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組合收益高於平均水平?

對於積極型投資者,如何讓組合收益高於平均水平的關鍵在於分析個體選擇的可能性和方法。

首先設想能夠讓組合收益高於平均的可能性有多大?1960年~1968年期間的一項針對超過100家大型共同基金的業績和隨機構建(每種股票等額投資)的包括紐交所上市的500多家公司的股票組合的回報率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其整體收益要好於同一風險級別的共同基金。具體來看的話,對於低風險和中等風險的組合的差別分別為每年3.7%和2.5%,但是對於高風險組合來說這種差別卻很小,約為每年0.2%。因此可以推斷,想要獲得超出平均水平的業績並非易事。

如何讓組合收益高於平均水平?

如何讓組合收益高於平均水平?

基於以上,關於積極型投資者股票的挑選,通過過去較長時間的檢驗,格雷厄姆較為看重兩個指標,分別為市盈率和淨流動資產價值(或營運資本價值),兩者均以不同方式反映股票是否廉價值得購買。將兩者之一作為單一選股標準時業績均在長期有不錯的效果,但低市盈率在短期有可能不理想,而篩選出價格低於淨流動資產價值的股票的機會正在逐漸消失。如果投資者使用多重指標選股,通過低市盈率(如低於10倍)來篩選之後,再使用給防禦型投資者建議的相似指標第二次篩選:

1. 財務狀況: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比至少1.5倍;對工業企業,債務佔淨流動資產的比例不高於110%。

2. 盈利穩定:近五年數據沒有出現過赤字。

3. 股息記錄:目前有一些股息支付。

4. 利潤增長:去年利潤高於前期利潤

5. 股價水平:不高於有形資產淨值的120%。

以上標準沒有對企業的規模設限,仔細挑選並按照類別購買的小企業的股票具有足夠的安全性。積極型投資者也可根據自己的偏好和傾向進行第三次篩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