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資金超3億,覆蓋30餘省市區,這個傳銷團伙被端!

如果要說2018年的風口,估計非“區塊鏈”莫屬。市場對“區塊鏈”的關注度持續升溫,但區塊鏈行業並“不太平”,出現諸多“偽區塊鏈”產品,眾多投資者上了賊船。

涉案資金3億餘元

近日,濟南警方在縝密偵查、充分取證的基礎上,一舉端掉了一個打著“西部開發”“國家扶貧”“原始股”“區塊鏈”“電子商務”為幌子的傳銷團伙,抓獲主要嫌疑人十餘人,凍結涉案賬戶百餘個,查獲涉案資金3億餘元。

據《齊魯晚報》報道,2017年底,濟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通過數據分析、碰撞、對比發現河南一家叫惠樂益電子商務公司(以下簡稱“惠樂益”)有疑似網絡傳銷的行為。主犯孫某,自2016年以來藉助P2P平臺、以及網絡為載體,以繳納不等金額的入門費可以獲得原始股、獲取公司分紅等噱頭進行傳銷活動。

涉案資金超3億,覆蓋30餘省市區,這個傳銷團伙被端!

該團伙通過上級提取下級拉人頭費用進行計酬,並設定消費獎、運營獎等獎勵方式,短時間內將其影響力擴大到數十萬人,涉及全國30多個省市區,山東一省的受害者就達上萬人,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

主犯孫某年輕時被判過刑,在監獄裡自己學了很多經濟方面的書籍。孫某一直認為自己有超凡的商業智慧,認為自己是一個商業天才。

2017年初孫某在河南創立了河南惠樂益電子商務公司,公司一開始就建立了一個五級層遞返利的模式。“惠樂益”模式分了五大區,分別是東西南北中,從大區往下,有省、市、縣和普通會員。在孫某等人的蠱惑下,很多抱著發財夢的群眾加入了“惠樂益”傳銷組織,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大學生。

為了蠱惑不明群眾加入,孫某一夥人也是費盡心機,把國家倡導的“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扶貧”等一些新鮮名詞在他們的網絡傳銷中重點提及。為了蠱惑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惠樂益”傳銷裡面,這個傳銷團伙還適當進行“讓利”,很多群眾被這些暫時的利益矇蔽了雙眼。

涉案資金超3億,覆蓋30餘省市區,這個傳銷團伙被端!

2017年10月,孫某一夥開始與某些地方的公司合作銷售一些食品、商品,通過這種方式的掩護,“惠樂益”的會員量和涉案金額髮展迅速。為了吸引更多會員加入,“惠樂益”加進了“電子幣”“區塊鏈”“大數據”等一些新名詞。

造富效應正在失效

據人民日報-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報道,最近一些辭去正常職業去做“區塊鏈”的辭職信,還有離職申請表開始在網絡上流傳。一種是有些炒幣的90後都已實現了財務自由,要辭職去做“區塊鏈”;還有一種,是有著不錯正常工作收入的,也要辭職去“賺大錢”;也還有一種,是財務小白,想著實現造富夢想。但事實情況如何呢?

涉案資金超3億,覆蓋30餘省市區,這個傳銷團伙被端!

去年以來,在比特幣及ICO帶動下,“區塊鏈”成為“造富”的代名詞。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造富效應正在失效。據coinmarketcap數據,2018年1月初,數字貨幣市值達到最高峰為8200多億美元,隨後一路走低,目前整體市值為3300億美金左右,跌幅近60%。在炒作依舊盛行的現在,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由“區塊鏈”衍生出的數字貨幣較高峰時已跌去5000億美金(摺合人民幣3.21萬億)。

涉案資金超3億,覆蓋30餘省市區,這個傳銷團伙被端!

央視近期連續三期節目揭露數字代幣市場的貓膩,指出不公開、不透明、項目價值的不確定,以及投資者期待暴富的情緒,放大了“虛擬貨幣”市場的風險。有專家表示,只要是資本願意,即便是背後沒有項目的空氣幣,也有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因為各國都缺乏有效的監管,資本通過漲跌遊戲,可以輕鬆圈走小投資人的資金。這樣的操作對於目前市場中大量存在的新發行代幣、或者融資總金額不大的小幣種而言,操作起來並不難。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武長海表示,虛擬貨幣源於2009年比特幣的誕生,隨後各種虛擬貨幣開始大量產生,目前國內的虛擬貨幣已經達到數百種。

涉案資金超3億,覆蓋30餘省市區,這個傳銷團伙被端!

近日,火幣區塊鏈研究院發佈《區塊鏈資產行業專題報告》,對市場主流“區塊鏈”平臺類項目進行分析,從技術方案、開發進度、市場熱度、代幣分配方案等維度對項目展開分析,綜合展現各項目開發和運作情況。儘管有聲音稱,目前“區塊鏈”已進入3.0時代,但從公鏈平臺項目發展現狀看,“區塊鏈”從1.0階段(概念形成階段)、2.0階段(底層技術發展階段)到3.0階段(大規模應用階段),技術平臺還不完善或者正處於開發階段,離真正進入商用階段尚有距離。

再次出手加強監管

近日,冠名“博鰲亞洲區塊鏈論壇”的一個會議引起了熱議。除了毫無底線的宣傳外,主辦方“觸動集團”更被質疑涉及傳銷。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觸動集團”, 充斥著“觸動集團創投寶VCB涉嫌非法傳銷”的消息:創投寶VCB項目以多個公司運營,大肆行騙,用親屬朋友大力拉人的方式,讓受害者購買集團的虛擬貨幣,並以內部操縱價格的方式騙取受害者大量錢財。

涉案資金超3億,覆蓋30餘省市區,這個傳銷團伙被端!

4月15日,全國首例打著“區塊鏈”這一網紅概念,實則“新壺裝老酒”的大唐幣網絡傳銷案被西安警方成功破獲,傳銷頭目建立“消費時代”(DBTC)網絡平臺,通過網絡瘋狂發展下線,18天吸收1.3萬餘會員,8600餘萬元。

現狀已經非常清晰,自2017年年底至今,“區塊鏈”領域,各類炒作噱頭已呈毫無底線之象。亂象之中,涉及“區塊鏈”的經營者或投資客,都在做著一夜暴富的黃粱美夢。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多位“區塊鏈”知名從業人士反饋稱,亂象在圈內已不是秘密,很多炒作噱頭背後,已經出現了傳銷背景企業操控的明顯跡象。他們一個共同認識是,在概念充分發展過後,目前“區塊鏈”項目將有99%死去。但他們也認為,未來“區塊鏈”將在技術應用層面會有所突破,這也是“區塊鏈”概念和理論存在的意義。他們建議,政府是時候需要再次出手加強監管了。

涉案資金超3億,覆蓋30餘省市區,這個傳銷團伙被端!

《經濟日報》刊文稱,實際上,“區塊鏈”是信息分佈式存儲的記賬系統,其最大特色在於能夠在沒有信任基礎的網絡環境中不依賴中心平臺的信任背書建立信任關係,其實際應用是從作為虛擬貨幣的比特幣開始的。但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又不僅僅限於虛擬貨幣。

當前,“區塊鏈”技術正處於發展初期,應秉承創新推動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把主要精力放在技術突破和生態完善上。行業參與者也應維護“區塊鏈”行業的健康形象,切不可急功近利沉迷於炒作,也不可借創新之名行圈錢詐騙之實,更不可自作聰明挑戰監管底線,毀了行業發展的好前景。

涉案資金超3億,覆蓋30餘省市區,這個傳銷團伙被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