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女孩”靠什麼和“女神”拼?

“不完美女孩”靠什麼和“女神”拼?

1

先講幾個醫學上的常識。

醫學上有一個常見現象,如果一個人被手術切除掉一個腎臟之後,他的另一個腎臟通常會比常人的腎臟功能更強大,甚至體積也會較正常腎臟更大,纖維也會稍微粗壯一些。

這很好解釋,正常人需要兩個腎臟來完成的身體代謝,術後患者只能用一個腎臟來完成,為了確保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這僅有的一個腎臟必須迅速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這通常被醫學界稱為“代償效應”。

“不完美女孩”靠什麼和“女神”拼?

同樣廣為人知的是,盲人的聽覺和觸覺往往異於常人地好,科學研究稱,這是因為大腦中的腦區通常並不只是負責一種感覺,有很多區域是聯合感覺區,即可以負責多種感覺。這時候如果一種感覺輸入缺失(比如失去視覺),就會增強對其餘感覺輸入的敏感度(聽覺、觸覺變得更靈敏)來最大限度地確保身體能夠正常地實現生活的基本需要。

這也是“代償效應”的體現。

並且,這種效應並不僅僅體現在身體機能上。

去年騰訊舉辦的公益活動“一元買畫”可能很多人還有印象,那些充滿想象力,也能看出繪畫功底的畫作全都出自自閉症患者的筆下,令人唏噓。

事實上,“自閉症人士在某一領域有較大的天賦”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著名動物學家天寶·葛蘭汀擁有罕見的圖片思維,可以把一個機械的模型在她腦子裡呈現出來,就像電腦裡的3D視圖一樣。也有一些患者的記憶力超群或者對數字極其敏感等等。

這同樣可以歸結在“代償效應”的範疇內。

當然,這並不是一篇醫學和生理學的科普文章,我說這些,是因為最近我聽了這樣一個故事。

2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和我關係不錯的女生,長得不出眾,但是性格特別好,和她相處總是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她的桃花運同樣不錯,喜歡她的男生不少,她主動去撩別人成功率也很高。

姑娘很坦誠地告訴我,她從上中學開始就讀了很多心理學的書,在同齡的女孩子還在通過偶像劇幻想愛情的時候,她就開始認真思考影視文學裡的女主角有哪些舉動可以贏得男主角和讀者的青睞。同時,在同齡女孩子暗戀一個男生還在偷偷寫日記的時候,她就已經開始學著和不同的男生做朋友,跟他們聊“喜歡的女生類型”或者“最想要什麼樣的女朋友”。

我好奇她為什麼會這麼早熟,她同樣坦誠地告訴我,因為長得不夠好看啊。

“中學的時候班裡就有人戀愛嘛,我當時也有喜歡的男生,我每天都在想他,一直在想怎麼才能對他更好一點讓他注意到我。後來我終於跟他坐同桌了,以為他能關注我一點點,但是他還是不怎麼和我說話,直到最後,他喜歡上班裡一個很漂亮,說話聲音也很甜的女孩子,當時我還難過了挺久的。

“所以我很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別的女孩子靠長得漂亮就能得到的東西,我要靠努力,靠學習,靠技巧和聰明。”

她說這些話的時候沒什麼情緒,應該是已經從過去的事情裡走出來了,但我心裡的感觸很深。

“不完美女孩”靠什麼和“女神”拼?

我想到了很多女生都問過我,自己不漂亮/家境不好/學歷不高/工作不好/賺不到錢/被渣男騙過,還有沒有資格在情場上和那些優秀完美的“女神”競爭,斬獲自己喜歡的男生?

我認為這個故事應該讓她們有所啟發——別的女孩子也許可以靠“自身條件好”得到的愛情,你靠努力,靠學習,靠技巧和聰明,也能得到。

這是愛情裡的“代償效應”。

3

還有可能存在這樣一個事實,可能正是你的“不完美”和“不夠優秀”,成為了你爭取愛情的優勢。

心理學研究表明,自幼失去父親,和寡母一起生活的兒子,往往會比較早熟。因為他們更容易看到母親在生活上的艱難,就會下意識地在某種程度上替代父親的角色,更早地擔負起家庭責任——這也是為什麼有句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無論是喪父還是貧窮,原本都是一個人家庭的悲劇,但是從另一層意義上,卻成為了很多人成長和“逆襲”的起點。

在愛情裡也是一樣。

“不完美女孩”靠什麼和“女神”拼?

自身條件優越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我見過非常多長相上佳,從小眾星捧月著長大的姑娘在情場上遍體鱗傷,她們從小習慣了被愛,以為愛情就是一件自然而然唾手可得的事情,反而疏於練習愛的能力,稍微不慎就因為嬌縱、幼稚或者輕信而備受傷害。

相反,那些堅信“別的女孩子靠先天顏值,我可以靠後天努力”的“不完美女孩”,卻一步一步踩著過往的孤獨和創傷,成長成了遊刃有餘的情場高手。

讓一個人成長的不是愛,而是不被愛——那些不被愛的過去,就像是被摘除的腎臟,失去的視力,先天的自閉症和不幸的家庭一樣,象徵著殘缺和傷痕。

而另一股力量,卻讓這些不幸裡,激發出了更強大的力量,和更透徹的智慧。

4

最後其實我也想澄清一下,我並不是認為,自身變得優秀就不重要——相反,如果你的個人條件本身就很出色,在情場上一定是一個所向披靡的加分項。

我真正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無論是外貌、家境、收入、學識都只是在平均水平上下浮動。可能現在的你是這樣,你喜歡的男生,和你視為“潛在情敵”的女生,也同樣是這樣。

事實上,你並不是時刻都在和金字塔尖的人對壘,你要做到的,只不過是比大多數人稍微努力一點,聰明一點,勇敢一點。

“不完美女孩”靠什麼和“女神”拼?

這就是“代償效應”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可能你長得不是非常漂亮,但是你比大多數漂亮的女孩子都更容易親近;

可能你並非從小到大都備受歡迎的女神,但是你因此而對感情更加敏感,更加容易體諒一個男生小心翼翼又不易察覺的好感;

可能你的其他方面沒有非常顯著的優勢,但是你的“戀愛能力”,就成為了最具競爭力的長板。

它們同樣可以讓你備受矚目,脫穎而出。

“不完美女孩”靠什麼和“女神”拼?

源靖在評論區給大家準備了一份情感大禮,詳情請看評論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