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容易忽視的少年兒童乘車安全知識(一)

在中國,有超過六成的家長駕車不懂保護兒童,很多家長缺乏兒童乘車安全知識,並未意識到自己的孩子每天乘坐在汽車上時承受著多大的風險。兒童乘車安全問題是成年人的責任,特別是家長的責任。因為,兒童自身無法判斷應該使用何種安全措施才能避免傷害。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在私家車內到底有哪些我們平常經常會遇上,但是又沒有留意的安全隱患吧……

案例一

家長口述:“我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一小會兒。”

去年的秋天,我們開車帶著4歲的優優到郊外兜風。出發前我們先來到超市,準備買一些食物和用品。為了不讓孩子搗亂,決定把優優和優爸留在車裡等候。就在優爸到車外抽菸的時候,淘氣的優優自己從車子後排坐爬到了前排的副駕駛員坐位上。他模仿爸爸開車的樣子放下了汽車手剎。優爸停車的地方湊巧有個坡度,車子開始向後滑,“咣”的一聲撞到了超市外牆的鐵柵欄上。雖然優優在這次事故中身體上沒有受到傷害,但他連續一星期晚上都會做惡夢,哭著從夢裡驚醒。我不能怪孩子調皮,因為作為父母我們竟然愚蠢到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

  案例二

家長口述:“車上的工具箱弄傷了我的孩子。”

  案例三

家長口述:“我沒給孩子使用安全座椅。”

  案例四

家長口述:“我在行駛的車裡給孩子餵奶。”

曾經有一次,寶寶在車子行駛過程中餓了,哭個不停。我不假思索的把她從安全座椅裡抱出來,給她餵奶。車子一路顛簸,孩子吃得很費勁。就在這時,老公因為擔心我們分了神,忽視了面前的紅燈,等到發現時只得急剎車。孩子吃進的奶一下全吐出來,難受得哭個不停。雖然這次我們沒有出現受傷,但這種危險的事我以後再也不做了。

夏季氣溫較高,在日光暴曬下車內溫度會迅速上升,15分鐘後車內溫度會超過50攝氏度,兒童體溫調節能力相對較弱,請家長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車內。

任何時候都請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高溫、缺氧等情況會給孩子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威脅。

切記:生命大於天。無論你離開車的理由有多麼充足,時間有多麼短暫,都不可將兒童獨留車內!如果小朋友被單獨鎖在車內,要通過按喇叭、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或者拍打車窗等方式引起周圍入的注意。

家長容易忽視的少年兒童乘車安全知識(一)

注意

按下車內的危險報警閃光燈按鈕

車輛的兒童安全鎖是一種裝置在車輛後門,防止兒童自行打開車門的設備。帶孩子出行時請為孩子上好安全鎖,途中也要檢查安全鎖是否處於鎖定狀態。

呵護成長,守望未來。關注兒童乘車安全,切勿抱兒童或者讓兒童單獨坐副駕駛位置;教會兒童正確使用安全座椅、安全帶等裝備;行車過程中,要鎖上車輛兒童安全鎖,防止兒童自行打開車門。

不要讓兒童坐在副駕駛位置,避免車輛緊急制動時對孩子造成傷害。兒童乘車出行,切勿使用成人安全帶,應根據兒童的年齡、身高、體重,選擇合格的兒童安全座椅並將其安裝在後排。

小小·兒童來乘車,安全座椅保護我;

爸爸媽媽都放心,平安出行樂呵呵。

正在高速行駛的汽車發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緊急制動時,人體產生的慣性力可能超過自重的20倍。如果兒童乘車不乘坐安全座椅,在如此大的衝擊力作用下,會與轉向盤、風窗玻璃、座椅靠背、車門發生猛烈碰撞,轉彎時兒童甚至可能被拋出車外。

車輛行駛中,不要讓孩子隨意將頭、手伸出車外,應鎖上兒童安全鎖,避免在行車過程中,孩子觸摸車門發生意外。

在車輛高速運行狀態下突然減速、停車,慣性力會使兒童與車內物體發生碰撞,嚴重的會造成骨折。假期全家出行,要在後排配備兒童專用安全座椅。

多家長駕車出行,習憒讓孩子坐在汽車副駛位置,如遇緊急制動或正面碰撞等緊急情況,孩子會因為巨大的慣性而撞向前方,造成傷亡。

副駛位置是孩子乘車最危險的地方,實驗表明,當汽車以48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發生碰撞時,一個9千克的孩子會瞬間產生約275幹克的衝擊力,會從“家長”懷中飛起,撞向前方的儀表盤,成為大人的保護袋。安全氣囊彈出瞬間的衝擊力也相當驚入,所以兒童乘車時,必須坐在後排,使用兒童座椅上的安全帶。

小小汽車跑得快,確保安全防意外;

乘車座位很重要,後排乘坐危險少;

安全氣囊衝擊大,不坐前排要記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