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道德经》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吗?

以道解道

《道德经》可谓家喻户晓,不过多数人也只是知道这个名字而已,恐怕能认真读过的寥寥无几。可惜的是你耳熟能详的这个名字竟然并非为其真实的名字,为什么呢?《道德经》为老子所作,成书于春秋时期,被称为万经之首。

你知道《道德经》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吗?

我们现在接触到的《道德经》绝大部分为传世本,所谓“传世本”是指从西汉初年河上公(也称河上丈人)注释《道德经》后传下来的版本,经过历朝历代的修订,才有了今天市面上看到的400多种版本的《道德经》。传世本《道德经》分为“道经”37章,“德经”44章,共计81章,“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本来大家看着好好的传世本《道德经》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可有件事情发生后,却颠覆了人们对传世本《道德经》的看法和认知。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甲乙两本帛书,引起了海内外的轰动。据考证这两本帛书上的内容是老子所著的五千言,甲本传抄于刘邦称帝之前,乙本传抄于汉文帝登基之后。帛书上的内容与传世本的《道德经》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它并不叫《道德经》,因为全书有五千余字,被称为《老子五千言》或者《老子》。

你知道《道德经》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吗?

其次它也没有明确分成“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而是以“上经”和“下经”来加以区分。再次全书没有按章节划分成81章,也就是说81章是后人为了阅读方便按照一定顺序节点人为界定的。第四是两个版本有诸多章节的文字并非一致,有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综上所述《道德经》并不是一开始就叫做《道德经》,而是经过河上公修注之后才以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你知道《道德经》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