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我今年二十岁,汪曾祺先生逝世也二十年了。我喜欢他纯粹的文字与恬淡的心理!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纪念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纪念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说起汪曾祺,他的作品真的值得我们去一读,他的《晚饭花》,他的《受戒》,除了描写美食 他描写人物也很出色,值得一观。

纪念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汪老最火的大概就是他那非常富有个性的句子了吧!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 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我永远在梦中追寻汪老笔下描写的恬静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