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體驗老撾的文化遺產——佈施。琅勃拉邦是老撾小乘佛教的發祥地,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

世界歷史文化遺產。觀看、體驗琅勃拉邦的清晨佈施是世界各地遊客來此地旅遊不能錯過的項目,琅勃拉邦清晨佈施的壯觀場景是一道絕美的風景。

清晨的琅勃拉邦,晨霧中顯的格外的靜謐。老撾人早早的起床,昏黃的燈光中開始製作佈施用的糯米飯,老撾人一天的生活就在這氤氳的糯米香氣中開始了。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佈施隊伍裡不乏遊客,當然到處可見中國遊客的身影,韓國人也不在少數。

不得不說,因為遊客眾多,佈施也越來越的商業化,像是這樣的佈施席位,就是一個小板凳和一籠糯米飯,3萬基普(約23元人民幣),賣給遊客,然後由遊客佈施給僧侶,也因此讓遊客體驗更深度的老撾文化。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在眾燈閃耀下,一場名為“佈施”的大戲閃亮登場,遊客裡三層外三層,手機、相機、閃光燈齊刷刷。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佈施是老撾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清晨六點準時開始,一列列身穿黃色袈裟的僧人赤足魚貫著走上街頭接受信眾的佈施。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現在琅勃拉邦街頭的佈施,依舊延續著老撾幾千年的傳統,但對於一些遊客來說或許並不能深刻體會到其中的神聖感。遊客花三萬基普買來一個席位,不管僧侶喜歡吃什麼不吃什麼,僧侶從自己面前經過的時候都把食物塞給僧侶,導致有的僧侶的飯缽裡全是餅乾或者全是麵包,這樣僧侶就把自己吃不完的麵包和餅乾等給在一旁的小娃娃,小娃娃收集這些麵包和餅乾以後在在第二天早上賣給佈施的遊客,如此循環往復。

佈施者安靜地跪在地上,虔誠的將糯米飯或者水果放在每一個路過的僧人的缽盆裡,直到最後一個僧人走過,佈施才算結束。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在這個以小乘佛教為主的國家,人們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早就合二為一。佈施,這項持續了千年的活動,成為了一天中最美好的開始。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據說,真正的老撾人凌晨三、四點就在家裡準備糯米飯,用來佈施。用來佈施的食物,除了糯米飯,還有面包,香蕉以及餅乾和糖果。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看過泰國清邁的佈施,也看過緬甸的佈施,與老撾的佈施相比,有一些不同,特別是清邁,僧侶會把手按在佈施著的頭上,佈施者跪地按住僧侶的腳,然後由僧侶默唸經文。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可能今天會是這些遊客,明天會是哪些遊客,但是她們的身影,幾乎每天都會出現。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一早的忙碌,感覺這些小娃娃的收穫是最大的。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佈施結束,攤主們收拾攤位回家。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跟隨僧侶來到他們的寺廟,但也只是遠遠跟著,不想繞了那份寧靜。

琅勃拉邦佈施沒有卑微與乞討,多的是內心的平和!

這樣的生活,算不得圓滿,但是感受於這份簡單與無憂,可能我是在羨慕他們,可能他們也是在羨慕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