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身邊很難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主婦?

为什么你身边很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为什么你身边很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去年一部很火的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說的是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被丈夫拋棄,反而找到自我的故事,向我們展現了女人一旦開始找尋自我時,所散發出的無窮魅力。

這個故事是個老梗,可我一邊看一邊可惜,女主角驚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十年如一日測量自己的身材),對丈夫的支持能力、溝通能力、人際協調能力、分析能力、激勵性……如果用在職場上,一定會讓她活得非常精彩,更重要的是——肯定不會毫無防備地被丈夫的拋棄全盤否定。

就像行星圍繞著太陽轉動,家庭主婦的太陽就是丈夫,這就是家庭主婦最大的風險:

你再優秀,都擁有巨大的風險,因為你把所有能力放在了一個不確定的男人的感情身上。

當這個男人的命運成了你的命運,有的女性能意識到這種風險,有的人卻不以為意,我們總是在討論家庭主婦和職場女性,但是,為什麼我們身邊很難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主婦?

01

家庭主婦的第一個大坑

为什么你身边很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插圖 | 電視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麥瑟爾夫人是丈夫背後的隱形人,她也忽略了自己身上“隱藏的力量”。她全力理解並且支持她的男人,但另一方面,她的自我沒有從丈夫身上分化出來,而是把自己和丈夫看作一體

這就是家庭主婦的第一個大坑。

但是,這就能讓夫妻的關係好嗎?擁有一個以丈夫為運作中心的妻子,丈夫的心情會如何呢?——想逃。

“男主外,女主內”婚姻中,女人在自我壓抑,但男人也不是獲利者,他們同樣也在被壓抑,丈夫被迫做一個太陽,不能表現自己的脆弱和真實、負面的想法。所以,彼此沒有表達的生命力,就變成了婚姻的破壞力

當一個女人以成為完美家庭主婦為使命,就要冒兩個巨大風險:

  • 她轉移了注意力,隱藏了自我力量,這會讓她時時感受自己的不完整;

  • 很可能構成一段“失衡的兩性關係”,她主觀上非常努力,但最終導致客觀上婚姻的解體。

山本耀司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瞭解“自己”。

當一個女人在沒有經過足夠多與世界的碰撞,發展出清晰的自我邊界,在成為家庭主婦後,或多或少會陷入精神危機。

02

為什麼你身邊沒有幸福的家庭主婦

为什么你身边很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我有一個朋友小薇,剛當媽媽,孩子7個月,她正糾結要不要辭職回家當全職媽媽。她說:

我認為社會應該支持女人選擇自己的生活,在丈夫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很喜歡在家裡陪伴孩子的生活,而且當家庭主婦就不能自我實現嗎?


曾經有人計算過,一個主婦實際上每年能為家庭創造高達50萬的隱性收入……

然後我再問她對工作怎麼看,她說自己的工作也不是不可替代,還有其他人可以做好,生孩子迴歸職場後,自己的崗位變換了,新崗位自己幹得也沒勁,與其賺那點工資,還不如回家陪孩子價值大……

正如小薇,有的女人都是被動成為家庭主婦——職場不利,也沒找到其他的生活力量,於是她們把自己的依戀物從丈夫換成孩子,再強調一下奉獻精神,成為家庭主婦就順理成章了。

這種選擇裡不用競爭,沒有評價,還能和孩子在一起,這就是伍爾夫說的女人的退路

男人天生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在社會中發展自己,而女人因為有第二條迴歸家庭的路可以走

,於是有的女人就早早放棄了很多屬於自己的機會。

而最危險的是,往往那些沒有充分發展出自我力量的女人,更傾向於如此選擇。

想到了韓劇《迷霧》女主角高慧蘭,她總是把力量放在自己的身上,一直在跟世界正面碰撞,說著,不是你破碎,就是我破碎。這種狠勁,恰恰是當下女性所需要的力量感。

一個找到自我力量的女人,任何時候都能自得其樂,包括她作為家庭主婦的時候。

03

我們的家庭主婦,要學會“走出來”

为什么你身边很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我有另一個朋友,就是一個篤定且自得其樂的家庭主婦。她曾經是一個外企的人力行政總監,在生完二孩之後也做了一個全職媽媽。

我問這個朋友:“作為家庭主婦,你們感覺到慌過嗎?”她說:“還沒有。”

我說:“那為什麼很多家庭主婦在家裡不賺錢就不心安呢?你和她們哪裡不一樣?”她想了幾分鐘,回答了我:

“可能因為我有文憑吧,還有很好的工作背景。我知道如果我想找一份工作,馬上就可以找到,而且我對我的婚姻充滿感激,就算我丈夫破產,我也願意和他重新創業,再難,我相信我們倆也會過得很快樂。”

在她身上,我看到一個女人對自我生活的真正肯定,而不是對孩子家人的奉獻。我也看到了:人什麼時候會真正心安——在發展過自己的深度和寬度之後。

我見過兩種典型的全職媽媽:

  • 有的能從小給孩子創造很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很小眼界卻寬,而她帶著兩個孩子也輕鬆快樂,孩子和丈夫都不是她的負擔,家庭主婦就像她的職業;

  • 有的則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跟別說照顧孩子,還要做著微商賺點零花錢,試圖用一點經濟權利拿回自己在家裡的話事權,只能看到她為家庭犧牲的戾氣。

前者,就是發展出自我力量的家庭主婦,而後者,往往是縮起自己,被動成為家庭主婦。

一個新時代的家庭主婦,不再是一個奉獻性的、圍著男人打轉的、被性別文化建構的“假人”,而是一個在職業、愛情上都體會過平等和獨立滋味的女性。

她是一個自我有充分發展的新式主婦,她適應新的個人主義時代,也適應更人性化的婚姻和育兒方式。

为什么你身边很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事實上,一個平凡、幸福、有愛的主婦的誕生,在當下還需要一份幸運。也許,很多人會說“不就是說要有錢才行嗎”。

還真不是。很多富裕家庭裡的主婦,一樣可能面臨不平衡的兩性關係,圍著男人打轉,而無法發展自我的力量。

一切,都要看個人。如果一個家庭主婦的付出,是出於某種壓抑自己的補償,就會戾氣十足。

內在幸福的家庭主婦,要從“家庭完好,我就完好”的美麗謊言中走出來,要把自己從一個男人的參照系統中分化出來,更要從一切自我犧牲中走出來。

能做好家庭主婦的女人,做其他的工作也不會太差,但因為做不好其他工作而被迫“退居”家庭主婦的人,更需要的,是發展自己。

畢竟,一個快樂的家庭主婦,才能成就一個快樂的家庭。

往期精彩回顧

为什么你身边很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为什么你身边很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为什么你身边很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