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盟軍空襲沖繩不想炸的地方,成了日軍工事,最終毀於一旦


1945年3至7月的沖繩戰役,使盟軍打開了進攻日本本土的門戶。二戰末期的這場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被丘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盟軍傷亡7.5萬人,日本傷亡11萬人,本地平民死亡超過10萬人。本圖是沖繩戰役時,琉球首府首裡城周邊的情況,可以看出,受到了極大破壞。但,其實盟軍不希望這座古城被毀的……

1944年10月的空襲,美軍避開了有幾百年歷史的首裡古城。但日軍可不管那麼多。負責沖繩防務的日軍中將牛島滿將古城納入防線,挖了很多坑道,設置了指揮所,最終,使本文中這些古蹟,都毀於戰火。現在能見到的,都是重建的。這是明治末期的首里正殿。

御茶屋東苑,是琉球國王遊覽及接待貴賓之處。

龍潭和世持橋。1426年,尚巴志統一山南、山北、中山三國為琉球王國之後,開始修建宮殿,龍潭就是那時挖掘的,有五百多年曆史。

建於1799年的識名苑,是琉球國王休養及接待清朝皇帝的冊封使之處。

守禮門是首裡的象徵。建於16世紀前半葉。門上掛的匾額寫著“守禮之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