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作時,吃什麼食物充飢最好?

愛笑的眼睛183012923



低血糖可誘發或者加重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形成惡性循環。ACCORD,糖尿病與血管疾病行動研究(ADNANCE )等臨床研究顯示,嚴重的血糖控制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並且嚴重的低血糖可能與患者的死亡風險身高相關,因而糖尿病患者需要制定個性化的控糖目標。並不是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



低血糖分為幾種類型,對於意識清楚的患者,可以口服15到20克含糖類食品:

比如說,

糖塊(拇指蓋大小)4到5塊。

可樂,雪碧等125ml大約一瓶1/3到1/4。

白砂糖一羹匙,

蜂蜜一根羹匙,

牛奶250ml。

過15分鐘監測一次血糖。

如果血糖仍然≦3.9mmol/L,再次給予葡萄糖口服或者靜脈注射。

如果血糖已經上升到3.9mmol/L以上,距離下一次就餐還有一個小時以上,那麼給予半塊饅頭,一片吐司,一個雞蛋,一杯牛奶等含有澱粉或者蛋白質類的食物。

對於已經伴有意識障礙的,應該緊急打120,同時可以將糖漿,蜂蜜等粘性強的含糖食物抹在口腔牙齦上。



患者自身也必須隨時將糖塊背在包中,以備不時之需。並不推薦在出現低血糖時吃大量的食物,這樣會引起血糖的急劇升高,忽高忽低的血糖波動,對糖尿病也是有很大的影響。


實在愛營養

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時,非常危險,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做好各項預防措施。

低血糖的症狀

低血糖即血糖值低於2.8mmol/L。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時會有頭暈、煩躁、飢餓難忍、全身無力、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狀,嚴重時可發生全身抽搐、神志不清、抑鬱及亂哭等精神症狀,甚至出現昏迷。

低血糖發生的原因和應對辦法

老年糖尿病患者較年輕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低血糖,而發生危險的情況,特別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最為常見。導致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膳食過少、運動突然增多、未及時進食、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過量等。飲酒後也易出現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症狀時,應立即吃一兩塊糖,或一杯溫熱糖開水(含葡萄糖或蔗糖20~50g),症狀在幾分鐘後即消失;若症狀稍重,除飲用糖水外,可再進食適量的澱粉類食物,如麵包、餅乾、饅頭等(約25g)或水果一個。

怎樣防範低血糖?

1.飲食規律,定時定量,少量多餐

糖友的飲食原則是控制總熱量,少量多餐。即減少餐後胰島負擔,又能有效防範兩餐之間出現低血糖。

如果頻繁出現低血糖,可以對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時段進行分餐制,勻出一部分主食量留作加餐。正常人一天三頓,咱糖友一天四五六頓,不管餐次增加多少,但是要保證總量恆定哦。

還有一點容易被大家忽略,即空腹飲酒,空腹飲酒也是造成低血糖的一大元兇。因此,糖友限制飲酒,但絕對禁止空腹飲酒。

2.合理運動

地球人都知道,運動有利於降血糖。因此,晨起空腹運動或者過量運動就有可能導致低血糖。在開始運動療法之前,建議糖友在運動前後監測血糖,以便發現運動性低血糖的潛在性以及評判運動的降糖效果。

運動最好安排在餐後30min - 60min 開始,這時候正是血糖上升高峰,運動可以降低餐後高血糖又不至於發生低血糖,推薦您運動時間控制在30min - 60min,運動結束後即可測量餐後2h的血糖。

3.合理使用降糖藥和胰島素,不擅自用藥

無論是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藥物使用過多是發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監測血糖,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藥物劑量。除了慎重增加藥物,還要慎重選擇藥物。

目前市場上很多號稱能“治癒”糖尿病的“神藥”,受到不少糖尿病患者的青睞,實際上,為了達到所謂降糖效果,這些“中藥”往往摻雜著降糖西藥。如果常規用藥的同時,再服用這些“神藥”,低血糖的發生幾率大大增加!

還是那句耳朵都聽出繭的忠告:遵醫囑用藥!


回答來自頭條號糖人健康網,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糖人健康網

糖尿病病人終身都需要控制飲食,不能吃糖。唯獨此時不用控制,而應該及時食用任何能使患者迅速脫離低血糖狀態的食品,甚至是糖果、白糖以至葡萄糖。

低血糖症應該防重於治,最好是不要發生,否則會給患者的健康以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而且可能引起反跳性的高血糖,導致病情波動。

易發生低血糖患者,平時最好隨身帶上兩樣東西,以利於低血糖的救治

  • (1) 服藥時間過早,或吃飯時間延遲;
  • (2) 到進餐時間沒有按時吃飯,或進食量太少;
  • (3) 活動量過大而沒及時加餐(以注射胰島素人多見);
  • (4) 空腹飲酒過量。
  • (1)飢餓、心慌、手抖。
  • (2)頭暈或頭痛。
  • (3)出汗,臉色蒼白。
  • (4)明顯飢餓感,全身軟弱無力。
  • (5)眼前發黑,視力模糊。

