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乾熱風是小麥灌漿期的主要自然災害,該如何有效預防?

劉婧2471

在最近的幾天,小麥馬上要面臨一個新的考驗,那就是小麥的乾熱風,在小麥的灌漿期到小麥的成熟期,遇到連續的乾熱風天氣,就會造成小麥植株的水分流失過大,籽粒的灌漿就會受到抑制,出現小麥早熟的現象,對小麥的產量影響非常大。

乾熱風發生較輕的時候,會出現小麥的早熟,影響千粒重。但是在乾熱風發生嚴重的時候,就會造成籽粒乾癟,能夠影響小麥產量30%以上.

在收小麥之前的3個星期,要澆一遍灌漿水,如果天氣過於乾旱,可以提前澆水,這樣可以減少乾熱風的危害。

在小麥的孕穗期、抽穗期和揚花期,要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這樣能夠提高小麥的抗乾熱風的能力。

也可以在小麥的孕穗期和灌漿期噴死食醋,每畝地使用300克的食醋兌水80斤來噴施,這樣下來1瓶食醋正好用上兩遍,最少要一畝地噴施兩桶水,不要圖省事,只用一桶水,使用這個方法加上灌漿水,不但能預防乾熱風危害,至少能讓小麥每畝增產200斤。


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

在同一時間不同地區,由於氣候的不同小麥的生長階段是不一樣的。
有些地區小麥正處於孕穗期、有些地區小麥處於灌漿期。

小麥乾熱風前期症狀是怎樣的,後期呢?

乾熱風開始時,可以造成小麥由綠色迅速變白,葉片呈青苦色。


後期葉片呈黑色黴變,主要是因為小麥葉片不正常死亡的原因。


造成小麥乾熱風的條件有哪些?


乾熱風發生的條件就是:乾旱,水分不足、風力3級以上。

小麥乾熱風對小麥的影響有多嚴重?


小麥乾熱風,是小麥灌漿期的主要自然災害。


對小麥產量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所謂的:小麥一晌,就是指的乾熱風可以造成小麥馬上死亡。


小麥乾熱風主要發生在小麥哪個生長階段,其影響有哪些?

乾熱風主要發生在小麥灌漿期。


主要影響:它會引起小麥根系出現早衰、葉片功能縮短、灌漿期時間變短。


造成小麥提前死亡,灌漿不足、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


預防乾熱風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預防乾熱風,主要措施就是在小麥揚花後7~10天,噴灑磷酸二氫鉀。效果非常明顯!


另外,在噴施磷酸二氫鉀時,可以同時+殺蟲劑、殺菌劑預防蟲害、病害。


預防乾熱風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預防乾熱風,一定要抓住噴霧時間。


如果幹熱風發生嚴重,可以每隔7天連續噴2次。


關於這個問題就講解到這裡,若有不足或其他問題,可私信找我諮詢,你的問題我解決!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稻麥巴巴

時至5月上旬,主產區小麥逐漸進入生長的關鍵時期,天氣的變化對小麥最終產量和品質的形成至關重要。前期,由於部分主產區遭受低溫凍害,使得小麥出現沒有抽穗或穗粒數減少的情況。據全國小麥栽培專家、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小麥的生長週期是8個月,歷經晚秋、冬、春、初夏多個季節,局部災情並不罕見,但小麥有很強的自身補償效應,譬如顆粒少了,但千粒重肯定會增加。之後的一個月,乾熱風、冰雹、倒伏、發芽黴變等,都是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因素。

從近幾年的小麥實際生長情況看,影響品質和單產最大的,還是收穫期出現的陰雨天氣,以及赤黴病,乾熱風的情況表現並不明顯,但乾熱風作為小麥生長後期常發性的自然災害,影響單產會比較大,防控也不可掉以輕心。那麼對於乾熱風的預防,有哪些好的辦法呢?

首先,還是簡單的對乾熱風做個定性判斷:小麥乾熱風又稱為“乾旱風”、“熱幹風”,習稱“火南風”或“火風”,是小麥生長髮育後期的一種高溫低溼並伴有一定風力的農業氣象災害。小麥在乾熱風過程中,蒸騰強度增大,水分供需失調,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到抑制或破壞,促使小麥灌漿期縮短,幹物質積累提前結束,千粒重下降,嚴重時可使小麥青乾逼熟。小麥受乾熱風危害後,首先出現麥芒乾枯,逐漸葉片失綠,萎蔫,莖杆青枯,麥粒乾癟,粒重下降,輕則減產5%,重則減產20%以上,特別重發生的年份可造成嚴重減產。

其次,根據農業專家的提醒:乾熱風的危害程度除與乾熱風的強度、持續時間長短等因索有關外,還與小麥的品種、種植環境、栽培措施等密切相關。為減輕乾熱風對小麥的危害,可採取的措施有:一是選擇抗旱、抗乾熱風能力強的小麥品種;二是噴施葉面肥。在小麥生育後期,乾熱風來臨之前,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等葉面肥,可以改善小麥生理機能,提高小麥對乾熱風的抗性;三是噴施硼、鋅肥。為加速小麥後期發育,增強其抗逆性和結實性,可在50~60千克水中,加入100克硼砂,在小麥揚花期噴施。或在小麥灌漿時,每667平方米噴施50~75千克0.2%的硫酸鋅溶液,可明顯增強小麥的抗逆性,提高灌漿速度和子粒飽滿度。四是澆好灌漿水。小麥開花後即進入小麥灌漿階段,此時高溫、乾旱、強風迫使空氣和土壤水分蒸發量增大,澆好灌漿水可以保持適宜的土壤水分,增加空氣溼度,起到延緩根系早衰,增強葉片光合作用,達到預防或減輕乾熱風的危害。注意有風停澆,無風搶澆。灌漿水宜在灌漿初期澆。最後還可以巧澆麥黃水

