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負面情緒

擁抱負面情緒

多變的情緒

多變的情緒

有沒有想過我們的情緒和什麼特別像呢?不管你是曾經思考過還是現在正在考慮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情緒像天氣一樣,難以捉摸。是的,情緒的種類很多,例如喜、怒、哀、懼,這是我們經常會體驗到的幾種基本情緒,但這些情緒也像天氣一樣,多變且不可預測。正如沒有哪裡一年365天都是恆定的溫度和溼度,我們的情緒也很難做到永遠不變,幾乎沒有人會說自己每天都是一樣的愉快或者一樣的悲傷吧?我們習慣把情緒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也叫負面情緒。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被積極情緒包圍,但是其實消極情緒的類型比積極情緒的類型更多,我們更有可能體驗到較多的負面情緒。當我們沉浸在積極情緒中時,那些不被我們所看好的消極情緒會偷偷潛入:有時像小雨潤物細無聲般慢慢滲透;有時則會像暴風雨一樣突然襲來,來勢之迅猛讓人措手不及。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在後面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容易被負面情緒帶著走。有些人可以調節自己不受影響地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而對有些人來說,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卻不是這麼簡單。

壓抑負面情緒

悲傷、緊張、焦慮、恐懼、憤怒,這些聽起來就讓人感覺有點絕望的詞,當我們真正體驗到時,又是另一種絕望。有些人在面對負面情緒時,會採取主動但消極的策略,他們會把這些情緒掩飾起來不被發現,尤其是在一些不適合表達情緒的場所。曾經微採訪過一個無論什麼時候看上去都很淡定從容的朋友,他說壓抑這些糟糕的情緒給他帶去一絲安慰和踏實感,而且他說不把負面情緒傳染給別人是一種基本道德修養啊!雖然覺得有些道理,但是把負面情緒都藏在心裡不去找任何人訴說、也不發洩出來就真的是最佳狀態嗎?我們總說一個詞“憋出內傷”,其實長時間積蓄在內心的負面情緒得不到釋放就會憋出內傷。當消極的情緒不斷累積,原有的負面情緒無論從類型上還是從程度上來說,都可能會比之前更嚴重。所以,長期壓抑內心的負面情緒其實會使個體的感覺更糟糕,也會使事情變得難以控制。因此,我們需要適當地將負面情緒表達出來。而且,其實負面情緒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是必須從生活中排除的。

擁抱負面情緒

積極情緒+消極情緒才是完整的

積極情緒+消極情緒才是完整

我們常聽一句話:“微笑使人幸福”。但這句話並不是教導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保持微笑,也不是在告訴我們人生必須每時每刻都開心和愉快。相信大家都看過或聽過《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它講述了女主人公茉莉長大後和她的五種情緒之間發生的一系列趣事。當原本和諧的世界被悲傷、憤怒、害怕和厭惡幾種情緒掌控時,代表快樂情緒的“樂樂”便開始想辦法讓茉莉恢復正常愉快的情緒。但最後“樂樂”和其他情緒發現,幸福的開關不能只是被快樂所掌控,想變得幸福也不能只是一味地排斥那些負面情緒,其實最好的幸福就是所有情緒都存在。悲傷、憤怒、害怕、厭惡真的只能帶給我們傷害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些情緒的存在讓我們充滿能量,學會了遠離傷害並保護自己。

擁抱負面情緒

正確對待負面情緒

正確對待負面情緒

所以,被負面情緒困擾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在面對負面情緒時我們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並想辦法去調節那些負面的情緒。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裡有三個我們常見的排解負面情緒的方式。

1.坦然接納自己的不佳狀態,積極面對,轉移注意力

當發現自己被憤怒、憂傷、焦慮、緊張等情緒包圍時,不要慌張,消極情緒並不會一下子把我們帶入無底深淵。試著做幾次深呼吸鎮靜下來,告訴自己不要驚慌失措,負面情緒也沒什麼可怕的。想想讓我們感到憤怒、憂傷、緊張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然後從根源分析入手找到一個合適的釋懷方式。當靜下來並不能改變我們的情緒狀態時,可以嘗試著去做一些其他事情來分散注意力,比如自己感興趣的事。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不僅能讓我們靜下來,更能把我們的注意力從負面情緒上短暫地轉移開來,有助於我們恢復積極的情緒狀態。

2.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發洩方式,比如運動

運動是很好的發洩和調節情緒的方式。除了增強體質,很多人都喜歡把運動當做一種自我調節方式。運動可以使人暫時忘卻所有的不愉快,而且可以作為一個契機讓個體在運動的過程中思考很多事情。曾經有個朋友在一段時間內面臨著很大的考試壓力,緊張、焦慮的情緒讓他神經緊繃。於是在一個霧霾很大、所有人都不想出門的夜晚,他突然換上跑鞋頭也不回去了操場。大家都覺得他瘋了故意去吸霾。但當他跑步回來後,那個愁眉苦臉悶悶不樂的他已經不見了,他說:跑一跑,想開了,舒服多了。

3.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當我們試過前兩種方式但依然難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時,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情緒跟陌生人講出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負面情緒,只不過每個人消化負面情緒的能力不一樣。有些人可以很快進行自我調節恢復積極狀態,但這並不代表著專業人士會因為你的求助問題而產生任何偏見。當我們一個人處理不了問題時,不要覺得孤獨無助,請記得我們身邊還有其他人。所以,讓我們試著和負面情緒握手言和,讓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嘗試著去體驗和接納每一種情緒,去感受它們所帶來的悲喜交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