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都是怎樣把流量變成現金的?

互聯網行業有個定義,流量=金錢,這也是現在的產品為何頻頻亮相綜藝節目。因為知道的人越多,用的人就越多。流量多了,就可以變現了。

最傳統的方式——賣廣告

公交車站、商城賣場、地鐵,只要是人流量多的地方,我們就能看到廣告。互聯網也一樣,流量相當於人流量,流量高的網站就能買廣告位。比如,網頁彈窗、今日頭條等閱讀廣告,視頻軟件的片頭廣告,搜索廣告等等。

互聯網公司都是怎樣把流量變成現金的?

把線上和線下的優勢結合,既使流量變現又方便了生活

將流量轉化為虛擬服務,如電影票、優惠券等等,然後我們再到實體去體驗,這個就是O2O。我們經常用到的,美團、攜程、滴滴等。它們整合了線下資源,通過線上購買服務,線下進行體驗的方式,從中抽取服務費。O2O模式讓流量變現的不單是展現了一種方式,更是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據調察,美團估值1230億元;攜程估值64億美元;滴滴估值129億美元;而阿里也以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

互聯網公司都是怎樣把流量變成現金的?

2016年的“雙11”,商家通過二維碼紅包系統,推出掃碼送紅包的活動,掀起了線下掃碼的熱潮,也為線下門店創下了銷售額的新記錄。

互聯網公司都是怎樣把流量變成現金的?

增值服務

一些音樂軟件,視頻軟件還有各種各樣的知識付費等等,這些軟件都會販賣會員或者知識,能避免廣告和享受VIP特權。這就是增值服務,其核心內容是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提供的超出常規服務範圍的服務。

互聯網公司都是怎樣把流量變成現金的?

前幾日範丞丞的付費照片事件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有位網友爆料稱:有8萬人付費查看了照片,一張照片需要交60元,也就是睡個覺一睜眼掙了480萬!

騰訊2017年Q4營收總額為663.92億元,增值服務達到了399.47億元,同比增長37% ,佔該季度總營收的60%。

互聯網公司都是怎樣把流量變成現金的?

結語:

互聯網流量變現的方式還有很多,但是都逃不出幾個大框。現在中國互聯網的流量可以說是很貴了,這也是為什麼BAT這些大公司更喜歡收購,而不是自己創造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