過自己的叔叔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