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食簡史

所有的九零後都成年了。身處九零年代的院辦和同代人一樣,是需要早早找到合適育發液的一代,也是在朋友圈養著四個野男人和青蛙兒子的朋克養生一代,同時還是父母口中“年紀輕輕就沒牙”的一代。

後來院辦慢慢成長接觸了很多同歲的朋友,發現大家也都早早跟牙醫扯上了命運般的關聯。而二十出頭就換牙補牙種牙的開端,和有點屁錢就去買零食的成長經歷絕對息息相關。

中國零食簡史那些五顏六色的零食肯定不止一次滿足了你的童年味覺,它們把你的童年當做倉庫,甚至還藏著無數顆你的乳牙。

國產零食興起階段

自院辦有記憶起,零食排在第一的是謎一樣的寶塔糖,這種打蛔蟲的藥物本不是零食,只是樣子可愛味道很甜的寶塔糖,是院辦每年到了發糖的時候都會期待的事情。

而除了寶塔糖之外,最記憶猶新的是一毛錢兩個的泡泡糖了—— 一個大的透明塑料罐子裡裝著紅紅綠綠的泡泡糖。有一毛錢一個的,也有一毛錢兩個的,它們的區別在於口感和吹出來的泡泡的小大。

中國零食簡史

但對那時還沒學會用泡泡糖吹泡的院辦來說,味道和口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簡陋的包裝裡那張無法預知圖案的貼紙。

貼紙是用透明的塑料膜做成,上面印著相反的圖案,貼上去用指甲刮幾下就粘住了。操作簡單的泡泡糖貼紙是幼年時期廉價的紋身貼。院辦和同桌阿狗經常在手臂上貼很多泡泡糖貼紙,在心裡暗示自己就是很野的社會青年。

中國零食簡史

《數碼寶貝》在中國熱播的那幾年,泡泡糖裡邊幾乎都是傑尼龜巴達獸,那會兒還沒半個門高的院辦總愛跟阿狗比誰伸手能貼到最高。沒幾個月下來大姨家的木門下半都是泡泡糖貼紙,捱打的還是院辦。

那時市場上還沒那麼多進口零食,幾毛錢零食的味道和它的價格幾乎成正比。而足球巧克力就是其中之一,足球巧克力就是記憶中的廉價巧克力味道,它們的主要成分是代可可脂。只是它們被亮紅或亮綠的鋁錫紙裹成球型,讓彈玻璃珠子長大的一代莫名心動。

中國零食簡史

除了足球巧克力,金幣巧克力在當時也很熱門。之所以做成金幣的樣子,可能也是因為喜事中金色代表著金錢,寓意富貴。現在還經常見到有些地方在賣金幣巧克力,尤其是過年的時候。

中國零食簡史

提到巧克力,不得不提麥麗素。深受武俠劇古裝劇影響長大的一代,總是覺得麥麗素是一種救命丹藥。在還沒有經濟條件吃上正宗巧克力的時候,主要成分為代可可脂的麥麗素倒是幫我們解了饞。

中國零食簡史

麥麗素中間脆脆的不知道是啥反正很好吃

星球杯——這個貫穿陪著院辦長大現在還在吃的零食,在打掃衛生髮現那些掃不進垃圾鏟子的塑料小勺子的時候,院辦就知道這個荔枝大小的巧克力餅乾球已經風靡全校了。要是跟小學買幾個星球杯揣懷裡就很開心的同學對比起來,現在買得起一整桶星球杯的院辦已經發家致富了。

中國零食簡史

小的星球杯一個星期能吃一桶,大的星球杯一頓能吃兩個

麥乳精是當時不可多得的走訪禮品,也是難得的零食。經常趁著爸媽不在家用勺子掏兩勺幹吃,其實跟奶粉一樣,一般都沖水喝,但味道可比奶粉甜多了。

中國零食簡史

強化牌麥乳精現在還有賣但是已經變味了

幹吃比衝飲更美味的還有酸梅粉,酸梅粉可不是什麼禮品級的寶貝了。這兩毛錢一包的小零食,吃上一小勺就挺解饞。還有些不知什麼心態的小朋友愛用吸管吃,嗆得跟鼻炎過敏似的。


中國零食簡史

神龜酸梅粉很小一包,撕開太大力的時候會撒沒了

每一包酸梅粉會附上一個彩色的小勺子,但不知道哪一年開始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小勺子,武器把柄之類的酸梅粉勺子,深得阿狗這類對戰鬥熱血十足的小男生的喜愛。他們還經常為了收集這些勺子去買根本不會吃的酸梅粉。

中國零食簡史

酸梅粉的異形勺子,仔細看其實一些邊角塑料片還沒裁乾淨

糖果作為零食種類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發展下來,也研發出了各種樣式。光是泡泡糖就能玩很多花樣,除了附貼紙的泡泡糖,還有裝大玻璃罐子裡出售的西瓜泡泡糖、帶果凍的泡泡糖、大大泡泡糖......

