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近幾天,一張克強總理在日本參觀豐田北海道公司的照片被網絡廣泛傳播,只見總理在日本首相

安倍晉三的陪同下,“面色凝重”的聽著豐田章男的講解,若有所思的面對著一輛豐田車。那麼這到底是臺什麼車,又在談些什麼呢?讓總理如此嚴肅!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豐田MIRAI

沒錯,總理面前的這輛車就是豐田氫燃料電池車—豐田MIRAI(日語是“未來”的意思)。該車被豐田視為“未來之車”,按照豐田人的說法,在以後的歷史地位上,這是一輛絲毫不亞於豐田普銳斯的革命性車型。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豐田MIRAI,2014年12月在日本正式上市,2015年在美國上市。補貼後約合人民幣30萬左右。這車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1.豐田MIRAI完全以氫氣為燃料,唯一的排放物就是水,真正做到了純綠色;

2.豐田MIRAI的氫儲量可以支持700公里續航里程,絲毫不亞於目前的燃油車;

3.豐田MIRAI加氫時間僅3-5分鐘,方便快捷;

4.豐田MIRAI代言人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截止到2017年,全球總計銷售燃料電車6475輛,而豐田一家獨佔75%份額。每年銷量翻倍式增長。其中,豐田MIRAI在國內更是供不應求。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不僅僅如此,按照豐田章男的說法,2025年,豐田氫燃料電池車成本可以做到與目前的油電混合車一個水平,完全不用依靠政府補貼。在東京車展上,豐田又展示了其最新的氫燃料電池概念車Fine-Comfort Ride,續航可到1000公里,儲氫罐容量僅需6kg。

氫燃料電池車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水電解可得氫氣,氫氣供給電池陰極,空氣中的氧氣供給陽極,產生電能,儲存在車輛的儲能電池中,供驅動電機使用,聽起來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然而事實並不是那麼美好,氫氣的製取、運輸和儲存目前都面臨著很大的技術難題,並且氫燃料電池成本目前仍舊較高,在國內生產一臺燃料電池車需要近百萬人民幣

國內現狀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與日韓不同的是,在國內,無論是政策導向還是市場配置都傾向於純電動汽車的發展。靠補貼過日子仍舊是大部分新能源企業的現狀。而針對氫燃料電池車的研發可謂是少之又少。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但是,但無論是在汽車產業重陣日韓、歐洲,還是汽車市場風向標北美,氫燃料電池車(FCV)技術都是不可忽視的新型能源汽車路線。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目前,國內對氫燃料電池車的研發還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上,更多的是高校在進行。在企業層面,也僅有上汽集團稱得上是掌握了關鍵的核心技術。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上汽集團是國內較早投入技術研發的車企,2006年正式成立燃料電池事業部,到如今發力突破電堆技術,公司一直在投入研發,並相繼推出燃料電池乘用車榮威750、950等車型,在技術指標上全面對標豐田。

結束語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目前,全球汽車工業都在面臨著一個選擇:燃料電池、純電、混合動力。日韓押寶燃料電池、中美押寶純電動汽車,歐洲則更加傾向於混合動力。雖然目前來看還沒有很明顯的傾向,但是毫無疑問,誰押準誰就可以掌握未來幾十年的汽車工業。

豐田之行,到底是什麼讓克強總理“面色凝重”?

也許,面對豐田的燃料電池車時,總理在想:

萬一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屬於氫燃料電池,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