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誠為“天職”—狗

狗(拉丁文Canis lupus familiaris)

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動物。中文亦稱“犬”,狗分佈於世界各地。狗與馬、牛、羊、豬、雞並稱“六畜”。

有科學家認為狗是由早期人類從灰狼馴化而來,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1.5萬年前,發展至今日。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現如今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其壽命約十多年。在中國文化中,狗屬於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的第11位。

以忠誠為“天職”—狗

  • 演化歷程

沒有人確切知道人與狼第一次互動發生在什麼時候。有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在5萬年之前,因為至少要花這麼久的時間野狼才能發展出如今的基因差異。當時人與野狼分佈在地球表面的許多地方,演化過程可能發生在好幾個不同的地區。有些學者則認為狼在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6000年前的亞洲東南部,就已經被人類從野生狼馴化為家畜、即狗,用來玩、打獵、看家護院。

狗起源於狼,已經得到了共識,但圍繞著具體的發源地和時間則是眾說紛紜。最早的狗化石證據是來自於德國14000年前的一個下頜骨化石,這些考古學證據支持狗是起源於西南亞或者歐洲,而另一方面,狗的骨骼學鑑定特徵提示狗可能起源於狼,由此提出了狗的東亞起源說

。此外,不同品種的狗在形態上極富多樣性,似乎又傾向於狗起源於不同地理群體的狼的假說。僅靠考古學,是很難提供有關狗起源的可靠線索。

以忠誠為“天職”—狗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分別從比利時和西伯利亞地區出土的兩個距今至少3.3萬年前的狗頭骨表明,狗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被人類的馴服。

研究人員稱,這兩隻狗的鼻子較短、下顎較寬,而如狼一般的野生動物則需要用細長的鼻子和較窄的下顎捕捉獵物。他們據此認為,這表明我們的祖先早就開始馴養狗,以抵禦危險,排遣寂寞。研究人員還認為,狗可能是人類馴養的第一種動物,在時間上遠遠早於家畜。

  • 狗之聽覺

聽覺感應力可達12萬 赫茲,是人類的16倍。聽的最遠距離大約是人的400倍。狗對於聲音方向的辨別能力也是人類的2倍,能分辨32個方向。它可以區分出節拍器每分鐘震動數為96或100次,133次或144次。

狗對於人的口令和簡單的語言,可以根據音調音節變化建立 條件反射。

以忠誠為“天職”—狗

大耳朵

狗能夠聽到四萬周波數。將經由大耳朵所收集的聲音,經過外耳道振動鼓膜,甚至振動中耳的耳小骨,傳到內耳的淋巴液,再由聽覺神經傳送到大腦。狗可分辨極細小或者高頻率的聲音(超聲波)。對聲源的判斷能力也很強。當狗聽到聲音時,由於耳與眼的交感作用完全可以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晚上,它即使睡覺也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對1公里以內的聲音都能分辨清楚。特別注意的是我們沒有必要對狗大聲叫喊,過高的聲音或音頻對它來說是一種逆境刺激,會使它有痛苦,驚恐或恐慌的感覺。

  • 狗與主人(小故事)

以忠誠為“天職”—狗

1、這條牧羊犬的主人叫帕利索普,當時正在花園中整理花草,突然一條體長近2米的棕色毒蛇爬進花園內。

帕利索普事後心有餘悸的回憶說:“突然這條蛇向空中暴跳了大約半米高,吐出信子試圖3次攻擊我,我嚇的連忙大聲喊叫立即跑開。”

就在這條毒蛇一路追趕帕利索普時,帕利索普的三隻牧羊犬跑了過來,將帕利索普保護起來。

帕利索普說:“當時這條蛇在後面追我,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隻叫‘泰絲’的牧羊犬趕忙跳了過來,用嘴叼起這條毒蛇,狠狠的把它甩到空中。最後,蛇逃走了。”

