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區某小學一名老師18載的那些感動的心聲!

一名女子正值芳華,來到深圳!選擇了益田小學這個集體,因為它太和諧,太溫暖,如果非要細說益田愛的故事,再長的篇幅,再長的時間再難以窮盡,就姑且說說這18載這名教師那些曾經感人的點滴!

深圳福田區某小學一名老師18載的那些感動的心聲!

益田小學駱弘娜老師

故事一:你的柔情治癒了我

駱弘娜老師剛來益田小學,教育大環境不同,感覺特區孩子家庭背景也有別於內地,氣候不適應,接手的又是一年級的小豆包,自己性子急,一下子種種困惑,接踵而來。

開學還不到一個月,一次音樂課有倆男孩搗亂,把課間餐沒喝完的牛奶往對方身上擠,任課老師領著他倆找駱老師投訴,正想興師問罪時,

瞥見李倩雯老師進來,一條淺紅色連衣裙,一頭有碎卷的長髮,一臉溫婉的笑意,捧著一沓攔音本,上面有個小鐵盒,裡面有幾顆印章,走起路來慢條斯理,搖曳生姿。

駱老師心想:同樣是老師,都是帶一年級,人家為何這麼淡定,我咋就這麼狼狽?

人家遇到點兒事,輕鬆搞定,為啥輪到我就跟火災現場似的?

從此之後,駱老師就特別留心,慢慢觀察,默默效仿,發現李倩雯老師不管班裡出什麼亂子,不管多棘手的問題,不管節奏多快,從來不急不躁,不怨不煩,講話總是柔聲細語,如沐春風般,甚至走路,慢悠悠的,穩當當的,猶如模特一般。

而駱老師,總喜歡看手錶,走路像急行軍,說話高八度,大嗓門,以為靠音量就能平息學生的矛盾和摩擦,殊不知,效果恰恰相反。

跟李倩雯老師一起帶低年級的那幾年,駱老師從她一貫的工作作風、帶班理念和教育方式裡獲益無窮,她的言傳身教讓駱老師明白了:做班主任,必須細緻,包容,冷靜,要有足夠的耐心,轉化孩子,不能急,不是靠氣場,不是靠威嚴。

故事二:寧留一節課,不漏一道題

跟駱老師搭檔了12年的劉紹萍老師堪稱敬業愛崗的楷模!

她教過的每一個學生,每一次作業,每一張試卷,每一道錯題,都沒有忽略過。

有一屆孩子,學困生相對較多,很多孩子從來不主動訂正錯題,跟家長溝通,也不見成效。劉老師一到放學就來抓逃兵,有好多次,她就搬一把椅子,坐在教室後門。

一下課,她就迅速出手,趕緊點名,把作業有錯誤的學生留下,直到消滅錯題為止。

前些年,上級制度對放學留堂很敏感,學校老師也如履薄冰,到底留不留?

不留吧,補差沒效果。留吧,冒犯制度,進退兩難。可劉老師並不很在乎,她心裡自有一杆秤,為了每個學生不掉隊,照留不誤,寧可多留一節課,也不漏掉一道題。

對於培優,她也毫不含糊,經常在網上找很多類似奧數的思維訓練題,利用課間和放學後的碎片時間輔導孩子,讓優生的思維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她教學也特別有方法,製作課件也很用心,數學節有撲克24點速算比賽,為了讓同學們快速掌握技巧,她準備了很多常見的24點速算組合圖解,發到學習小組裡,號召組長帶領組員練習。

劉老師還有一群超級粉,那就是一幫“魔方發燒友”,其中也包括駱老師。去年,駱老師班上很多同學,一有空就把劉老師圍起來,跟她學魔方,學藝的人一多,難免嘰嘰喳喳的,可她一點兒也不煩,樂此不疲。

駱老師班的伊佳同學更像個跟屁蟲,天天下午放學粘著劉老師,說讓劉老師再教她一會兒。靜柔同學瘋狂地迷上了魔方,還得意地在週記裡說她跟劉老師不但學會了基礎的“七步復原”,還學會了速擰法,同一個小區的朋友都很崇拜她,她覺得特自豪。

駱老師有時不禁想,像劉老師這樣不求名利,盡心盡力,在講臺上辛苦了三十來年,快要退休的年齡,還這麼恪盡職守,駱老師有什麼資格和理由倦怠?

榜樣就在身邊,而且就坐在駱老師的前面,還想什麼,還等什麼,加油幹唄!

