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2013年,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先生創作的動畫電影《輝夜姬物語》在日本上映,這部動畫耗時8年,耗資50億日元,可以說是手繪動畫歷史上的一部難以超越的傑作。

從畫面來看,《輝夜姬物語》就和一般的日本動畫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一般的日本動畫,人物的上色都有著固定的模式,大致是底色、陰影,有需要的話會有一層高光。這樣讓畫面的色彩分明,適合動態的畫面,並且也讓上色的步驟變得簡單,讓動畫作品的大量量產成為可能。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哪怕同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大師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也出不了這種上色風格的範疇。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而《輝夜姬物語》的畫面非常不同,完全沒有參考TV動畫的製作的標準,而是重起爐灶,用了近似中國水墨繪畫的風格來塑造形象。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畫面帶來了一股現代動畫完全沒有的藝術氣息,是一種傳統美術的表達方式。而不僅從整體的風格上就有別於一般的日本動畫,連背景也是跟著角色一起製作的。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過去的賽璐璐動畫,是將人物單獨畫在賽璐璐塑料片上,而背景單獨畫在紙上,然後把透明的賽璐璐片嵌入背景裡,用攝影機記錄動作的變化,即便是到了數字動畫的時代,依然是背景管背景製作,人物獨立繪製,這種方式在手繪動畫裡沒有變過。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而《輝夜姬物語》卻不一樣,它把背景和人物一起繪製,這樣背景也會跟著畫面一起動,因此在面對自然風景的時候,動態的背景和動態的人物照相輝映,形成整體感非常強烈的視覺衝擊。但是這樣的繪製方式,非常消耗時間,當然也很花錢,這部動畫耗資51億日幣,耗時8年完成,確實是手繪動畫中的一份瑰寶。

然而看到這樣的水墨風格,卻做出如此具備日本民俗風格的動畫,筆者總會想起中國也有這麼一部值得驕傲的動畫佳作,《小蝌蚪找媽媽》。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小蝌蚪找媽媽》同樣是充滿了傳統的民俗藝術氣息,畫面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風格來完成,吸收中國藝術大家齊白石先生的魚蝦形象,由多位中國老一輩繪畫藝術家協力完成,雖然動畫僅時長15分鐘,但是你可知,這部畫面藝術感可以媲美甚至超越《輝夜姬物語》的動畫,卻是中國早在50年前就已經創作下的精品,可以說是“國寶級的動畫”。

是的,《小蝌蚪找媽媽》,早在1960年就已經完成創作。而《輝夜姬物語》上映,已經是2013年的事情,現在高畑勳老人家已經去世,他曾經在80年代拜訪中國,他和宮崎駿都對中國的水墨風格動畫極為崇拜,而也終於在自己有生之年,圓了用了這種水墨風格來繪製出描述自己國家文化的動畫長片的夢想。

日本耗資50億日幣的動畫神作,卻給了中國動畫當頭一棒

不敢說高畑勳的《輝夜姬物語》是在向60年代的中國水墨動畫致敬,或者模仿,但是能感受到他在中國水墨動畫中獲得的靈感,然而經過5-60年代這段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黃金時期,之後就很少誕生如此的藝術傑作,8-90年代甚至可以說是國內動畫藝術創作的空白期。

而現在,中國經濟發達了,中國企有錢買日本動畫的播出權,能把日本當季的新番買個遍,甚至能參與日本動畫的製作委員會,但是看著《輝夜姬物語》用著水墨風格的繪畫,做滿137分鐘,完整性超越了《小蝌蚪找媽媽》,確實心中不甘。

現在中國還有人願意不為了商業目的,而尋找一些大家來創作這樣的實驗性動畫嗎?顯然是沒有,但是中國從來不缺乏文化底蘊,也不少文化根基,也不缺乏人才,現在甚至不缺錢,那麼我們缺乏的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