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Arley 繪圖)

《我的前半生》熱播的時候,我們做過一個全職媽媽的採訪。有個媽媽說,她最困擾的是:看了這個劇,身邊所有人都勸我應該找個工作。

全職媽媽真的不創造價值嗎?這點我們堅決不同意。舉個例子,有個美國人就專門算過老婆全職的勞動工資,包括清潔、做飯、採購等等,還有老公的工作助理,大概是七萬美元一年。如果折算成中國市場,算下來也絕對不低。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只能說,我們整個社會對全職媽媽的勞動價值,缺乏認同。而在這種現實前面,當全職媽媽們希望追求經濟獨立、人格自信時,復出職場仍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可是,在圍著奶粉尿布打轉的全職生涯之後,當媽媽們想找工作時,往往會充滿焦慮:我還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職場不是遊樂場,全職媽媽們找回自信也不是靠講兩句勵志雞湯。所以,我們認真採訪了有經驗的媽媽們,希望能幫大家總結出點有用的建議。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提前規劃很有必要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一不小心我就全職了10年

39歲的莉莉,大娃8歲、小娃6歲,丈夫收入不錯但很忙,外婆早就不在了,奶奶性格好但不會做飯,莉莉除了自己帶別無選擇,大寶出生兩年後小寶又來了,直到去年小寶也上學了,才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

但這一晃就是10年。莉莉出去找工作屢屢碰壁,一是用人單位嫌十年太久,二是家裡兩個孩子一攤子事,現在莉莉只能一邊賦閒在家、一邊觀望著渺茫的工作機會。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生娃前我就預設時間、制定計劃

32歲的元元給自己設定的期限是兩年,並把它分為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懷孕的時候,元元會接一些文案私活,偶爾還幫老公搭把手,看看母嬰號學習;第二個階段是孩子出生後的大半年,基本上就是看孩子、做家務、有點空閒時間也是趕緊翻翻書看育兒知識。第三個階段就是最後的過渡期,先是斷白天奶(保留早晚親喂),開始刻意“溜號”讓孩子適應,然後提前兩個月接婆婆過來,磨合育兒代溝。

莉莉十年有她的無奈,元元相較之下沒有二胎壓力,但從懷孕到生娃也是自己全權負責,婆婆會做輔食也是自己手把手教出來的。為了每天準點下班,哄娃睡著後再開電腦加班也是常事。

生活並不容易,想要兼顧孩子和工作的媽媽,往往要付出更高的心力,而提前做好規劃,會讓自己走得更順一些。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純帶娃也能帶出職業技能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老媽子+保姆+護工,我真的沒空做職業準備!

現在孩子兩歲多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已經有了明顯好轉,她開始想自己獨立起來。但這兩年多,她真的沒丁點精力去做職業準備,雖然是重點本科畢業,但家庭牽制和知識老化,都讓她非常的焦慮。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把娃帶好,也是一門職業哲學

嘉嘉的兒子有先天性哮喘,發起病來臉都憋得慘白,小傢伙很內向,喜歡黏著媽媽,嘉嘉基本不敢離開孩子,在將近四年的時間裡幾乎沒有出過遠門。在嘉嘉細緻的照顧下,孩子體質強健了許多,也很懂事樂觀。

去年,嘉嘉想復出,剛好有一個朋友來家裡做客,發現嘉嘉教小孩還蠻有一套,就推薦給了他開教育機構的同學。嘉嘉師範畢業考取過教師證,因此很順利上崗了。

雲朵和嘉嘉的情況比較類似,除了全心全意照看孩子,確實很難再有精力為自己做打算。嘉嘉因為這四年的經歷去當了幼教老師,那麼朵朵是不是也可以借鑑相應的思路,從高級護理或者說康復訓練師這一塊出發,找準自己的就業新契機?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個人的時間花在哪兒是看得出來的。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請相信自己的“媽媽力”

我是out的老媽子,早被後浪打到沙灘上

開心媽很幸運,她全職了三年,前公司依然歡迎她迴歸。可當她真的迴歸,卻發現公司早已大換血,來了好多新面孔還有95後!吃午飯的時候,小鮮肉們談論她不知道名字的明星八卦,她感覺自己都插不上嘴,而在公司事務方面,她已經跟不上奏,很多新的專業名詞她都得默默記下再翻書。

現在她感覺自己就是別人口中的“大姐”,有一次還被小姑娘指導怎麼卷空氣劉海,因為“你現在的看上去有點像蟑螂須”,她被深深的刺激到了。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當了媽媽,我開始勇敢追夢

小雪已經開了三家蛋糕店,今年計劃再開400平的烘焙教室。很難想象,五年前她還是個按部就班的國企員工。

起因是大寶兩歲時愛吃蛋糕,她不放心外面賣的,開始自己做。慢慢地,她在烘焙上迸發了熱情和創作靈感,身邊朋友也非常捧場,紛紛找小雪訂。

全職的兩年時間裡,她又生了二寶,卻一直沒有放棄自學烘焙知識,同時接一些小單子練手。那時候的日常是早早起來,送老大去學校,然後帶著老二在工作間做蛋糕。

等老二長大一點,她真的開出了蛋糕店,有了自己的品牌。小雪原本的財經專業,也讓她更有專業思維:她研究了很多成功的蛋糕品牌,還去競標很多單位的採購大單。現在,89年的小雪已經有了自己的95後員工團隊。

全職媽媽的這段時間,真的就是職業空白期麼?

在開心媽感嘆自己被95後碾壓的時候,小雪正以師傅的身份帶領95後創業。也許很多媽媽在帶娃時都做烘焙,也都夢想過“我是不是能開店?”但是卻總是很輕易地用“哪有那麼容易”、“我帶娃哪有時間”勸自己放棄。

真的,沒有一種成功是靠“運氣好”。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復出前請找回那個自信的自己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面試官有話說:這個全職媽媽木木的

凡仔是某母嬰公司HR:“那時在招幼兒產品文案,就看到一個在家兩年的全職媽媽,她簡歷上的學歷和工作經驗還挺不錯,就給了面試機會,結果卻發現這個媽媽整個人木木的,會跟面試官說一些“我在家狀態很不好,感覺一定要出來找工作了”之類的話,把我們當成了吐苦水的對象。

其實我們挺想招個媽媽,全職經歷不是問題,可惜她既沒轉換好狀態,也沒體現出全職媽媽的素質——比如我讓她推薦幾本給低齡寶寶看的經典繪本,她居然答不上來。

如果她2年的全職媽媽當得如此渾渾噩噩,那我很難相信她能在職場上有更好的表現。”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

他們歡迎媽媽員工,也鼓勵媽媽們創業

我們也請教了HR大神,除了母嬰、幼教領域,在某些特定崗位,如行政管理、客服、人事等,都更喜歡招聘媽媽員工,因為她們往往更有耐心和條理,一般人會炸毛的局面,她們也能淡定處之。

也就是說,當全職媽媽復出找工作時,不要回避全職經歷,更不要以為這是你的劣勢。全職也是一份工作,能料理好家庭和孩子的媽媽更能吃苦、更能抗壓、更有責任感,這些都將是在職場上被認可的優秀品質。

一句話,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無論是你目前在職場還是家庭,都請不要放棄努力,加油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