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客雲第二?雲帆流量礦石能否複製迅雷玩客幣的成功

流量礦石是什麼?

流量礦石是由前快播科技孵化出的創新項目,團隊人員主要構成為前快播員工。

流量礦石也是國內共享CDN業務發展較早的一家,從2013年起步。之前用戶的使用方式是在電腦上安裝一個軟件來將個人電腦作為一個CDN的共享節點,通過發放名為“流量礦石”的電子貨幣來進行收益發放(類似Q幣,但是軟件內集成交易功能,可以換成人民幣)。不難看出這種模式的侷限性就是用戶必須要將電腦一直開著,不像迅雷的上一代產品賺錢寶那樣方便。

流量礦石代幣LLT

直到今年,也許看到區塊鏈行業的愛西歐風潮席捲大江南北,該項目也準備往區塊鏈方向發展,立志作為“全球首個區塊鏈與共享CDN結合的落地項目”,併發布白皮書準備愛西歐。

LLT是流量礦石的代幣名。流量礦石可以說趕上了國內愛西歐的末班車,在8月份完成了愛西歐。當時愛西歐的價格是1ETH=4150LLT,愛西歐成本在0.5元左右。

根據介紹,LLT發行總量10億。當時發行情況官方通報如下(LLT目前最新報價為1.8元左右):

玩客雲第二?雲帆流量礦石能否複製迅雷玩客幣的成功

LLT代幣是基於以太坊ERC20協議發行的代幣,採用了現有以太坊的公有鏈。合約地址公開,合約代碼開源可查。

LLT在初期的發行主要有2部分組成,以前的流量礦石按比例兌換的部分和愛西歐發行的部分。

後期發行主要靠“挖礦”,白皮書裡將挖礦的算法和分配機制寫的很清楚。根據白皮書裡的介紹,挖礦獎勵和用戶上傳數據量有關,上傳量越高可得代幣數量越多。同時也具備難度調整機制,隨著用戶量增長人均可得代幣數量會降低。

雲帆流量寶盒VS迅雷玩客雲

目前流量礦石也推出類似迅雷玩客雲的硬件挖礦設備雲帆流量寶盒。從官網介紹來看,其硬件配置與玩客雲類似,但似乎功能比較單一,只能作為CDN節點使用,不像玩客雲還帶NAS功能。

玩客雲第二?雲帆流量礦石能否複製迅雷玩客幣的成功

根據目前的信息,流量寶盒只能通過LLT兌換,兌換比例是199LLT每臺。

官網在11月13日下午15點開放了第一批礦機的兌換,第一批礦機瞬間被預定一空,這表明廣大用戶對此項目還是有所期待的。

相對於迅雷旗下的星域CDN業務這兩年發展的如火如荼,流量礦石背後雲帆的CDN業務似乎就不那麼出色了。由於流量礦石的用戶數量比迅雷賺錢寶的用戶數量少很多,直接導致雲帆CDN末梢節點數量無法和星域相比。

星域CDN業務目前商業化進展很成功,這從迅雷的財報中也有體現。並且迅雷整體項目推進速度和效率都非常高,從8月份公開玩客計劃至今礦機大賣僅3個月不到。反觀流量礦石方面,官網顯示3月份開始佈局礦機,8月份完成愛西歐,但到現在產品才剛剛發佈,在項目進度方面已經落後,頗有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感覺。

面對迅雷玩客雲玩客幣的強大攻勢,流量礦石還有機會嗎?我們把上文做一個總結:

玩客雲第二?雲帆流量礦石能否複製迅雷玩客幣的成功

可以看到,玩客雲除了代幣資料的公開方面做的不夠好之外,其他方面都領先於流量礦石。流量礦石要和玩客雲正面競爭,還有很多路要走。

目前利用用戶閒置帶寬資源做共享CDN的商業模式已經被大家所熟知,除了迅雷玩客雲與流量礦石之外,還有別的競爭者在不斷加入。其中比較有名的是BlockCDN項目,此項目也在今年進行過愛西歐,但目前官網除了退幣信息有更新之外,關於項目開發方面的進度並沒有及時的報道。根據官網的規劃,其硬件產品將在18年下半年推出。不知道面對玩客雲和流量礦石的競爭壓力,是否會提速。

共享CDN,無非就是瓜分現存寬帶用戶的閒置帶寬資源。蛋糕就那麼大,那麼先動手切蛋糕的會取得非常大的領先優勢,使後來者難以追趕。相信再過不長的時間,就能看出誰會在這場遊戲中獲勝。當然,大毛希望最終用戶能夠在廠商之間的競爭中,切切實實獲得自己的利益。

玩客雲第二?雲帆流量礦石能否複製迅雷玩客幣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