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做個“難以相處”的人

今天開始,做個“難以相處”的人

朋友都說我的性格很好,可我卻覺得很孤獨;

我不會拒絕朋友,我覺得自己好軟弱;

有時候,我覺得很委屈,可是我卻忍不住說“沒關係”;

…..

(01)

最近看了一部日本短片《態度娃娃》,片中的女主角艾利,是一個好孩子,她是人們心中的微笑天使完美偶像,就算是遇到了委屈和難過,也要努力擠出微笑說沒關係。

慢慢地,這成了一種習慣。直到某天,她的臉,變成了像玩具娃娃一樣僵硬的面具臉,一敲就碎。

一開始,她詢問幾位朋友,有沒有發現自己的異樣,而朋友們只是微笑,表示沒什麼不同,沒有人看到她的臉有什麼變化。

艾利回憶起小時候,心愛的魚缸被弟弟的足球打碎,看著死去的魚兒,艾利難過地沉默著,她回過頭對弟弟說:“沒關係的,真的沒事。” 她也對自己說:“只要發自內心地笑,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無論何時何事都報以微笑,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與人為善,要友好相處,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與人為善友好相處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是否因此否認、隔離、壓抑了自己真實的情緒情感,你是否把這些當成了面具,你是否因此而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自己。

(02)

許多人會有這種感受,無論在什麼關係裡面,都在捕捉別人的感受,然後自動地去迎合對方,討其高興,這樣似乎就可以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認可。

但與此同時,你的真實存在,就逐漸淹沒在一種空虛之中。這份空虛,是因為這些關係,沒有得到情感的滋養,因為你自己的真實已經被壓抑了。

你對對方的示好,並沒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真實的存在,而你也沒有了現實檢驗的機會,沒有了產生新的人際經驗的機會。

所以有的人會有這種感覺,朋友都說你的性格很好,可你卻覺得很孤獨。

為什麼我們要去討好?

今天開始,做個“難以相處”的人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給出了答案。

因為松子的妹妹從小體弱多病,父母把更多的愛給了妹妹。對於得到愛,松子既渴望又無奈,她一直試圖讓爸爸看見自己,卻一直受挫。很偶然的,她因為做了個鬼臉,得到了爸爸的一個微笑。

為了讓父親繼續對她微笑,松子一次又一次扮小丑,破壞自己的形象,期望以此得到父親短暫的一個笑容。這種方式也成了松子的執著。松子一生中做了無數次鬼臉,每一次做時都是為了討好別人。

松子終其一生都在為別人而活,為照顧別人的情緒而生,於是有了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寫到:

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討好別人。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我靠滑稽這條細線,維繫著與人類的聯繫。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可心裡頭,卻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鈞一髮的高難度下,汗流浹背地為人類提供最周詳的服務。

而且,無論我被家人怎樣責怪,也從不還嘴。哪怕只是戲言,於我也如晴天霹靂,令我為之瘋狂,哪裡還談得上還嘴……只要被人批評,我就覺得對方說得一點都沒錯,是我自己想法有誤。因此我總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擊,內心卻承受著瘋狂的恐懼。

今天開始,做個“難以相處”的人

討好,只為不想被拋棄。

被拋棄感,甚至都讓人不敢奢求親密,轉而執著於形式上的被認可。從未被看見,存在本身就是羞愧。只要不被拋棄,其它又有什麼關係呢。

經常說沒關係的人,內心早已是遍體鱗傷。

(03)

同時,因為害怕被拋棄,所以面對可能出現衝突的時候,我們又戴上了面具。

很多人的好相處,是因為害怕敵意與衝突,所以用沒關係來獲得他人的認可,用不拒絕來獲得他人的不拋棄。

明明很生氣,我們說沒關係;明明很委屈,我們說沒事的。

我們不但騙過了別人,也騙過了自己。我們用各種防禦機制來防禦自己的情感,來說服自己的意識。

總是太在意別人的感受,卻忽略了自身的感受。

今天開始,做個“難以相處”的人

短片《態度娃娃》中的艾利,正是因為隔離了情感的流動,所以臉就僵住了。慢慢地,面具也就成了身體的一部分。

然而,當我們把真我隱去,用假面具來對世界的時候,真我看似躲避了被拋棄的危險,但也因此失去了在關係中發生真實鏈接的機會。而鏈接,才能帶來親密。

(04)

我們都在尋求自我存在的價值感。

如果年幼的時候,某種方式讓我們找到了存在的價值感,我們便會容易執著在這個方式上繼續尋找。

然而,因為害怕被拋棄的感受如此的強烈,以至於我們認為,只有討好別人這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就像是救命稻草一樣,我們緊抓不放,越困難的時候,我們會越執著於這種方式,甚至認為這就是唯一。

如果你不能表達那些所謂的消極情感,你越是忽略自己去當好人,你的人際關係就會變得越不真實。你會被看成是平面的、可有可無的人,因為你的生命不是立體的,而是無足輕重的存在。

彷彿你的存在與否,對於他人,也是沒有關係的。

今天開始,做個“難以相處”的人

繽紛世界顯出的美麗,是因為,沒有分開色彩的豐富多樣;

自由自在鮮活的人生,是因為,沒有壓抑情緒的喜怒哀樂。

不要再去偽裝成一個沒有愛恨情仇的人;不要再戴上什麼都沒關係的面具了。

憤怒與開心同樣的重要,拒絕與接受同樣的有意義。

如果沒有憤怒,別人怎麼知道,他們是否觸及了你的底線。如果不能拒絕,別人又怎麼知道,他們是否突破了你的邊界。

偽裝成沒有恨,沒有脾氣,沒關係的人,最後也就沒有了愛,沒有了個性,也沒有了存在。

不敢拒絕別人,其實是害怕別人拒絕自己,不敢憤怒,是期待別人可以悅納自己。

然而,別人不會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你也沒有義務去滿足別人的期待。

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也許,我們更該關心的是,自己過得如何,因為這樣的人生才會更真實而自在。

不要被完美的態度娃娃的樣子所欺騙。人見人愛的,是戴著面具的木偶娃娃,深入你的內心,才能觸碰到真實的自己。看到你曾深藏的愛與痛,你會看到你的內心,藏著一個孩子,那是最真實的自己。

“人見人愛”的完美,就像個陶瓷面具,一敲就碎;“難以相處”的真實,就好比有血有肉的軀體,流動而富有彈性。

從今天開始,試試做個“難以相處的”人,盡情盡興地給討厭的人甩臉子,光明正大地給喜歡的人說情話,肆意地活在生命的痛快之中吧。

願你我都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