那時以味道做基礎的糖果也有很多了,汽水糖、薄荷糖、玉米糖、美樂清涼奶糖等等。但豬油糖就不一樣了,這個光是名字聽起來就很油膩的糖,實際上嚼勁在線,吃起來會停不下來。

中國零食簡史

連包裝都是油,是糖果界的“油膩中年男子”了

包裝紙都是油的豬油糖,能撕下來不粘上糖果的概率很小,所以把包裝紙完整撕下來的感覺能爽上一天。這麼看來,強迫症不是隨網絡熱浪出現的,是小時候吃豬油糖就已經潛伏生成了。

1959發售至今的大白兔奶糖也是家喻戶曉的奶類糖果,過年過節也常用大白兔禮尚往來。大白兔奶糖近年還推出過真·大白兔奶糖。

中國零食簡史

巨型大白兔奶糖其實也就是一大罐子裡裝著小白兔

糖果商們為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還開發了許多造型新奇吃起來十分騷氣的糖果,比如:

中國零食簡史

現在嘴唇塗一圈再舔掉的口紅糖

中國零食簡史

可以戴在手上的鑽戒糖

中國零食簡史

長得像石頭的彩色石頭糖

中國零食簡史

能吹口哨的口哨糖

5+2軟糖是建立在可樂軟糖等造型軟糖上的集成品。這種外形圓潤顏色鮮豔的軟糖深受小女生喜歡,而5+2就是一包能買到幾個造型的軟糖。

但對於直男心態的院辦而言,這種口感不好還黏牙的軟糖跟不實用的橡皮擦沒什麼區別。

中國零食簡史

5+2套餐裡有:可樂漢堡花菜牛扒

除了外形變化,糖果商還在某些感官方面給我們帶來了創新,比如跳跳糖,讓野猴子們欲罷不能。就是吃多了嘴巴被彈得不是很舒服。

中國零食簡史

跳跳糖在國外剛上市的時候還有胃部被炸出血的謠言

在院辦看來,1956年在美國被髮明、1975年上市的跳跳糖肯定是零食界的一大創新。他們還出了本書——《跳跳糖:美國革命性糖果的幕後故事》。去蹦迪的時候懷裡揣兩包試試看,沒準會有新的體驗。


造型騷氣的紙傘蛋糕就真的是童年回憶了。味道怎麼樣是不記得了,現在只記得那把傘,活像個小巧精緻脆弱的軟妹。

中國零食簡史

紙傘蛋糕上面,紙傘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擋塵嗎

米棍——這種類似爆米花的膨化食品在那時候也出現了。米棍一根能有小學生手臂那麼長,酥脆口感,入口即融,吃多了黏牙。米棍最好的一點就是可以吃很久,也可以大方地分給狗友,但其實就是大米和色素的味道。


中國零食簡史

30cm~50cm長的米棍有時候還是猴孩子們的武器

而那時同樣是膨化食品的還有滿地可和浪味仙,但院辦幾乎沒聽過這兩個。浪味仙這個從臺灣過來的膨化食品是旺旺集團早期推出的,是院長那一代人最愛吃的零食之一。但是比它本身更有意思的是,浪味仙的英文名叫Lonely God 。

中國零食簡史

發現浪味仙的英文名是Lonely God的時候,在網上還掀起了一陣熱浪

可能小時候吃太多膨化食品,現在才會那麼膨脹。

辣條開端的零食發展階段

大約是在院辦上三年級的時候,辣條出現了。那時你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段,看到一整條路上的小學生手上都拿著一片辣條。辣條癮上來的時候真的停不下來,可能是辣帶來的奇妙威力。

中國零食簡史

辣條剛出來那時還沒那麼多獨立包裝的,大多一包裡幾十張辣條

辣條品牌中最出名的要屬衛龍。大夏天裡拿著辣條的小學生,在太陽底下被辣得汗流滿面的情景,真的讓人無法忘懷。

中國零食簡史

衛龍是院辦作為南方人的吃辣啟蒙,甚至比辣椒醬還早

這種野性的吃法似乎激發了零食廠商的靈感,於是沙爹魚串、狗牙兒、香菇肥牛等打著“肉食招牌”,其實為豆製品的零食也漸漸出現了。但即使是豆製品,香菇肥牛也真的還蠻香蠻好吃的。

中國零食簡史

五毛錢一包的香菇肥牛漲到兩塊半,仍阻擋不住人們對它的熱情

咪咪蝦條在院辦成長的地方出現得比較晚,五毛錢一包的咪咪現在還是最愛吃的小零食之一。有一次院辦不小心點到B站一個Up主用咪咪蝦條拌飯的視頻,思維一下子沒法拐彎,甚至心裡產生了陰影。

