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已超出市民負擔能力

6月4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香港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陳茂波說,今年前4個月樓價累計上升7%,整體樓價較1997年的高峰已高出117%。隨著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香港息口在聯繫匯率制度下將隨美息上調。近月港元銀行同業拆息上升,住宅樓宇的按揭貸款息率亦因而上揚,正好顯示香港利息上調的風險是實在的。陳茂波因此希望,香港市民在做出置業決定前,應小心衡量風險。

數據統計顯示,與2017年四季度相比,2018年一季度10大國際都市中,房價上漲的城市有5個,下降的城市有5個。環比增幅排在前3位的城市分別為香港、新加坡和洛杉磯。其中,香港以4.5%的環比增幅高居第一,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內地近兩年來出臺了各類嚴格的調控政策抑制機炒作行為,導致部分資金流入了香港樓市推高了房價,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香港的貨幣環境較為寬鬆,利率較低使得投資成本較低。環比增幅排在末3位的城市分別為倫敦、多倫多和北京,這三個城市均出現了房價環比下跌的情況。其中,倫敦以-1.9%的環比增幅位列倒數第一。目前,倫敦的房價已經有轉頭向下的趨勢,預計仍要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期。

從分析角度來看,北京和上海兩地的房價增幅擴大,主要是因為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持續中高速增長,城鎮化進程中人口大量湧入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不斷提高和完善,房產的大幅升值正是這一系列紅利的體現。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紅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