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女神學霸!“95後”跨專業的她們,拿到了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

她們,是集才華與顏值於一身的“95後”女神學霸;

她們,熱愛公益、腳踏實地、青春洋溢;

她們,跨專業拿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她們,是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陳啟晗、何海晴。

交大女神學霸!“95後”跨專業的她們,拿到了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

近日,在美國各大名校研究生錄取放榜之際,西安交大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43班的兩名大四學生——22歲的陳啟晗和23歲的何海晴被哈佛大學教育學專業錄取,其中陳啟晗還收到了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國際比較教育專業錄取,據相關報道稱,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每年錄取的中國學生人數僅為個位數。

陳啟晗:“我只是個普通人,走自己喜歡的路”

西安交大英語系的大四學生陳啟唅,1996年出生, 首都師範大學附中畢業生。目前她已收到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範德堡大學等五所美國高校的offer,面對同學對她的成績和能力的驚歎,她卻說:“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帶著200%的熱情堅持為自己喜歡的事而努力。

交大女神學霸!“95後”跨專業的她們,拿到了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

成長關鍵詞一:隨心而動,敢想敢做

談選擇專業

不同於許多選擇互聯網和金融這些熱門專業的同學,陳啟晗選擇了跟隨自己的興趣,在兒童早期讀寫能力發展方面深入鑽研。在她給六所高校遞交的申請裡,無一例外的選擇了教育學,在她看來,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投入雙倍的熱情,“這樣即使壓力大或者累了也不會垮掉,因為這是你喜歡的事情啊,不然努力的意義何在呢。”

談人生規劃

取得優異成績的人總是會被貼上有規劃的標籤,陳啟晗坦言:“我不是一個很有規劃有安排的人,但我是個很有目標的人,我明確了一個目標就努力去幹。”敢想敢做是唯一的“通行證”,別太著急,首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興趣,然後集中精力把它做好。

成長關鍵詞二:腳踏實地,積厚成器

談科研經歷

順利申請到理想的offer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需要長期的積澱。陳啟晗大學四年裡的科研經歷為她的簡歷增色不少。陳啟晗說,機會需要自己去爭取。雖然爭取的過程可能會很艱辛,可能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但一定要行動起來,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域去尋找機會,主動諮詢學長學姐,尋求資源平臺,與教授聯繫面談,拿出誠意去爭取參與科研項目,因為機會永遠不會自己來敲門。

談實習經驗

陳啟晗豐富的實習經驗為她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一時她在一個邊遠山區中學當過一年的初三英語老師,和孩子們的相處是不同於理論的,從生活中感受他們的需要和成長過程是最真實、讓人深有感觸的。大三期間,即使在每天只能睡五個小時,準備語言考試十分緊張的時期,陳啟唅也堅持在幼兒園擔任了一年的英語繪本老師。陳啟唅說,這不僅是對理論的簡單實踐,對她的專業和理念也影響頗大。

交大女神學霸!“95後”跨專業的她們,拿到了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

成長關鍵詞三:淡定自若,闊步前行

談緩解壓力

“當身邊朋友們的未來紛紛有了著落,有的保研成功,有的工作談妥,有的已經接到了英國的offer,而我還在準備語言考試。面對未知的未來,還要忍受等待結果時的煎熬。”陳啟晗坦言,面對壓力和困難,她也會感到緊張。在導師楊瑞英的幫助與關心下,陳啟晗逐漸調整。她告訴自己,不管接到的是拒絕還是被錄取的好消息,都要學會平心靜氣地對待,及時調整狀態。

努力就會有收穫,不論結果能否達到自己最好的期待值,總不會辜負所付出的努力。”從焦慮不安到平和淡然,心態轉變讓陳啟晗更加成熟、穩重。越努力,越幸運,命運沒有辜負她的努力,給予了她應有的幸運和回報,這個“只是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普通女孩也將以更從容的姿態去迎接更廣闊的世界,在自己的道路上昂首闊步。

何海晴:認真執著,不讓己任,叩響哈佛之門

西安交大英語系的大四學生何海晴,1995年出生,廣州市廣外附設外國語學校畢業生。拿到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這個23歲的女孩說,“我高興得大笑,後來還在宿舍大哭。”積厚成器,朝夕不倦,在大學四年,她用自己每一個踏實的腳印開拓出通往未來的道路,用認真執著的態度和真實的社會責任感叩響哈佛之門。

交大女神學霸!“95後”跨專業的她們,拿到了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

成長關鍵詞一:應心而為,躬行實踐

談選擇專業

“當你談起你真正喜歡的東西,你兩眼都會放光,你會特別有熱情,無論前面有多大困難你一定會把它做出來”。作為一名英語專業的學生,何海晴本以為自己會按照人們對於英語專業就業方向的固有想象,深耕於語言學習領域,但在輔修、研究了其他一些專業後,她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在教育學方向。“只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然後去感興趣的領域去探索,就會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併為它而奮鬥。”

談科研經歷

成長關鍵詞二:積厚成器,水到渠成

談公益活動

何海晴加入了西安交大公益類社團英仔愛心社,她還積極參與了陝西曆史博物館志願者、校園支教、英語培訓等公益類活動。在這段時間裡,和孩子們的相處時光加深了何海晴對教育領域的理解,也促使她開啟了在相關科研議題上的研究,並赴美國針對課題開展學習。

談備考經驗

由於在此之前何海晴的出國深造大學目標主要集中於歐洲,當時留給何海晴的備考GRE的時間也僅僅只有一個月,有限的時間讓她每天都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

“寫文書,寫簡歷,準備各種推薦信,我當時就趕緊報了一個考滿分的網課,用一兩天的時間把視頻全部看完,就是學習它做題的方法,然後就是狂刷題。” 如今談及這段難忘的經歷,何海晴仍十分珍惜和享受這種每天都充實度過的狀態,

遵從順其自然的本心,一步一步地去發掘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然後享受這中間努力的過程。

交大女神學霸!“95後”跨專業的她們,拿到了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

成長關鍵詞三:不讓之責,砥礪前行

談未來發展

面對著即將開始的碩士生活,何海晴依然堅持保持著自己謙虛且認真的原則,踏踏實實、盡己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自由有趣、相對理性地保持著學習的狀態,並對未來始終懷有不斷探索人生各種可能性的期待。

儘早規劃未來,多去嘗試;讓自己時刻都在思考和忙碌,不要漫無目的地生活;堅持自己在做的事,可能做科研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瓶頸,甚至是覺得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但是一定要堅持下去,多和朋友老師溝通,一定會有解決辦法的。”走過之路無愧於心,未來之路一片光明燦爛。從認真執著、踏實勤勉的態度到不讓己責,為世界之光的社會擔當感,何海晴用實際行動踐行她所堅持的人生原則,帶著一顆熱忱的心扣響了哈佛之門,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交大女神學霸!“95後”跨專業的她們,拿到了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

1959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的西安交通大學,是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遷校62年來,學校為國家輸送了25萬各類人才,畢業生在社會各界享有良好的聲譽。陳啟晗、何海晴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她們的成長成才就是對西安交通大學辦學實力的最好說明。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西安交通大學形成了興學強國、艱苦創業、崇德尚實、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愛國愛校、追求真理、勤奮踏實、艱苦樸素的優秀品格,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的辦學特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安交通大學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辦學定位,正以堅定的信心、豪邁的氣魄、百倍的努力,堅定不移地推進綜合改革,推進“雙一流”建設,推進內涵式發展,奮力書寫新時代學校發展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