據瞭解,就在將蛇甩出去的那一剎那,泰絲的耳朵不幸被蛇咬了一口,頓時流了不少血。

目前泰絲仍處於深度昏迷中,活下來的希望僅有50%。不過泰絲的情況一直在好轉。

以忠誠為“天職”—狗

2、曾在英國的小鎮巴夫有過一條乞丐犬,那是一頭叫多羅的查理王獵犬,多羅並不知道自己的身價,跟著一名酗酒的乞丐。每天,乞丐睡在街頭的時候,它會用兩隻前爪捧起乞丐那破爛的禮帽,用兩隻腳跳立著向過往的行人乞討,那樣的大眼睛望著你,真是讓人無法拒絕呢。

可是,那乞丐只拿些碎骨頭給那小狗,大部分乞金被換作美酒進了乞丐的肚子,還時不時對小狗拳打腳踢。有人本打算出高價購買那個可憐的小傢伙,但是旁人告訴他,那條小狗已經被出售過不知多少次了,每次乞丐都能賣出一個高價,但小狗被新主人帶回家後,就不吃不喝,一直低聲嗚鳴,新主人沒有辦法,只能把它又再送回來。

站在街頭,觀察了它好幾個小時,當它跳累了的時候,就會守在乞丐身旁,靜靜地蹲著,彷彿只要能看著那乞丐,就是一種幸福。每次休息不到十分鐘,它又會跳起來,艱難地直立行走著,不知疲倦,無怨無悔。忠誠一生,永不離棄,這就是它們的品性。

以忠誠為“天職”—狗

3、對軍人而言,每年都要遇上有關老兵退伍。事實上,老兵退伍時對部隊懷有的那種戀戀不捨的心情每年都會讓我感動一次,然而,今天的這一幕,卻令我更為動情。

小魯的班長說,幾天前退伍命令下達後,小魯訓導的兩條德國牧羊犬“待發”和“大海”便煩躁不安,胃口不佳,每次小魯餵食時,“待發”和“大海”不吃不喝,只是圍著小魯轉圈。

下午3點多,部隊接小魯前往火車站的吉普車到了,為讓小魯和他的兩個無言的戰友道別,王班長將“待發”和“大海”放了出來,讓人既心酸有欣慰的是,“待發”和“大海”彷彿理解小魯即將離開,便槍著為小魯拎包。一直拎著小魯的行李包送到車上。

此時,小魯還不忘囑咐“待發”和“大海”:“要聽新的訓導員的話,好好訓練,有空我來看你們!”到了車邊,“待發”將包包放入車內,似乎和小魯一起整理行裝。終於,載著小魯的車子啟動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只見工作犬出生的“待發”象出鞘的利劍,“嗖”的一下子竄到車頂,無奈,汽車只好停下,讓“待發”和“大海”繼續與小魯道別……我看到小魯的眼睛裡那晶晶亮的東西,在場的人無不唏噓不已。

  • 睡眠解讀

幼狗和老狗睡眠時間較長,年輕力壯的狗睡眠較少。狗一般都是處於淺睡狀態,稍有動靜即可驚醒,但也有沉睡的時候。 淺睡時狗呈伏臥的姿勢,頭俯於兩個前爪之間,經常有一隻耳朵貼近地面。沉睡後狗不易被驚醒,有時發出夢囈,如輕吠、呻吟,並伴有四肢的抽動和頭、耳輕搖。熟睡時常側臥著,全身展開來。樣子十分酣暢。

狗平常睡覺時不易被熟人和主人所驚醒,但對陌生的聲音仍很敏感。狗睡覺被驚醒後,常顯得心情很壞,非常不滿驚醒它的人,剛被驚醒的狗睡眼矇矓,有時連主人也認不出來。所以它的不滿有時也會對主人發洩,如向你不滿的吠叫。切忌因無聊或惡作劇去弄醒它。

以忠誠為“天職”—狗

熟睡中的狗

狗沒有複雜的思維,但狗是呼吸著的、有感情的、活著的生命,有別於汽車之類的心愛之物。它們擅長觀察主人的身體言行,與人和諧相處,成為一個好的“公民”和熱愛家庭的成員,忠心耿耿,從不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