中國零食簡史

咪咪吃到最後只有很多碎碎也要全部倒進嘴裡

果乾果脯類的小零食在那時也不少。果丹皮在當時是可以媲美山楂片的酸味小零食,果丹皮出現後就沒怎麼吃過山楂片了。但後來出現了陳皮丹,果丹皮也不怎麼愛吃了。喜新厭舊的人性缺點真是暴露無遺。

中國零食簡史

果丹皮在胃口不好的時候來兩根還能開胃

在面臨進口零食品牌進入內地市場的危機時,那些廉價的本土小零食品牌仍然主打他們的小學生人群定位不動搖。比如五毛錢一板的奶片、兩毛錢一板的香芋奶糖和兩毛錢一盒的綠豆糕,仍然在小學門口熱銷。


中國零食簡史

甜味十足、塞牙縫裡能馬上蛀牙的香芋奶糖其實很奶很軟

五毛錢一包的手指餅還吃不完,沾花餅乾上面馬林糖一樣的小花仍然讓人惦記。AD鈣奶卻不愛喝了,健力寶也幾乎被兩樂擠出了市場,旺仔成了過年過節必吃的零食。

中國零食簡史

沾花餅乾上的糖跟馬林糖的味道很像

零食五花八門的鼎盛時期

很多朋友上初中的時候,可比克成功勾搭上當時喝奶茶還沒發胖的周杰倫。在那之後,可比克萬年不變的包裝袋,總是紅綠黃紫橙幾個顏色搭配豎起大拇指的周杰倫,薯片也在院辦的零食清單上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

中國零食簡史

與“巨星加持”不同,在可比克之前,比較熱門的薯片品牌是樸素的珍珍、麗麗,包裝上碩大的一顆土豆在超市貨架上可是很顯眼。和珍珍、麗麗同期競爭的還有上好佳,但後來隨著呀!土豆、樂事、薯願,甚至連好麗友也加入了薯片的競爭大軍,人們的選擇困難症也應運而生。

中國零食簡史

呀!土豆爽脆的口感經常讓我覺得牙齒要碎掉

相比之下,蛋黃派這一類小麵包的出現,樸素得就像是鄉村愛情故事裡的謝飛機,單純而又不做作。

中國零食簡史

院辦覺得蛋黃派很油,裡面的蛋黃還十分“固體”,換句話說蛋黃派的餡兒就是個牙齒模具

好麗友和達利園最先推出蛋黃派。後來好麗友出了好麗友·派,福馬又推出了福馬巧克力派,盼盼出了法式小麵包,回頭客出了歐式蛋糕......叫法也是多種多樣。

中國零食簡史

但院辦覺得經常缺貨的藍莓派最好吃

院辦早上賴床和晚上睡不著時,都會以這些小麵包充飢。要是沒有那些小麵包小蛋糕各式餅乾,在外賣行業還沒發達的時候,院辦究竟要靠多少包方便麵才能活下來?這倒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除了這些小蛋糕,餅乾也是院辦書桌抽屜裡必備的乾糧。四洲的番茄梳打餅乾幾乎霸佔了院辦的整個初中時代,下課吃、放學吃、上課偷偷摸摸地吃。到了後來,嘉頓、每日生機、美丹等五花八門的梳打餅,都以各自的優勢搶走了四洲獨霸院辦書桌的地位。

中國零食簡史

陪伴了院辦整個初中時代的番茄梳打餅,到現在仍處於梳打餅排行榜第一位

再後來,院辦潛意識裡覺得梳打餅乾吃易上火,於是移情威化餅。在品嚐了各式威化餅,包括甜掉牙的脆脆鯊和入口即化的EDO後,善於總結的院辦發現,不管是哪一種餅乾,吃的時候都容易掉渣。


中國零食簡史

1塊錢脆脆鯊跟4塊5的士力架一樣,甜掉牙

在“扭一扭泡一泡”和“好吃你就多吃點”等廣告語洗腦的時期,零食廠商都開始尋找與眾不同的口味和新的做法了。旺仔QQ糖不再獨一無二,龜苓膏也有很多吃法,就連棒棒糖也能舔90分鐘了。

中國零食簡史

院辦嘗試吃過,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吃了十幾片泡泡糖,咀嚼肌十分痠痛但又停不下來

親自品嚐過榴蓮牛奶的院辦,也在期盼未來是否會出現什麼奇特的零食,同時也擔心牙齒還能不能和我一起經歷下一次的零食變革。但不論零食如何變遷,口味如何特別,最終它們都為同一群體服務——那些愛吃零食不吃飯的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種五花八門的零食,在你的記憶裡一定還有些似曾相識卻記不得名字的零食,還會有一些好吃到想藏起來的零食。在評論裡試著描述,萬一有人僅憑你簡單的描述準確說出是哪一款零食,那麼恭喜你——掉牙的不止你一個。(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6382.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