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三點,這起診所輸液死亡案例本可避免!

去年廣州開庭審理了一起診所輸液死亡案例。原本這樣的悲劇完全可以避免,只要做了這三點。

注意這三點,這起診所輸液死亡案例本可避免!

何某受審

案件回顧:

中年女子歐某因咳嗽,嘔吐,怕冷前來何某診所就診。歐某簡單自述症狀後,何某便給歐某開了三瓶生理鹽水,配以林可黴素,柴胡針,維生素B6,進行輸液,並一同開了感冒膠囊,阿莫西林膠囊,藿香正氣水等口服藥。在一個多小時輸液結束後,何某問歐某是否還感覺冷,歐某回答不感覺冷。之後何某便讓歐某帶著口服藥離開。在離開診所回單位的路上,歐某突然倒地身亡。

注意這三點,這起診所輸液死亡案例本可避免!

經法醫鑑定,歐某的死亡原因:在冠心病基礎上,因發生藥物過敏導致急性呼吸功能障礙。

審判過程中,何某自己承認他沒有向歐某仔細瞭解病史,不知道歐某有冠心病,沒有做皮試,在輸完液後也沒有讓歐某靜坐以觀察有無不良反應,故他願意為自己的疏忽承擔責任。

回顧這起悲劇的診療案例,從醫學的角度看,正是何某沒有做好(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做)以下三點,才導致這起悲劇的發生。

一、沒有仔細詢問患者病史。根本不知道就診的歐某是否有藥物過敏。何某本人是事後才知道歐某有冠心病。在開具相關藥品的時候,只是簡單的問詢了歐某的身體症狀。

三、輸液後沒有讓患者停留,觀察輸液後反應。在輸液完畢後,簡單問詢一句患者歐某的主觀有無畏寒感受之後,直接就讓歐某離開。根本就沒有讓歐某適當停留,以嚴密觀察輸液用藥後的反應。

以上三點,從常理而言是每次醫療服務時醫者必須嚴格注意並一定執行的。但是日常診療活動中,不乏有人省去步驟,節省時間就沒有做。沒有仔細詢問病史,沒有輸液後的留觀。可要知道人命關天,一絲一毫的疏忽大意和偷懶省事都要不得。同時還要提醒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的朋友,自己一定也要注意,主動仔細的向接診醫生透露自己的病史情況,看病就醫切莫趕時間。嚴密注意自身的用藥反應,如有發現異常或不適及時向醫務人員反應。畢竟生命是自己的,只有一次,自己當要分外重視和珍惜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