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的記憶「兒童節特刊」

兒童節的記憶「兒童節特刊」

這些天我被鄰居家的小妞兒的喜悅感染著,因為她家裡到處充滿了節日的味道。

我女兒已經上高中了,家裡早就沒有了過兒童節的氛圍。但是由於我家和鄰居家關係好,就被她家的節日氛圍傳染了。前天,我和小妞媽媽陪小妞兒一起做拉花,準備“六·一”裝飾教室的黑板;昨天中午放學,小妞第一時間敲門把班裡選上她,參加全國小學生硬筆書法大賽的好消息告訴了我。她眼兒彎彎,小嘴開心地翹著:“阿姨,‘六·一’那天你早起來和我媽媽一起幫我化妝吧,我要上臺化妝跳舞!”小妞兒開心地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被她媽媽拉回家了。我的心兒也和她一起飛走了。 我想起了我人生中第一個兒童節,思緒帶我回到了1979年的玉門油田。

兒童節快樂

那時候,爸爸隨著大隊伍調到山東勝利油田了,媽媽帶著我和弟弟還在玉門油田的農場住著。我清楚地記得,兒童節的前幾天,上小學一年級的我考試得了兩門90多分。媽媽說:“考得好,要過‘六·一’了,獎給你一元錢。”瞬間,富豪的感覺啊,那時候的花生蘸糖5毛一塊,我雖然饞得不行,但還是忍住饞蟲,小心翼翼地把錢藏了起來。

兒童節的頭一天,老師給我們說,明天要穿上白襯衣。我僅有的白襯衣還是兩三年前爸爸給我買的,穿上都小了。那是一件前邊帶花邊的女童白襯衣。一大早,我穿上那件已經小得不合身的白襯衣,忐忑不安地去上學,害怕別人笑話我呢,但是到了學校,我看到還是很多同學沒有白襯衣穿。至今那個記憶深刻的場景一直在我眼前浮現:老師讓我們排著隊,只要穿白襯衣的都可以去玉門市裡參加遊園活動。我當時的心情很自卑,害怕沒有自己,因為我那件白襯衣實在不成樣子了。終於捱到最後,老師點了我的名字,我覺得自己的心兒一下飛了起來,真是太高興了!

等車的功夫,我飛一樣跑回了家,找出我的那個一塊錢,放進了貼身的兜裡,心裡有了底氣。汽車來了,是那種敞篷大卡車。我們這些穿著布料不一、款式各異的白襯衣的各年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爬上了車。汽車開動了,風兒吹著我們,感覺真好。雖然到處都是茫茫的戈壁灘,但是我們的眼睛全都貪婪地看著遠方。

約莫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到達了目的地——玉門市北平公園。那裡正在開展一些遊園活動,對我們這些農場裡的孩子來說,眼睛已經不夠使了。我還是被琴聲吸引了過去。呀!是一對新疆的維族男女在唱歌跳舞。男的邊彈邊唱,女的翩翩起舞。優美的舞姿還有她那漂亮的裙子也隨著飛轉起來,身姿婀娜,煞是好看。男的穿著新疆民族服裝,留著小鬍子,彈著琴、唱著聽不懂的歌兒。這是我第一次看見新疆人,是我對維族人的最初印象,當然這個場景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子裡。以至於現在一直對新疆人就這種印象,女的長得都一樣漂亮,男的都留著小鬍子。

過了一會兒,我遇到了農場曾經的鄰居姐姐——徐國琴。她是江蘇人,大我三四歲的年紀。之前我們經常在一起玩耍。看到我,她親暱地拉著我的手,帶我到離公園不遠的她家裡。那時候,石油工人都是一種生活方式:男人們在石油礦上班,有宿舍。女人們帶著孩子在農場裡幹農活。她的父母當然也是這個生活狀態,她家在市裡也有個住處。現在想想,那時候的家就是一間房子的宿舍。她告訴我當晚不用回農場了,可以住在她家。她說讓別人捎話告訴我媽媽就行了。我不敢啊,從未離開過媽媽,從未在外面過夜,媽媽會不會擔心?但是最終好奇心還是戰勝了忐忑,我留在了她家。那天就我們兩個小孩子,沒了大人的看護,彷彿一下子放鬆起來,隨心所欲地玩,玩得那麼開心,似乎忘記了一切,也不知道啥時候玩著玩著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醒了,我又害怕起來,害怕媽媽會訓斥我。但是當我忐忑不安地回到家的時候,媽媽的態度竟然出乎我的意料。媽媽和顏悅色地對我說:“這次是熟人還好,以後不能再自作主張了。”小時候覺得媽媽就是溫柔,就是可親。如今我亦為人母,想想我還是需要,向媽媽學習這種教育孩子的智慧。

再後來兒童節的記憶就是在勝利油田了。生活條件好些了,每年兒童節都參加節目演出,唱《讓我們蕩起雙槳》,跳《採蘑菇的小姑娘》......每年進入五月就開始排練節目,盼著那一天快點來,期盼化妝、期盼穿演出的花裙子、期盼媽媽專門為我和弟弟做好吃的…..

關於兒童節的記憶很多,但是每到這一天,我還是會第一時間想起那件不知道洗了多少次的白襯衣,那揣在兜裡一直沒花的一塊錢,那對公園裡唱歌跳舞的漂亮的維族男女,還有徐國琴姐姐和在她家度過的極度興奮又夾雜著忐忑的一夜......

兒童節的記憶「兒童節特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