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一妻多夫制的东坝女人,宫殿式的东坝民居,堪称贫瘠峡谷里的传奇。东坝传统婚俗是一妻多夫制,一家人几兄弟娶一个媳妇,这和内地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截然相反!一妻多夫制有历史可循,受制于特殊的生存环境,东坝可利用的地少,家穷无力分财产,就实行一妻多夫。到了适婚年龄,男方父母或亲戚带面粉30斤,银元1块,哈达去女方家提亲,或相互交换媳妇,男方兄弟几个娶一个女孩作为妻子。结婚当天,新娘必须背对着灶头往门口走十三步,而新郎们要反方向走十三步(吉祥的数字)。女方来男方家时会带着玛瑙,天珠等贵重物品。之后,新娘和新郎们要坐在男方家用青稞画的“万福”图形座位上举行婚礼,有喇嘛念经,希翼以后生活越来越好,有条件的举办三天,没条件的不办婚礼。婚后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守在家里。东坝由于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因而有着从商传统。本次走访的人家香巴卓嘎,她是五个男人共有的夫人,可惜的是我们没能见到这家的男主人,他们三位已经出国,一位在寺里做喇嘛,还有一位在外面包工程。兄弟们赚来的钱全部用于修建雕琢自家的豪宅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东坝民居外观仿佛是一座宏伟的寺庙,庄严气派,建筑大气而不失艺术造诣。进入民居内,如同走进古代达官贵人的宫殿,内部绘画、装饰精美绝伦,富丽堂皇。

东坝民居地处怒江峡谷之中,距左贡县城82多公里,海拔2600余米 。四周山峦叠嶂,形如莲花,周围的山川形成了姿态各异的动物形状。东为狮形,南为龙形,西为凤形,北为龟形。沿怒江一线山势陡峭,如刀劈斧砍一般,山腰上有一相对平坦之地为观江台,立足其上,可鸟瞰怒江全景。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东坝民居集汉、藏、印度、云南纳西族等风格,并自成一体,建筑面积庞大,选料考究,设计精细、精雕细缕,外观雄伟壮观,内部富丽堂皇,一座座依山、依道、依水、依果园而建,放眼望去,宛如古代的宫殿群,气势磅礴。房屋图案活灵活现,且有显著藏民族文化特点,同时布局又似丽江;流水、村道、民居有序相依,让人眼前不觉一亮,在全区乃至全国也为数不多。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沿怒江河谷的崎岖山路穿行,在大山深处,忽见一片开阔之地,草木青葱,鸟鸣清脆,东坝民居坐落在其间,如同盛开莲花中心的一片世外桃源。

东坝民居,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怒江峡谷沿岸的东坝乡境内,有600多年历史。东坝乡是茶马古道众多支线上的重要驿站,因茶马古道促进了该地商业的发展,使其一度繁荣。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柱头、坐斗和雀替之间用榫卯连接。清代雀替,从“托木”或“替木”的形式演变而来,安置在梁与柱交点,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从力学上的构件,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其结构作用仍很明显,分为两层,上为长弓、下为短弓。短弓长0.46——0.6米左右,其下垫以木坐斗。长弓长度不等,为柱距的l/2—2/3,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东坝乡传统民居建筑对雀替的装饰要求尤其讲究,以雕刻结合彩绘的方式进行,装饰元素与中原地区装饰内容类似,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在坐斗下方是长城箭垛式图案,下面是代表自家宗教的图案、布幔图案,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以及短帘垂铃式图案,所有柱头装饰图案基本上按此模式制作。柱身以涂饰红色为主,通常包裹织物,如白色哈达,重要的建筑在柱身的l/3处有三条彩带作为装饰,并绘有莲瓣、流云、卷草等图案,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彩绘或直接雕刻,也有些是将雕好的木刻饰件直接贴在构件上。入户的门扇为木质门,以单扇和双扇为主。门扇作为门的重要功能组成部件,上面的装饰主要有涂饰,是在门扇上涂色,色彩以红、黑两色较常见,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有时加入别的颜色,也有许多普通民居未上色,门板上挂装金属制成的门环及门环座等。门框的木构件多则五六层,少则两三层,室内门框亦有三四层,分为内门框和外门框。内门框有两根框柱,上面一根平枋组成一个框架来固定门扇。内门框较粗,外门框较细,门框均有雕刻彩绘。内门框雕刻、彩绘的图案主要有堆经和各种吉祥八宝图案,外门框雕刻、彩绘的图案比较丰富,有莲花花瓣、经文、宗教符号、宗教图案、累卷叠函凹凸方格木雕、象征星辰的底白色圆形图案、长城箭垛图案以及动物等,并且在最靠门的墙边再饰一道黑色。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门楣的作用相当于雨棚,主要是防止雨水对门及门环上装饰的损坏,位置在门过梁上方,用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短椽层层挑出而成。室内的门一般也设置门楣,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其上下层对齐,短椽个数相等。一般在门楣上进行雕刻与彩绘,通常以彩绘为主,在大门上短椽之间常见雕刻,普通门楣短椽多以简单色彩涂饰。门斗棋在东坝乡所见并不多,只有在家境比较富裕的家庭门口可以见到,一般用于院门,起装饰作用。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东坝乡传统民居建筑开窗与一般藏式建筑不同,其特点是洞口尺寸比较大,窗台高度低,窗上装饰较多,窗框的装饰雕刻与门楣、门框大致相同,正立面二层的窗扇通常为3扇或5扇,三层经房的窗扇较多,为5——6扇,长方形,窗格形式多样,花卉、卷草和吉祥八宝图案,靠天井北部的一排窗扇上部分雕刻成弧形图案,四周分布一圈较小的长方形木板小窗扇,色彩组合依然以红、蓝、黄、绿为主。建筑风格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东坝民居的建筑,融合了不同民族元素。整个建筑,以天井作为组织中心,四周呈封闭状,部分两边倾斜的屋顶铺上了琉璃瓦,屋顶上卧着栩栩如生的双龙雕塑。同时,建筑的内外墙体绘画装饰中,内地常见的仙鹤、花鸟、凤、金蟾等在这里都可以见到。屋内窗户相比一般藏式建筑要大很多,窗框的装饰雕刻也堪称精美。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作为藏区建筑,其一贯的总体布局基本没变,一层一般设立为储藏室,二层布局为客厅、卧室、厨房等,三层通常为佛堂和经堂,保持了藏式特色。但东坝藏族民居有滇西民居一颗印式的建筑布局,有比其他藏式建筑更精致细腻的彩绘,有来自西域的波斯图案,也有明清风格的纹样图案,有汉式风格精致的木雕窗户,也有尼泊尔木窗窗框的木雕造型,建筑外形则不失藏式建筑的浑厚。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据西藏昌都地区文化局长张青介绍,在茶马古道兴盛时,由于本地和云南、四川等地贸易往来频繁,也促进了西藏和内地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东坝民居借鉴并吸收了内地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技巧。

川藏线上一妻多夫,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坚守自己的宫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