內分泌楊金奎教授

低血糖對於正常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定義不同,正常人群血糖低於3.9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2.8mmol/L即為低血糖。血糖過低時都會出現心慌、頭暈、汗出、無力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意識問題,如出現嗜睡、昏迷,甚至導致死亡。調查顯示,低血糖最容易出現在凌晨12點至4點,很多老年人機能反應不敏感,所以很容易發生危險。


杏花島

國外對於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使用胰島素患者,均處方配給胰高糖素注射劑備在身邊,以應對低血糖發作時進行注射糾正低血糖,但國內尚無此藥物供應。


懶道人

立即含一塊糖果或吃幾塊餅乾,具體看血糖低到什麼程度,如果心慌、出汗、發顫就趕緊含糖果,症狀較輕就吃幾塊餅乾。緩解後按常規正常進餐。


陳慶華大夫

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控制不穩定,低血糖的發生頻率較高,出現這種情況,不要慌張,牢記以下三點,突發低血糖輕鬆應對:

(糖尿病的症狀)

吃一點

一般來說糖尿病人使用胰島素,磺脲類藥物會出現低血糖。

  • 輕微的就吃點主食,如,饅頭、餅乾等,對於輕微的低血糖病人不必拘泥餅乾種類,任何一種都能起到緩解低血糖症狀的作用;

  • 如果比較重就吃一些含糖量較高的食物,比如蛋糕,含糖飲料等;情況再嚴重的就直接服用葡萄糖。

切忌:如果在逛街時出現低血糖現象,千萬不要依靠冰激凌來升血糖,冰激凌中含有大量脂肪酸,不但不能及時升高血糖還會影響人體對葡萄糖的吸收。

喝一點

如果糖尿病人在使用拜糖平等磺脲類降糖藥物,發生低血糖時最好服用葡萄糖粉,含服或沖水飲用均可。因為拜糖平這類藥物是將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而這個分解過程相對比較緩慢,所以短時間內糾正低血糖比較困難。

加一點

在血糖控制好的情況下,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加餐,長期服用降糖藥的病人進餐不及時就容易出現低血糖。此外,糖尿病人還要注意定時做檢查,三個月查一次血紅蛋白,一旦糖化血紅蛋白值小於6.5,就要引起注意。

對於糖尿病人,一定要定時定量的使用藥物,如果某一次未能按時服藥,可以補服。對於磺脲類藥物來講,只有服用的是控釋片、緩釋片病人才考慮補服。

(圖示

糖尿病人血糖高飲食情況)


北藍健康之家

所有人的回答都似是而非,標準答案是,第一務必遵照15:15規則,即出現低血糖症狀即刻檢測血糖水平,血糖低於2.8mmol/L,15克葡萄糖含服或者沖水服下,15分鐘監測血糖,血糖水平沒有回升或者還在繼續下降,再服用一次15克葡萄糖,等待15分鐘監測一次血糖水平,重複若干次直至血糖回升;第二,低血糖的診斷和處理必須結合Whipple 三聯徵,具有低血糖的症狀;發作時血糖≤2.8 mmol/L;服糖(即碳水化合物)後可使症狀迅速緩解;第三,若果是假性的低血糖,當心其它嚴重疾病,必須做鑑別診斷;第四,對於長期高血糖的患者必須控制降糖速度,謹防低血糖反應!


卽良無分

糖尿病人發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以下:

1,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痴呆,嚴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可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3,體內的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長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

4,會刺激心血管系統,促發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腦卒中等。

5,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容易引起精神失常、痴呆等。

在低血糖發生時,很多糖尿病患者會選擇巧克力,蛋黃派,其實它們雖然含有較高的熱量,但主要以脂肪、蛋白質等成分為主,進入人體後需經過一定轉化才能被人體吸收,升糖作用較慢,不能很快消除“低血糖”。相反,方糖塊、白糖水、可樂卻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升糖,因為其中的糖分不需要經過複雜轉換,能很快被人體吸收。看似一樣的甜食,在關鍵的時候可能就因為選擇的不同,而造成截然不同的後果。尤其對於合併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老年人、兒童,嚴重“低血糖”可能帶來難以估量的危害,迅速有效的消除“低血糖”至關重要。當低血糖時,切不可抱有僥倖心理,應及時攝入一定量“升糖”快的食品。

糖尿病患者平時在用餐時可以配合流健顆粒一起服用,可以降低穩定餐後血糖,杜絕低血糖的發生,流健顆粒以物理控糖作用於人體,隨餐進入體內後,吸附包裹單糖分子,減緩腸道黏膜對單糖分子的吸收速度,但同時,也會根據其他細胞組織的需求,定時定量釋放單糖分子,保證血液中單糖分子的需求量。流健顆粒將人體餐後兩小時血糖高峰值改善為六小時單糖平緩吸收(釋放)。“消峰去谷”避免了由藥物和其他因素導致的低血糖發生的危險。讓血糖維持在生理範圍內


睡會兒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