故事三:課堂無極限

下面講講被英語組老師稱為“葉寶”的葉少華老師的故事。初到益田,跟葉老師接觸不多,因為那時候都是小辦公室, 2006年,我搬到舊樓三樓大辦公室,才有機會近距離地接觸她,我倆的座位只隔一條過道。

印象最深的就是葉老師對學生背誦要求特別嚴格,課間經常見到負責檢查背誦的學生拿著計分表來找她彙報,遇到偷懶不背的,或者質量差強人意的,她就把這些同學找來,也沒聽她兇,也沒見她怒,永遠和顏悅色,結局是個個都乖乖地去背誦,背完再來找她檢查。

每當教師節,不同年齡,身高各異的同學們回母校,見到葉老師,又是熊抱,又是歡笑,又是熱聊,那樣的場面,很溫馨很美好。

術業有專攻。如果說以往,也被葉老師感動,是因為她的為人師者的魅力,那麼,這些年,駱老師感受最深的是她在教學上的用心良苦。

同時駱老師的女兒能做葉老師的學生,她的課堂,她的教學,絕不是她教教材,學生用教材。雖然,駱老師不懂英語教學,而葉老師想盡辦法,善用各種資源,拓寬學習空間,鍛鍊孩子們的口語能力,

比如把自然拼讀一些有規律的發音組合做成思維導圖發給同學,發送很多自然拼讀的動畫視頻,教唱很多有趣的英文歌,

比如《動物狂歡節》,華為手機海外宣傳片的主題歌,她還教同學們把教材裡的“story”改編成劇本,因為孩子能力有差異,她初步給出一些改寫的範例,讓能力弱的孩子不至於無從下筆,又鼓勵能力強的孩子在此基礎上繼續擴寫,改寫。

學生改寫的初稿她會收上去,一本本地改,再發給孩子整理,重新抄寫,形成劇本。最後同學們會自由組合,根據劇本排練,拍攝成童話劇,把視頻上傳到班級QQ群,她還要一個個點擊播放,指出並糾正發音不準的單詞。

目前,駱老師手機裡也保存的女兒的英語童話劇就有《醜小鴨》、《小紅帽》、《狐狸和葡萄》、《三隻小豬》,《愛麗絲夢遊奇境》,還有很多單元主題口語表達的視頻。

比如:整理房間,你家周邊的公共設施,跟家人一起模擬餐廳點餐,未來的你,介紹一本你最喜歡的英文繪本等等。

葉老師還根據每課的主題,設計了很多拓展的學習環節,除了單詞和短語的補充,她還設計一些有趣的寫作紙,一般是佈置同學們雙休日完成,既強化每課原有的句型,又讓學生把自己知道的課本以外的詞彙在寫作中再現,葉老師會給同學們的作品做出星級評定,每次寫作紙的星星數都累計在一起,數量跟學期末的“英語之星”評選掛鉤。

相信日久天長,學生的詞彙量和寫作能力,一定會有質的飛躍。葉老師是一個默默付出的人,平時幹得多,說得少,不張揚,不炫耀,就那麼默默地堅持著她認為正確的、值得的事兒,不問回報,只願付出。

故事三:惜墨如金,廖廖幾筆,描繪印象特別深刻的畫面

林立三老師,有“拼娘三娘”之稱。

2013年,我倆在同一個年級,一起參與公民教育,那是福田區首次開展這項課題工作,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萬事開頭難,壓力很大,可她比我還生猛,好多天中午不去食堂,不回宿舍,埋頭找資料,做PPT,輔導小組設計活動方案,那個拼勁兒,徹底折服了!

這些年,無論班級文化建設,課堂教學改革,還是培優補差,家校溝通,她給駱老師的印象是腦洞極大,點子極多,熱情極高,堪稱極品。

很多時候,下午下班好久了,走廊上總能見到一些同事的影子,比如鄔淑梅老師,馬海芳老師,劉斌華老師,吳麗霞老師。

週一和週五晚上,因為駱老師女兒在校外上課,她閒著沒事做,就經常回到學校,隔壁的英語辦公室,總亮著燈,葉少華老師和梁奮豔老師,加班加點兒,成了常態。

去年,在走廊上見她揹著一個儀器,駱老師很納悶,問她,她大概意思說是監測心臟的,因為心臟出現了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但這種現象是時斷時續的,所以得戴儀器監測,醫生再根據監測結果來診斷,

如果儀器沒采集到有效數據就會影響診斷,駱老師說不如你請一天假,在家安安靜靜地測一下吧,她說不想換課,還要把作文改完。那一刻,駱老師心裡很不是滋味,可又說不出為什麼。

其實在益田,像這樣的畫面和事例比比皆是,你沒在我的故事裡,

只不過是時間上:我沒恰好遇見你,空間上:你離我有點兒遠,僅此而已。

不負責任不負愛,與大家同行,工作著,溫暖著,幸福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