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和卢沉是20世纪晚期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伉俪。他们是生活上的伴侣,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周思聪是我国20世纪美术史上杰出的女画家,一生留下了不少极具影响力的佳作。卢沉生前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即以写实人物著称。夫妇二人在艺术上志同道合,相辅相成。《中国当代美术20年启示录》中收录了徐恩存对卢沉的采访,其中关于周思聪,卢沉说道:她是一个执著的喜欢绘画的人,虽然很艰苦,但在精神上,若不画的话就更痛苦。这种生活上的磨砺形成了她悲凉的绘画风格,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写照。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1969年5月周思聪与卢沉结婚,这是当时的结婚照。

周思聪这一生全身心投入艺术,是心无旁鹜、专而不杂的典型。她创作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作品,对当代艺术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现代画家,她的影响不小,所以1985年美协选举的时候,她当选为副主席,这是大家推选出来的、票数最多、众望所归。她的成就在1985年以前就获得肯定了,创作了《矿工图》《凉山妇女》《彝女》《总理和人民》《总理和清洁工》等作品。她本就是写实风格的,又是学院出身,当时要求也更倾向于这样的选题。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彝族妇女 纸本水墨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秋天的素描 纸本水墨 1983年

改革开放以后,艺术观念有了变化,随之艺术风格也有了新的表现。周老师每一个阶段都有几幅代表作,关于总理的几幅作品,其中《总理和人民》是比较写实的代表作。后来《矿工图》又一变,主要是因为主题不一样了,《总理和人民》是歌颂的,《矿工图》是表现性的,前者手法比较写实,后者手法比较夸张。因《矿工图》描写过去劳动人民的苦难,主题是矿工,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灾难的缩影,受到异族的侵略、奴役,成为亡国奴的痛苦,等等。这是她艺术风格上的一次变化。这组画当初定了九张,最终却没有画完。开始先画的是《同胞、汉奸和狗》,我还动了笔,后来又画了三张。而《人间地狱》《王道乐土》都是她一人画的。但由于这是早期的画,所以签名是我们两个人,实际上是周思聪一个人画的。因为那时我身体已不好(肝开始硬化),完全没办法进入到这样的创作中。当时的中国画坛基本上还是写实的风格,所以以这样一种风格来表现现实题材,是首创的,在全国的影响很大。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墨荷 纸本水墨 1990年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墨云 纸本水墨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非雾又非烟 纸本水墨 1992年

后来,为了完成《彝女》系列,她到凉山去收集材料,她很喜欢那种原始的、质朴的生活。这个系列也将她自己人生的写照容纳了进去——勤劳的妇女总是一种重负的状态,生活很艰难。到《荷花》时期,类风湿折磨着她的身体,手脱臼,大拇指失灵了,无法正常握笔,她便用中指夹着笔画。人物画要求准,荷花比较随意,可以即兴,画错了也不要紧,可以修改、调整。她用这种画来调剂自己的精神状态。因为生病很痛苦,她天天都在与病痛打交道,疼得受不了就靠激素维持,激素效力过了以后又疼起来了,她就靠画画减轻,忘掉痛苦。她是一个执著的喜欢绘画的人,所以虽然很艰苦,但在精神上,若不画的话就更痛苦,而且画画的时候可以忘掉痛苦。这种生活上的磨砺形成了她悲凉的绘画风格,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写照。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陌上 纸本水墨 1992年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彝装 纸本水墨 1992年

思聪的《荷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只有短短的两三年。后来她就去世了,但在她一生当中,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作品之一。最好的作品是在晚年出现的,当然以前的作品也好,但不一样。因为此时的创作已和她自身的人格结合起来了。以前是表现客观世界多一点,这一回完全是自己的精神状态,感情中的一切烦恼懊悔,一切痛苦都在里面有着落了。回溯中国历代以来表现荷花的绘画,都是荷花本身的状态,如“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比喻性的,而她周思聪则是一种直接的投入,在绘画的过程中她的喜怒哀乐都会在里画流露出来。材料是常见的生宣及综合材料,这时候她不光用墨,还用丙烯、广告黑,和墨掺在一起,肌理效果非常复杂,这是完全用墨所不能画出来的。她利用了绘画材料颗粒粗细的不同、渗透速度不同的属性特点,有的材料比如墨很快就渗出去了,有的比如丙烯还留在那儿,疙疙瘩瘩的,造成比较强的一种艺术对比。但这种湿乎乎的、虚乎乎的艺术效果很吸引人,很耐看。这也显示了她对画面超强的控制能力。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轻雷 纸本水墨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轻荷 纸本水墨 1991年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风定花定疏 纸本水墨 1992年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梦回池塘外 纸本水墨 1992年

思聪对材料的熟练掌握,这就是她艺术才能的一部分。也许是天赋吧,有的人学一种东西很久才能学好;但有的人呢,好像看一看就能用上。这种纸的拼贴、肌理效果、组合式的构成,都是现代艺术里面很常见的形式,但是搞惯了写实绘画的人,转换起来是很困难的,显然周思聪在这个方面好像转得比较顺,平常也没看见她花多大力气,好像很自然就用上了,而且效果做得非常好。作为一种艺术趣味,一种表现力来讲,都是很生动的,充满了一种艺术的对比。

卢沉说周思聪:如果不画画,会更痛苦

▲周思聪 水花晚色静 纸本水墨

她的后期主要是画荷花,因为身体不好,画人物已经力不从心了,而画荷花主要是精神上的需要,因此整个气氛是比较伤感的,荷花没有花,荷叶也是一种残荷的感觉,不像一般的荷花。实际上这都是她当时心态的一种表现。思聪不喜欢颜色,这跟她的病、跟她精神上的压抑都有关系,病痛带来的折磨,致使最终的画面产生了一种哀悼的感觉,这是潜移默化并且非常自然的情感流露。实际上这之后不久她就去世了。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美术20年启示录》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