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窩產8頭,生豬6個月200斤的養殖戶,注意這三個點能幫忙改善

母豬窩產8頭,生豬6個月200斤的養殖戶,注意這三個點能幫忙改善

養殖戶老馮雖說養豬規模不大隻有200多頭母豬,可確是當地的養豬名人。外界傳言,老馮200多頭母豬一年用不到10萬藥費。為了一探究竟就跟隨一個朋友去拜訪學習。跟老馮交流了有接近2個小時的時間,老馮把他這些年的養豬經驗進行了簡單的分享,總結起來就是養豬要有“三好”:

一好、環境好

養殖戶老馮對環境的理解還有一個重要秘訣就是給豬治病,老馮的豬生病了第一件事不是給豬打針,而是把豬抓到專門為病豬建立的一個“療養欄”裡面。療養欄是養殖戶老馮給它起的名字,其實就是一片露天的空地裡面有各種花花草草,老馮說尤其是在現在這個季節,豬生病了中午把它放在裡面跑跑,再配合上打針,沒幾天就好了,效果比光打針不知道要好多少。

母豬窩產8頭,生豬6個月200斤的養殖戶,注意這三個點能幫忙改善

二好、飼料好

養殖戶為了讓豬少生病都會在豬的飼料中添加各種藥物和添加劑,好一點的會選擇毒性相對較少的中藥,有的不管就是直接抗生素定期添加,這樣的豬場平時的小病是防住了,可是豬群的肝腎功能也隨之受到了很大的損傷,一旦有一次烈性傳染病,就會很容易在豬場內爆發。

對待預防疾病,養殖戶老馮的觀點是生豬最好的“藥物”是均衡精準且安全的日糧供應,他認為只有給豬高質量的飼料採食給豬防病的重中之重。有的養殖戶不重視生豬飼料的營養,尤其是農村散養戶,會隨意的在豬的飼料中添加各種代飼料的成分,過期的牛奶,未發酵的豆渣,變質的植物油,食品廠的餅乾殘渣,雖說這些降低了生豬養殖的成本,可是過期變質食品中的黴菌毒素對豬的危害確是長久的,當豬群受到黴菌毒素的侵襲,養殖戶給它吃再多的藥物,用再好的疫苗也都不能讓生豬產生有效的抵抗力。

母豬窩產8頭,生豬6個月200斤的養殖戶,注意這三個點能幫忙改善

三好、品種好

豬場的生產成績高低主要由母豬的產仔數和生豬的生長速度決定的,而決定這兩個因素的上限就是品種。農民養殖戶沒有好的品種,給豬吃再好的飼料生長速度也達不到一個良好的值;農民養殖戶沒有產仔數高的品種,使用再多的提高產仔數的方法也無法將母豬的產仔數由10頭提高到14頭。所以農民豬場內的品種非常重要,豬場閉關鎖國會導致品種逐漸退化,無論是母豬的產仔數還是生豬的生長速度都會逐漸降低。

目前常見的三大品種有杜洛克、大白豬和長白豬,有丹系、美系、法系等不同的來源,各有優缺點,有的品種產仔數高,有的品種體型好,有的品種生長速度快,養殖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種。然後再根據豬場的生產情況,定期引進新的品種替換掉老的品種才能保證豬場內長期的高產成績。

母豬窩產8頭,生豬6個月200斤的養殖戶,注意這三個點能幫忙改善


文/果然悠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