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頓照明|暢想未來的智能社會

下午有幾個朋友找我聊天,一位設計師拿出一段PPT,是關於智慧城市和智慧照明,要給我講解一番。我認真聽完,覺得他所講的東西和前幾年一直以來大家廣為人知的所謂“智慧路燈”、“智能控制”、“大數據採集”等等並無二致,也就是說到了今天還在談這些別人早已嚼剩的東西,早已經沒有新意。我給他說,沒新意也沒關係,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噱頭,也許,十幾二十年後很適銷,但是在當下,這兩三年,基於技術的不過關,以及中國社會的現實狀況,談智慧城市還略有偏早。如果要去做這種事情,建議和政府談一談,總有想做出一些成績的城市管理者有可能接受它,雖然做出來也是一樁個例事件,但也不乏廣為宣傳的意義。

至於你去找地產公司推銷這套東西,估計很難,在小區路燈集成上WIFI、音響、感應器、顯示屏、充電樁、監控器......有這個必要嗎?都做成智能小區了,這房價要賣多少合適?這和國家調控政策也是相悖的嗎!

現實中“智慧照明”這套東西的銷路在哪裡?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總是有生產商和各路中介想把這套並不適合當下國情的東西當做前瞻性消費方式推廣出去,也確實有地方政府在買單——上杆子湊這趟熱鬧。各有所需,這裡不用說明。

西頓照明|暢想未來的智能社會

其實我對於未來的智能社會是多麼憧憬啊!

這位朋友見我出言不遜,忍不住問我,那你想象的智能社會是什麼樣子?我指著門說,那扇門是智能的,它會感應我要走出去,根據我的行動軌跡和速度,決定它開啟的幅度和快慢,它就是智能的。比如這把椅子,你坐上去它會感應你的重量和身高,自動調整座椅的柔軟度以及你的使用習慣,還能自動根據需要移動,不需要你步行。我們對面的這面牆,不用的時候是純白的,你做個手勢就會成為信息屏,對話交流、觀看影像,什麼都可以,這是我對未來智能化社會的想象。

可這樣的社會好嗎?誰也不敢說它到底好不好,因為我們都沒有嘗試過。你不會想象汽車消失了,每個人都可以自我飛行;書籍消失了,因為所有知識都可以做成芯片植入人類大腦;當人類可以攻克一切疑難病症,沒有艾滋病、內分泌病、癌症、精神病,人類可以隨意更換衰老器官,無限制冬眠自己的身體,壽命可以達到幾百歲,以至於這個地球上人滿為患。當然了,人不會死亡,人也會焦慮,除非科技又讓你改變遺傳基因,將你性格中的樂觀指數調到最高,到了那一天,地球真是一個祥和的社會。

西頓照明|暢想未來的智能社會

我們都不知道到了智能社會還有沒有人類暴力、犯罪、戰爭、屠殺、滅絕、陰暗等等。因為極有可能過於智能化的機器已經取代了人類的統治,反客為主,成了人類的主人。這絕非危言聳聽,就在當代,我們都開始依賴智能化生活,當你行車的時候,你打開導航,軟件適時根據路況來指引你的行動,哪個路段極其擁堵,哪裡便捷通行,一切都是“算法”在起作用,軟件會精細分析你生活的一切嗜好,來提醒你脂肪的攝入量、食物中的蛋白質和嘌呤含量,以及每天你的運動時間。這一切還只是開始,當算法完全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時,人就會變得極其懶惰,不想思考,不用工作,將一切交給計算機去執行。甚至對於性愛,人類也不需要了,可以帶上谷歌眼鏡,來一場完全逼真的模擬。最差也可以購買性愛機器人,仿真型——真實的讓你深感不可思議。如果告訴你機器人還可以有生殖功能,用一個人造子宮,事前人工植入卵子,這個子宮可比人類的強大太多,不會出現羊水破裂、缺氧,或者分娩時胎兒臍繞頸等等,都是自然分娩,是不是很可愛?

