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番茄工作法的利弊和應用

談談番茄工作法的利弊和應用

有不少朋友對時間管理的方法論感興趣,所以今天咱們聊一聊這兩年比較火的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前些年興起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簡單的說,就是把時間劃分成25分鐘的“塊”(當然這個時間長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微調),到時間就休息5分鐘,然後繼續。由於實施起來非常簡單,符合當前社會短平快的追求,因此很受歡迎。

這個方法背後的原理,據《番茄工作法圖解》的作者(也是這個方法的提出者)說,是有很多研究支撐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這本書,或者自行google,這裡就不細說了。

番茄工作法的好處不少,我就不再安利了,不過從我個人的實踐和觀察來看,這種方法也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或者任何場景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每一個時間塊結束時候的“打斷”,這種打斷,對於一些需要持續思考的人,比如設計師、策劃人或文案工作者來說,是很要命的。

通常,實踐番茄工作法的人都會在電腦或手機上裝這麼一個軟件用來計時,還設置了彈出窗口和聲音提醒。但是想想看,在你冥思苦想了24分50秒的時候,腦袋裡終於蹦出了一個模糊的想法,你直覺這個想法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你只需要讓思維再深入一點,讓這個想法變得清晰起來,好讓自己能真正抓住這個想法。這個時候,duang!時間到了,你是停下來休息5分鐘還是繼續呢?

在工作中體驗過“流”狀態的朋友應該會更有感觸,這種“流”的狀態,說白了就是幹活幹到high了,完全停不下來。有時候我做方案做到思如泉湧,可以在電腦前兩三個小時不動,因為一旦休息,就可能會失去一部分(通常是休息前的最後一部分思考)成果,更有可能會失去這種狀態,那為什麼不趁著這種狀態在的時候儘量多做一點?於是,我只能不斷取消顯示屏上的提示框。這個時候,我還是在實踐番茄工作法嗎?

另外,有些人是慢熱型的,比如我(害羞),進狀態和出狀態都比較慢,那麼一個25分鐘的時間段,前5分鐘都在找狀態,真正的工作時間可能只有20分鐘。而對於一些本身就不太情願做事的人來說,雖然逼迫自己要工作25分鐘,但可能前5分鐘在磨磨蹭蹭,後5分鐘在盼著趕緊結束,真正利用起來的時間就更少了。這種碎片化的工作安排真的很難說是理想狀態。

還有一些朋友,比如銷售,工作內容和場景很不規律,就更不適合這種方法了。

所以總的來說,番茄工作法雖然強調了一張一弛,但這種打斷並不適用於任何人或任何場景。就我看到的情況來看,很多放棄番茄工作法的朋友都是因為

這種“打斷”很容易讓自己陷入猶豫的境地,在選擇是否休息的一瞬間,壓力和焦慮隨之而來,久而久之,結果只能是放棄,所以準備實踐這種方法的同學,請先想想適不適合自己。

當然這並不是說番茄工作法就不好,還是前面那句話,它不適用於任何人或任何場景,但對某些人或某些場景來說,卻是個很好的時間管理方法。

在我看來,最適合的場景是這樣的:

  • 工作內容相對比較固化,少有臨時性事件(如臨時約見或會議)

  • 工作地點固定,不用跑來跑去的

  • 較少持續性的、深入的思考,換句話說,中斷工作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 非創意類的工作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上這些場景,又願意嘗試時間管理,希望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的話,我相信你一定會愉快的愛上番茄工作法。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在某些時間應用,而在不適合的時間裡,不用這個方法。

另外,還有兩種人,我也推薦嘗試這種方法,一種是拖延症晚期患者,一種是對時間不敏感,但希望培養時間敏感度的人。

對拖延症來說,番茄工作法解決了他們看到一大堆工作就不想工作的難題。“只要工作25分鐘就好”,這個想法會鼓勵拖延人群開始工作,而一旦開始,就有機會進入良性循環,第一天一個番茄(25分鐘的時間段,在番茄工作法裡被稱為一個番茄),第二天兩個番茄……慢慢的,拖延這種絕症就有可能被治癒。

第二種人,通常是希望掌握自己的工作狀態,比如想知道自己做某件事大概要花多久時間,或是25分鐘內自己究竟可以做多少事。這種情況,運用番茄工作法是很不錯的。如果對每一個番茄有記錄,效果和時間記錄是一樣的,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都做了什麼,花了多少時間。

對了,還有一種人也特別適合,就是脊椎有問題的同學,番茄工作法可以提醒你隔一段時間起來活動一下,這樣你就不用像我一樣研讀《8步治背痛》了。

那麼,在應用番茄工作法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是不要企圖找到完美的軟件。這個說過很多了,不再強調。

其次是工作分解。這個多說幾句。我一直認為,這個才是番茄工作法的精髓和本質。

咱們許多人,往往對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讓我們喪失了從更高維度來規劃工作的機會。而如果實踐番茄工作法,我們就必須在開始之前列明當天要什麼並規劃好工作的場景和時間段,比如第一個番茄時間用來給客戶打電話,第二個番茄時間回覆郵件,第三個番茄時間跟隔壁老王討論如何分贓,等等。

你看,這跟咱們之前一直強調的一些方法和概念是一樣的,列清單、做任務分解、把類似的工作放到一起來做以提高效率。這些方法也與以前流行的GTD所倡導的理念和流程不謀而合。所以說,所謂的時間管理,本質上來來回回都是那些道理,知道了這些道理,用什麼方法真的是無所謂。

最後,還是我一直宣揚的那個觀點,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別人的經驗和方法可以借鑑,但千萬別生搬硬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