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元年-高考還能成為人生拐點嗎?

新高考元年-高考還能成為人生拐點嗎?

在今年改革的新高考中,“00後”的首次集體登場可謂備受關注。作為被標籤的一代,“00後”如何看待新高考?“一考定終身”“千軍萬馬獨木橋”等等,這些觀念“00後”還認同嗎?

新高考元年-高考還能成為人生拐點嗎?

網絡上有很多人diss衡水中學,說它是考試加工廠,說它是人間地獄。

29歲的安徽“0分考生“徐孟南10年後重新參加2018年高考,走出考場十年,他輾轉各地工廠打工,成家生子,漸漸覺得當年放棄高考及寫滿“教育宣言”考卷的做法坦言“太不值”。

別忘了,還有像馬雲和俞敏洪那樣忍受著煎熬,咬牙切齒地考了好幾年才過關的。

新高考元年-高考還能成為人生拐點嗎?

出生於21世紀開端的00後,成長於互聯網時代,享受著更為豐富的物質條件,更為開放的社會環境。很多人認為,他們完全喪失了奮鬥目標,“垮掉”了。

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受訪者對00後的評價偏正面,“積極向上”“有主見”“追求個性”提及頻率最高,大家普遍以為的懶、喪等選項加起來只佔不到10%。吃瓜群眾認為00後普遍追求個性,家長肯定了他們的主見,00後考生大多數自認為是 “有理想”的新一代。

新高考元年-高考還能成為人生拐點嗎?

紅色=“00”後考生 黃色=家長 藍色=其他

而這兩個極端的中間狀態則是大多數高考考生的“常態”:拼了一年,艱難考過。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想要離開偏遠的家鄉到大城市發展,只有走這條路,沒有別的選擇

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畢竟,一個連讀書的苦都吃不下的人,又如何嚥下生活的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