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塑膠汙染2.0 加州擬立法

打擊塑膠汙染2.0 加州擬立法

環保人士、立法人員目前正撰寫提案,企圖解決新一代汙染問題,包括塑膠吸管、瓶蓋等。 (洛杉磯時報)

活動分子多年來積極奔走,終於在2016年立法禁止塑膠袋,消滅多年來成為海洋和水道中令人頭痛的塑膠袋汙染源跨出一步,如今加州環保人士和立法人員採取類似政策與立法,對付新一代汙染物。

這些新一代汙染物,包括卡在海龜鼻子的吸管、海灘上成千上萬的瓶蓋,與聚酯纖維衣服的微纖維(microfiber),這些汙染物最終都會進入海洋。

根據世界論壇經濟報告,至2050年,海洋中的魚類,可能因內含塑膠垃圾變得更重。戴維斯加大近半個月對半月灣市場出售的海鮮進行調查,發現四分之一的魚和三分之一貝類中含塑膠垃圾。

一項來自五大洲150個自來水樣本調查發現,幾乎所有樣本都含合成纖維,美國為94%。大太平洋有1.8兆個垃圾,大部分為塑膠製品。歐盟委員會日前提出新的全面規定,包括禁止一次性使用塑膠製品。

今年沙加緬度目前約有六個左右針對塑膠汙染的法案,除看到海岸潛在汙染危機外,更將視角觸及河流、湖泊和供水。

隨著白宮退出環保議題,加州領袖卻決定逐步往前,該州是全國第一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袋的州,影響範圍相當大,歐巴馬任期最後一年,也在全國範圍內採取禁令。

民主黨州眾議員卡德龍(Ian Calderon)說,他今年立法規定坐下來的餐廳除非客人提出,否則不提供塑膠吸管。

卡德龍還與長期擔任環境領導的眾議員史東(Mark Stone)合作擬定另一項禁止零售商銷售一次性塑膠瓶法案,且瓶蓋開封后,不與瓶子連在一起。這是史東第二年試圖讓瓶蓋製造商重新設計瓶蓋,在法案提交眾議會前,他仍努力與反對派合作,並將法案限制在塑膠水瓶,而非所有飲料瓶。

眾議員Richard Hershel Bloom也撰寫法案,要求所有用超過50%合成材料製成的衣服都附標籤,警告洗滌過成中會有微纖維脫落。

這三個法案目前都已在委員會通過,預計本週將進入眾議會。

然這些法案,引發保守派和製造商與工業集團聯盟強烈反彈。塑膠工業協會、加州商會、國際瓶裝水協會也相當關注。不少立法人員退出支持這些法案,承認給客戶選擇是合理的。

反對者對微纖維現有汙染的研究與瓶蓋法案提出質疑,稱這些變化會對成千上萬與加州有業務往來的製造商和零售商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服裝和鞋協會供應鏈資深副總裁Nate Herman表示,一個額外標籤,會在產品開發上「增加大量成本」。

支持者表示,今年一系列法案解決塑膠汙染措施,能鼓勵消費者改變習慣,要求製造商重新設計且提高公眾意識,尤其是使用微纖維上。

合成纖維物如聚酯、尼龍、丙烯酸和氨綸纖維無處不在。根據品牌Patagonia研究發現,超細搖粒絨(microfleece)夾克每次洗滌可釋放超過1000毫克的微纖維,目前的洗衣機沒有去過濾微纖維裝置,通常高達40%微纖維會進入汙水處理廠。

這項與聖塔芭芭拉加大研究發現,

一家處理廠每天排放超過37.3億微纖維,約179磅。

加州塑膠袋禁令在2014年引發最激烈的遊說戰,2016年,塑膠袋製造商花600萬元企圖說服加州選民通過兩項提案推翻塑膠袋禁令,但加州人最後維持禁令。

吃喝玩樂遊購在美國,請關注華人生活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