西頓照明|暢想未來的智能社會

到了那一天,人類現有的,基於農耕文明建立起來的宗教、道德、倫理、秩序、家庭、社會、國家……一切都行將崩潰。而人也會變得極其孱弱。

我實在是危言聳聽,其實不用擔心,就像一百年來我們總是在擔心石油和煤炭用完了,人類該怎麼辦?人類社會總是在不斷尋找更多、更新、更好的能量轉換方式和進行革命性的商品生產活動。今天地球上大概生活著70億人,把這些人加在一起去稱,總重量約有3億噸,每年消耗的能量在6000億焦耳,但這和太陽每天到達地球的能量相比又是微不足道。太陽釋放出的能量到達地球的只有很小一部分,就是這微小能量總值也在376.68萬艾焦(1艾焦=1018焦耳),現在人類所有的活動和產業製造僅僅需要500艾焦,還有更多的能量是人類沒有辦法去利用的。

也就是說當有一天石油和煤炭消耗殆盡,我們還有更好的能量轉換方式會被髮明出來。當人類全面進入智能社會乃至於“智慧社會”的時候,會不會自然而然就有了相配套的宗教、道德、倫理、秩序......被人類創造出來?人是社會化動物,集團還會保留,國家卻不一定會存在。

西頓照明|暢想未來的智能社會

在智能社會里,人也不是完全的人,而是一種機械人或者半機械人。剛才描繪的將芯片植入大腦從而讓人具有與生俱來的知識能力,這是一種,那還有機械臂、機械心臟、機械骨骼等等,也徹底改變了做為肉體凡胎的智人數萬年來的進化歷史。人的大腦總共有860億個神經元,其中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有160億個,大腦皮層的神經元多少決定了人與動物之間智力的差別。大象的神經元有2570億個,但是98%的神經元都集中在大象的小腦,大腦中只有56億個,無法和人類相比。而神經元、腦電波如何和人工芯片相結合,這在未來也將不是難事。

生命現象至少有三個特徵,這就是自我複製、興奮性和自我更新。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人體大約有1014個細胞,平均尺度10微米,每個細胞平均含有1012—1014個原子。所有生物細胞基本上是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蛋白質是多種氨基酸的組合體,核酸分為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AN(核糖核酸),DNA接受和儲存遺傳信息,RAN按照DAN的信息選擇細胞裡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生命通過蛋白質表現出來。現在問題來了,在智能化時代,醫學將嘗試改變或者修復人類的DNA,將某些缺陷的DAN鏈條改變成完美無憾的,從而讓一個人生下來就是體格健壯、智力超常,只是被改變了基因,這個孩子的父母是誰?

西頓照明|暢想未來的智能社會

在未來智能機器進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人類進化,我們的祖先智人從七萬年前的非洲走出來,從狩獵、農耕、遊牧、工業革命到今天的信息時代初期,經歷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才進化到如此,而機器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學習速度卻是遠超人類無數倍。谷歌的第二代AlphaGo相較與第一代的學習人類棋譜進而戰勝人類圍棋選手,已經變化為可以自我博弈進而掌握更為無窮的算法變化。按照今天的機器自我進化速度來衡量,也許不久以後機器人就會出現自我智慧——首先出現模擬情感,再接著有模擬意志,最後形成獨立“人格”,那個時候他們還會屈服於人類的操控之下嗎?

再來說說今天這居高不下的住房,普通居民住房產權70年,商住兩用40年,大家都還尤以為短,恨不得住房終身都屬於自己,或者傳至子孫後代。其實大家都錯了,這些房子用不了30年就會被徹底淘汰。三十年後的建築是什麼樣子?是不是徹底智能化了?建築智能化今天還只是限定在安保、家居生活遠程控制、語音命令、數據採集、公共設施人性化設計等等。再過30年,我們的社會到處都是智能化建築,建築會根據陽光主動旋轉沒有固定朝向;會恆溫恆溼;會有機呼吸,提供新鮮負離子空氣;會提供各種信息,自動識別出住客、訪客、服務人員;可以用房子來收集能源,比如地熱能、風能、雨水,尤其是陽光,採用光伏技術,可以獲得大量的來源不絕的清潔能源。家裡安裝著智能傳感器,可以在強風、大雨、室外光太強或者空氣汙染的時候自我調節。

西頓照明|暢想未來的智能社會

所有的牆壁都可以是智能屏幕,地毯可以自動根據受壓狀況調整柔軟度,如果一個人倒在地毯上長久沒有站起來,地毯會發出警報聲音。牆壁的色彩也可以隨著你的心情而改變顏色,或者與光環境相配合,光也會根據程序進行各種場景模式互換,達到高度的人性表現。

我們處在一個人類文明大轉折的前夜,克隆技術、量子力學、弦論、廣義相對論、黑洞蒸發、宇宙邊界......誰也不能阻擋這種技術的大爆炸,人類用了400萬年的時間學會使用石斧,再用200萬年時間來改善它。然後在短短2萬年的地質時間裡,人類創造了藝術、農業、信仰、蒸汽機和計算機,以至於宇宙飛船。人類能不能駕馭或者適應未來的智能化社會,我們都不敢判定,這需要人類一步步去探索,不要冒進,不要急於求成,因為智能是一把雙刃劍,隨時都會傷害到人類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