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必讀」比特幣破7000美元,到底還能不能買?

「韭菜必讀」比特幣破7000美元,到底還能不能買?

大毛混跡知乎也有一段時間了,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問題:

「韭菜必讀」比特幣破7000美元,到底還能不能買?

基本上比特幣每漲到一個關口,就會有類似的新手發問:比特幣漲到4000美元/5000美元/6000美元/7000美元了,現在還能不能買?倘若知乎的提問也和域名一樣有獨佔性,那麼大毛一定要把所有和價格相關的問題都搶注在手,專門賣給這些提問者,估計也能賺不少啊。

關鍵是這類問題很難回答,大毛在其中一個問題列出瞭如下四個case:

「韭菜必讀」比特幣破7000美元,到底還能不能買?

這種問題提出來,真是扎心了啊老鐵……那麼,作為統一回答,大毛今天來認真聊一聊——

漲破XXXX美元/跌破YYYY美元的比特幣,到底還能不能買?

1首先,都要對標的物有充分的瞭解

無論是投資還是投機,你能清楚的理解比特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麼?

如果你還在糾結比特幣是不是“龐氏騙局”,那大毛建議你去看一下這則新聞:

「韭菜必讀」比特幣破7000美元,到底還能不能買?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是由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合併而成的全球最大的期貨期權交易所。與你生活相關的玉米、小麥和大豆等農產品的定價權,某種意義上就掌握在CME手中。CME的交易標的涵蓋了利率、外匯、農業和工業品、能源等方方面面的領域。如今,比特幣將可能成為一個新的交易標的,與美國國債、歐元匯率等大宗商品並駕齊驅。

雖然比特幣合約能否最終被監管批准還存在變數,但是CME已經公開宣佈推出比特幣合約的計劃,足見其已經對比特幣進行了認真和細緻的分析。大毛記得國內有一位很著名的經濟學家公開批評過比特幣是龐氏騙局。強烈建議這位經濟學家給CME集團寫信,提醒一下他們啊,幫助他們挽回巨大損失!一定能收穫大紅花、感謝信和獎狀錦旗的吧……

至於民間對比特幣的另外一個很著名的論調——類比荷蘭的鬱金香泡沫,大毛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怎麼說。任何漲價的東西都可以套上鬱金香泡沫的帽子,大毛只能說你們開心就好啊。

2參與比特幣交易之前,需要建立投資/投機體系

一般炒幣派分兩個流派技術派和價值派;另外還有一種是囤幣派。

技術派對K線和各種指標進行技術分析,通過價格信號和嚴格的交易紀律性進行操作。他們未必需要對新聞事件、幣種背後的技術先進程度等進行分析。本質上操作比特幣和美元、日元等外匯和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等股票毫無區別。大毛本人沒這個水平,但是周圍確實有這樣的朋友是技術流的高手。

價值派則需要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有一定的功底和理解。能夠了解不同幣種的發展情況、技術先進程度、參與者的變化情況等多維度的指標,加以理性分析後作出投資/投機決策。比如大毛為什麼在交易所宣佈關停後敢於抄底ETH呢?因為大毛自己也有礦機在挖啊,通過計算礦工大概的挖礦成本,當ETH跌落到1100-1200的時候,果斷買買買。

至於囤幣派,操作就簡單的多,只買入不賣出

,管你K線上串下跳,我自巋然不動。以比特幣囤幣派為例,要先自我洗腦信奉比特幣未來能有“一幣一墅”到來的那一天,才能在面對某些行情劇烈波動之時淡定自如。這對不會炒幣的同學來說也是一個選擇,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到底會不會“一幣一墅”,就需要有自己的判斷了。

3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適度投資和投機

大毛想到了一個很悲憫的故事,14年有一位礦工身患白血病,在收到了幣圈網友們的熱心捐款後,結果用這些捐款去博了比特幣期貨,最終爆倉,50多萬元一分不剩。

「韭菜必讀」比特幣破7000美元,到底還能不能買?

大毛剛剛去他的微博看了一下,發現已經被小廣告佔領,估計是已經被盜號了。對於這位不幸者的遭遇我們不做任何評價,只是希望這一案例可以給每位讀者以警示,只在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適度投資和投機。數字貨幣整體而言還是新鮮事物,風險和波動性比其他標的更高,不要只是看到有些人的發跡故事而盲目一搏。十賭九輸,難有例外

最後,面對一路高歌的比特幣,到底還能不能買呢?拋一枚硬幣,硬幣落下之前,相信你的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