,在小麥成熟前10天左右,根據小麥群體、天氣狀況、土壤墒情,在乾熱風來到之前澆一次麥黃水,可以明顯改善田間小氣候條件,減輕乾熱風危害。麥黃水在乳熟盛期到蠟熟始期澆。


糧小咖

小麥乾熱風特別是在北方地區,為危害小麥的主要自然災害,嚴重的可使小麥造成減產,其威力不亞於小麥病蟲害,因此,提前預防才是小麥增產的關鍵。

若想預防乾熱風的危害,就要掌握其危害的特點,通過乾熱風易發生的幾個關鍵詞,灌漿期、高溫、低溼、蒸騰等,我們就輕鬆梳理出一個簡單明瞭的預防方案了。

就是在小麥灌漿期的時候,遇到高溫低溼的天氣,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因為在小麥灌漿期,也是最消耗水分和營養的時候,而蒸騰作用是加速水分的消耗和營養供應的主要方式,如果沒有後繼的水分保證,就會出現水分和營養的透支,這對乾熱風的危害就埋下了伏筆。

再一個就是通過藥物和營養物質的補充來緩解乾熱風的危害,建議在小麥灌漿期噴施一遍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三唑類殺菌劑,在預防小麥後期病害的同時,也有助於為小麥後期提供營養,有助於小麥幹物質的積累,提高小麥千粒重和飽滿度,這也是預防小麥乾熱風的關鍵。

最後,預防小麥乾熱風的另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土壤的保水性了,現如今的土壤,由於過於依賴化肥,從而造成了有機質含量的大大減少,土壤變得不耐旱起來,幾天不下雨土壤就開始乾旱,因此適當對土壤進行有機質的補充,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地步了。

小麥乾熱風重在預防,如果感覺有用,請添加關注佰秀農業,每天為你帶來新鮮的三農資訊和實用的農技知識。

佰秀農業

5月份是小麥乾熱風危害最常發生的日期。首先要明確乾熱風有三個主要的特點,我們總結為三個三:氣溫大於30℃,相對溼度低於30%,風力大於3級。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就很容易發生乾熱風危害,一般乾熱風發生的主要時間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這個時間段是黃淮麥區及北部冬麥區小麥籽粒灌漿最關鍵的時期,因此如果發生乾熱風,就非常容易使葉片加速衰老,光合作用受阻,籽粒灌漿進程受到影響,千粒重降低,從而影響小麥最終的產量。

目前最常用的有兩種預防方式。

第一是採用一噴三防技術。這是近年來國家主推的一項切實可行的技術。在灌漿期噴施磷酸二氫鉀等抗旱抗逆劑同時噴施防病防蟲藥劑,做到防治病蟲害的同時,增強小麥的抗逆性,這是抵禦乾熱風危害的一種有效途徑。

第二個有效途徑是保持適宜的土壤墒情。筆者曾經做過試驗,根據天氣預報,在得知即將發生乾熱風危害的前提下,通過中心支軸式噴灌快速的補水5-10方,使田間小氣候處於溼潤狀態。與沒有噴水的地塊相比較,小麥籽粒千粒重增加明顯。

以上即為個人觀點,歡迎多提寶貴意見。


南繁北育2017

乾熱風是小麥生育後期經常遇到的氣象生理病害。麥株的芒、穗、葉片和莖稈等部位均可受害。從頂端到基部失水後青枯變白或葉片捲縮萎凋,穎殼變為白色或灰白色,籽粒乾癟,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小麥乾熱風害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無論是春麥區還是冬麥區均常發生。乾熱風在冬小麥區不同發育時期發生,小麥的受害症狀和程度的表現也不同。

防治措施如下:1,適時播種,打理農作物。要選用早熟高產的品種,將小麥的播種期安排到最佳時期,儘量減少小麥的晚茬面積,而且要做到合理調整農作物佈局,合理施肥,由此來改變田地土質的理化性狀,並且要適時適量灌溉,爭取小麥能夠高產增收。2,儘量改變田間小氣侯。通過田、林、井、渠等的綜合治理,改善麥田小氣侯,營造防護林帶,使小麥灌漿過程明顯、平穩,共同建造一個水源充足、減緩風速、控制旱情的小環境,增強田間抗災保障能力,儘量做到防禦和減輕乾熱風對小麥的影響,使小麥穩產高產。3,採取化學防禦措施。小麥的孕穗期、抽穗期和揚花期、灌漿期,還可以噴灑天豐素加磷酸二氫鉀,以提高小麥植株抗乾熱風的能力。

綜上所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認為年後澆透返青水,灌漿期澆透灌漿水。小麥全生育期噴施天豐素加磷酸二氫鉀,這也是我種地多年的經驗,大家不妨試試,確實對抗乾熱風達到高產有一定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