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一二人煙散,三四持一半,五六風光年,什麼意思呢?

現在有很多農民都說這樣的話,要說這莊稼收成怎麼樣,要等到秋收才知道。是的,只有秋天把糧食收回家,才能知道今年年景如何,收成好不好。

農村老話:一二人煙散,三四持一半,五六風光年,什麼意思呢?

說實話,對於農民來說,到了秋收的時候看收成,已經是非常low了。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很早以前,咱農民在正月十五這天,通過觀察正月十五這天的一些自然景觀,就能判斷出這一年糧食的收成怎麼樣。朋友們,這是不是就很厲害了?

好了,今天老農就和大家分享,咱農民是怎樣通過正月十五的自然現象來看這一年的農業收成的。其實,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拿一根扁擔長的棍子,放到月下,通過測量其影子長短即可。可能大家認為,老農你在忽悠大家吧!真的沒有,不信大家來看。

農村老話:一二人煙散,三四持一半,五六風光年,什麼意思呢?

咱農民常說這麼一句農諺,一二人煙散,三四持一半,五六風光年,七八水來淹。這句農諺是什麼意思呢?聽老農慢慢解釋。

所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說的是這棍子影子的長短,一二就是說影子只有棍子長的一二分長,後面的就以此類推。

所謂人煙散、持一半、風光年、水來淹,說的是這一年的降水量的多少,從而導致這一年糧食產量多少。

農村老話:一二人煙散,三四持一半,五六風光年,什麼意思呢?

如果說,正月十五這一天,在月下立的棍子影子只有一二分長短,那麼這一年降水就會少的可憐,種地幾乎收不到糧食,所以人們就會為了糧食四處奔波,當地人煙稀疏。同樣的道理,如果影子長短有三四分長短,糧食就能收一半左右了。影子五六分長,今年降水多,糧食能夠來個大豐收。但是如果到了七八分長,或者比這還要長,那麼這一年降水就會太多,會發生洪澇災害。

這句農諺一直在農民周圍流傳著,直到現在,很多農民還會在正月十五這天,立一根棍子量影子長短,來判斷今年的農業收成好壞。

當然,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齊全,現在自然氣候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地位下降了很多。但是,老農認為,老祖宗的話還是要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嘛。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