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互聯網醫療政策,促使行業健康規範

近期速途研究院發佈《2018年Q1互聯網醫療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國內互聯網醫療的市場規模已達到325億元。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醫療市場需求的增長,促使行業發展前景無限。

不過,蓬勃發展的背後卻伴隨著部分領域監管的空白以及行業標準的缺位。在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實了相關政策、監管方式等多重措施,促使行業向更加規範方向發展。

落實互聯網醫療政策,促使行業健康規範

鼓勵創新但要以安全為根本

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建設有助於推進健康中國戰略,提升醫療現代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於百姓。當然,鼓勵創新的同時也要堅守住安全的底線,《意見》中明定了哪些要做,哪些堅決不能做等措施。

如禁止在互聯網上進行初診,因為在初診時醫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並做一些基本體檢,如心電圖、抽血化驗等,才能對疾病做一個科學判斷。不過對於一些常見病和慢性病,可以通過互聯網提供複診醫療服務,便於醫生後期觀察、跟蹤、交流。此外,對於兒童疾病,由於兒童體質特殊,病情變化快也不建議通過互聯網看病。

落實安全責任制確保群眾利益

互聯網醫療主要為在線診療,醫生和患者都不見面,那又該如何加強監管,保證群眾的利益?在4月16日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與信息司司長於學軍說“要加強監管,最核心的就是落實安全責任到人,誰提供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誰就要負責,這是基本原則”。對於監管方面,按照屬地原則,實行線上線下統一監管。

互聯網醫療行業政策的推進,促使行業各方更加規範,確保了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也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