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張大千造假畫騙張學良,為何終成莫逆之交?

對於許多畫家來說,臨摹經典名作是進入藝術殿堂的必要手段,即使是名家大師也少不了這個環節,他們甚至因為仿作而衍生出不少的奇聞軼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兩則名家作偽的故事。

趣味:張大千造假畫騙張學良,為何終成莫逆之交?

米芾:北宋著名書法家、鑑定家、畫家、收藏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組成“宋四書家”,

米芾是北宋著名書法家,他所臨摹的《王羲之十七帖》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儘管如此,並非所有他的仿作都能迷惑世人。

趣味:張大千造假畫騙張學良,為何終成莫逆之交?

王羲之《十七帖》節選

據傳,米芾曾從畫商手中留下戴嵩《鬥牛圖》,次日又以不滿意為由,讓畫商將畫作拿走。但是沒過多久,畫商便上門向米芾討要真跡。原來,米芾喜歡這幅畫卻無意買下,於是偷偷臨摹一幅,並將假畫給了畫商。而畫商之所以能識破贗品,是因為真跡裡牛的眼睛可以看見牧童的身影,而米芾的仿作裡卻沒有。

趣味:張大千造假畫騙張學良,為何終成莫逆之交?

戴嵩《鬥牛圖》

此外,也有因為仿作而結緣之人,比如國畫大師張大千和國民革命軍將領張學良。張大千臨摹畫作乃是秉持著“窮追古人之跡,窮通古人之法,最後達到窮探古人之心”的原則,尤以模仿清初畫家石濤之作,最得精髓,被人評價為“一生最大本領是造假石濤”。

趣味:張大千造假畫騙張學良,為何終成莫逆之交?

張大千

趣味:張大千造假畫騙張學良,為何終成莫逆之交?

然而,並非所有臨摹名作的畫家都如以上二位這般幸運,比如荷蘭畫家漢·凡·米格倫就因為仿製維米爾的畫作,並進行高價出售,被判以偽造罪。所以,以假亂真的仿作固然能展現畫家高超的技藝,卻不可成為欺詐世人的工具。


王羲之草書十七帖

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共收錄王羲之的信札二十八件,記錄了王羲之草書筆法的演變和發展。

戴嵩

唐代畫家,擅畫田家、川原之景,畫水牛尤為著名,後人謂得"野性筋骨之妙",傳世作品為《鬥牛圖》。

張學良

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

石濤

原姓朱,名若極,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是中國傳統畫論的集大成者。

以上內容由磨時藝見整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磨時藝見,每晚9點,準時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