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 · 華北糖區貿易、倉儲和物流情況調研丨調研 Day 2

報告發表時間:2018年5月17日

北京某大型貿易商總部

集團白糖價格普遍在6000元以上,價格競爭優勢較低,下游多為要求較高和固定合作客戶為主,甜菜糖與甘蔗糖價差100-200元,價差小,甜菜優勢不明顯,下游消費習慣短期難改變,終端消費變化不大。去年其進口配額和許可證全部用完,今年已經發送的許可也爭取全部在5月22日關稅調整之前進口完成,5月22日之後,因為進口低關稅國家大概率會被取消低關稅名額,預計下半年進口量會降低。昨天調研的曹妃甸是此集團旗下的加工廠和交割庫,計劃再停工檢修10-20天后會馬上有進口糖源到港開工生產。目前其西北銷售壓力較大,原因有三,其一大型終端用戶多用雲南糖,糖價5600-5650,也有用甜菜糖的,甜菜新糖價格5550元/噸,甜菜陳糖5200-5250,價格優勢為主導。其二,下游小作坊多用走私糖,糖源充足,價格優惠,走私糖運送至廠裡6100-6300元。其三部分企業從西北地區遷出,導致消費轉移。最終導致目前下西北銷區的銷售壓力最大。今年在新疆的玉米和棉花調整後導致白糖產量將會小幅降低幾萬噸。新疆糖產量每年約有1/5左右自銷,約有8-9萬噸,其餘全部運往外地,

今年150萬噸的進口配額中的75萬噸應該已經全部入庫了,在本月底和下月初市場將有所體現,加工糖廠也將陸續恢復加工生產。終端消費整體變動不大,5月份有些許恢復,比如康師傅、統一等大型企業採購有小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市場情緒帶動,中間商沒有利潤空間,拿貨依然較少。甜菜糖終端消費未見明顯變化,新增產量將對盤面帶來較大壓力,主要體現在1901合約上。短期銷售壓力依然較大,降價銷售依然存在。

甘蔗直補政策是未來長效機制,明年推出較困難,計劃在2021年實現。

綜上,國內進口糖加工量基本沒有大變化,本榨季沒結轉庫存,但許可證多了50萬噸,綜合來看較去年同期加工量變化不大。下半年進口加工廠的價格與盤面聯動不大,主要是有許可證的發放時間和數量決定,重點影響因素是走私,後期如果走私量不及預期盤面會有一定修復。替代品方面的價格差迴歸至1000之內,替代品的開工率同比去年持平,替代變動不大。銷售短期有恢復,但價格沒有同步跟隨,上方空間不大。

國際市場方面,雷亞爾偏弱,導致主產國成本變動,巴西生產成本12美分/磅,泰國15-16美分,印度20美分左右。巴西乙醇比例預計最多在59%-60%。泰國出口和走私至我國總量較高,具體途徑較難核查,走私依然是大頭。印度明天產量預計為3300萬噸以上,增產繼續。綜上,國際糖價難有利多支撐,下半年主要希望在天氣對印度產量的影響。

北京某上市公司

公司流動性較高,體量較大,鎳的貿易量每年可達100億。白糖方面主要從事甘蔗糖,甜菜糖有意向,但尚無渠道。貿易為主業,套保參與較為完善,嚴格按照幾率,完稅全部套保,在鄭州期貨盤、柳州現貨盤和其他跨市跨區域市場套利均有較高的參與積極性和實際操作經驗,追求穩定性,30-40元/噸的利潤空間都會參與。1801交割了一萬多噸。公司從去年開始大規模參與套保,年貿易量在20-30萬噸左右,都是廣西和雲南糖,基差風險不大。

現貨銷售西南地區較好,沿海銷售不好(去年加工廠走貨情況較好),其他地區銷售情況非常一般,消費端的變化不明顯。目前庫存有幾萬噸,通常備貨3-5萬噸為常態。雲南還有3-4萬噸庫存。其在每個港口都有少量貨物,即使銷售不好,也基本維持分散貨源和銷售地區的狀態,主要是為了瞭解當地的市場情況,其認為目前沿海地區銷售不好的主因是消費出了問題,且是最近5-6年最差的情況,其認為本月底和下月初75萬噸的進口糖將陸續上市,市場下半年壓力加大,其認為廣西下半年的銷售壓力依然較大,主要大型現貨企業的產量都有明顯提升,但價格走低,資金壓力大,有貼水賣的可能,雲南糖價低,銷售預期偏強。期貨價格反彈較大的日期,現貨階段性走貨較好,但為個別現象,無持續性(期貨價格本週一大漲期間,南華現貨一天銷售2萬噸,其中中糧買了6000噸,順鑫買了5000噸)。沿海地區在糖價反彈期間,詢價較少,因為價格必然要高於走私糖,反而在價格回落期間詢價增多,如果價格平水走私糖,銷售情況也有恢復。

綜上,下半年銷售壓力廣西較大,現貨價格有繼續走低的可能,雲南情況稍好,進口糖企業下半年壓力較大。

一德期貨認為本報告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擔保其內容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內容反映的是一德期貨在發表本報告當時的判斷,一德期貨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內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但沒有義務和責任去及時更新本報告涉及的內容並通知服務對象。一德期貨也不需要採取任何行動以確保本報告涉及的內容適合於服務對象。服務對象不應單純依靠本報告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一德期貨不對因使用本報告的材料而導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