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思來年 窮人顧眼前

富人思來年 窮人顧眼前

富人思來年 窮人顧眼前

01

杜阿姨我母親的老友,1987開始在礦區做生意,賣雪糕、賣菜、開商鋪、做批發……那時候的礦區有私人礦工廠也有國有礦工區,在礦石開採風靡期間杜阿姨的生意自然是風聲水起,讓我疑惑的是以杜阿姨的實力為什麼當時她一直都守在那個礦區不來縣城做生意呢?

原來早在2000年的時候,杜阿姨的公公就有建議過她去縣城找個鋪做生意,瞭解過縣城鋪租最便宜一年2萬,對比當時杜阿姨現有鋪租一年3千,她租了三個鋪位+一個菜檔一年一萬塊都不到,她覺得“在礦區人流不小,鋪租便宜利潤可觀只要礦區在生意就在,而且做了那麼多年現在唯我獨大。去到縣城,一年的鋪租是現在鋪租的兩倍, 競爭大壓力也大。

不久,國家出臺整改令“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礦產資源。”整個山頭的私人礦區無一倖免,往日的金山銀山都變成了一片廢墟,杜阿姨的生意也好景不長。

2005年杜阿姨被迫關掉礦區的店鋪去縣城謀生,縣城貿易中心的鋪不僅價格翻倍還一位難求,無奈之下只能在自家小區門口租了個商鋪,城裡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經銷商的服務讓杜阿姨暗生悔意“唉,還是城裡生意好做經銷商服務周到不說,城裡人的消費水平高、買東西專挑好的還不帶減價的,早些年聽公公的話借點錢來城裡做生意肯定就不止是現在這個樣子。”

富人思來年 窮人顧眼前

看得遠,才走的遠

富人思來年,窮人顧眼前,貧窮限制了想象力,同時也遏制抗壓能力。窮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把問題和困難放大,因為害怕給人添加麻煩,而主動拒絕外媛。窮人發展的眼光就如同農民眼裡只有那“一畝三分地”一樣的目光短淺。

02

杜阿姨的女兒小喬,2011年大學本科畢業,在還沒畢業的時候杜阿姨就想好了小喬一畢業就回家考教師,朝九晚五週末雙休,不僅有帶薪的寒暑假,女孩子從事教師職業在家裡容易嫁個好人家。

小喬聽的是一她臉蒙圈,她告訴媽媽“我想考研,我想留在廣州。”

杜阿姨還是不放棄,畢竟自己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留在廣州那小女兒估計也難以留在身邊,勸說的理由一個比一個離譜:“廣州那麼大,你在廣州能生存但是無親無故的多孤獨,廣州房價高物價貴,什麼時候你才能在那邊買房呢?你留在廣州爸媽老了以後誰照顧…………”炮轟似的勸阻,讓小喬對大城市的生活望而卻步!

富人思來年 窮人顧眼前

別人的眼觀

把親情看得太重是窮人的通病。什麼責任都往身上攬,我們身而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以“孝道”道德綁架摧毀年輕人的未來葬送前途也是窮人慣用手段。

03

我的90後表妹,他的父親下崗後給縣裡農林局局長開車當司機,家裡不算富裕但是父母一代沒有受過什麼苦。

2011年高中畢業填自願她和父親商量報考學校的事情,她說:“我想去廣州但是外省被入取的機會很低,”她爸回答到:“我沒讀過什麼書,我只能給你錢,其它的你只能靠自己”

2014年本科畢業,“爸爸我想留在廣州發展,”他的爸爸只有一句話“有時間多回來看下你媽”

去年11月表妹考取了中級經濟師證,今年以職稱入戶成功成為了新廣州人。

有了廣州戶口以後她和父母商量希望父母資助一下自己湊個首付在廣州買二手房,她說用了父母的養老錢,以後父母養老問題她來解決,如果父母願意可以把倆老人的戶口也遷過來(投靠子女)跟她在廣州過老。

富人思來年 窮人顧眼前

努力和變化,會讓一切皆有可能

看到表妹的現在,我才漸漸意識到:貧窮之所以會限制了年輕人的想象力,是因為對於一個貧窮的年輕人來說根本就沒有想象力。

他們總會害怕絕望代替希冀,所以不敢夢想。他們總害怕失敗擊倒成功,所以不敢出徵。

他們忘記了,努力和變化,會讓一切皆有可能!

寄語:

對於窮人家的孩子,我們只能強大自己

因為我們出生貧窮,所以更加不能放棄佔領高地的機會

那些回到小地方的人,很少再去遠方

而那些留在遠方的人,都很少後悔沒有回到小地方

入戶廣州 領翔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