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兩個都是農村普通小學教師是種什麼體驗?

西言午

關於這個問題,老農我認為自己還是有發言權的。

說實話,現在社會上夫妻兩人都在農村當教師,而且還是小學教師的情況越來越少了。畢竟現在農村的學校也少了很多。但是在老農上學那個年代,這種現象很普遍。


老農我上小學的時候,應該是95年左右,那時候農村教育還是非常興旺的。因為有初中,所以當時老農所在的村莊是附近幾個村的教育中心。每到放學的時候,就會看到很多外村的小夥伴成群結隊,或騎著自行車,或步行,揚長而去回家去了。

說的有點遠咯。迴歸正題,夫妻二人同時在鄉村當小學教師怎麼樣?是什麼樣的體驗呢?老農打算從兩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在2000年之前,夫妻二人同時在小學任教,是什麼體驗。

而且,如果夫妻二人都在任教,在當地生活狀態也不錯。畢竟人家每個月都有工資可拿。

第二,2000年之後,夫妻二人同時在鄉村任教,是一種什麼狀態。

2000年之後,鄉村教育發生了很大的改觀,不僅是教室的翻新,鄉村教師也注入了新的血液。

這個時候,夫妻二人在農村小學當老師,收入水平肯定比身邊很多人好很多,基本上他們的生活是運動著的。平時在鄉村上課,週末回縣城生活,有房有車令人羨慕。生活會非常安逸。

所以,總體上來說,教師待遇不錯,受人尊敬,是不種不錯的職業。鄉村教師亦是如此。


農人話農事

我一個朋友,兩口子都是湖北一個普通鄉鎮的農村小學教師,我來說說他們的生活。



這兩年,農村教師的待遇有了較大提高,他們兩口子,上十年工齡,小學一級職稱,兩個人一個月加起來有五千多,算上年終的績效,一年接近九萬元左右,外加公積金、養老保險、合作醫療等補助,在鄉鎮來說,算是比較好的職業了。



在農村教書,現在的教學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教師公租房、洗澡間、運動館等設施比較健全。而且一直以來,農村人對教師還是比較尊重,他們兩口子教書認真、為人熱心,教學質量比較靠前,在當地口碑不錯。

他們兩口子都是當地人,相隔不遠,他們有時間就會回家去幫父母做做農活,給父母捎點東西回去,兩家的老人都照顧到了。



他們在縣城用公積金買了房子,買了個十萬左右的小車,有時候放假一家人會回縣城來生活,我們這的鄉下是實行的大星期教學,上十天課放四天假,畢竟孩子老是窩在鄉下,對孩子的見識和成長還是有影響。

他們的孩子就在他們教書的小學讀書,工作和照顧孩子兼顧,孩子一直在身邊,對他的教育還是很有幫助的。

每年的寒暑假,他們一家也會出去旅遊,一家人放假的時間同步,而且寬裕,又不是節假日的高峰期。

平時經常交流,感覺他們對當前的現狀和生活還比較滿意,雖說比上不足,但比下有餘,不過還是想通過考試等途徑調到縣城來工作,畢竟還是想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學校去教育,而且城裡的教育資源要更豐富,對於孩子的興趣培養、開闊眼界和素質提升要比農村好的多。

(個人觀點)


熊二是個二貨

鄉鎮小學教師一枚,也是湖北的,說是鄉鎮教師,我們學校也在鎮上,但生源全是周圍農村孩子,我們這裡幾年前農村小學合併成了我們現在這個大的農村小學,周圍很多兩口子都是老師的。

我剛來教書時,2013年,那時候工資很低,我只有1500,二三十年工齡的老師大概也就三千多點,老師們都特別節約,一日三餐學校解決,住的遠一點的老師住宿也能解決,然後努力工作,每學期績效多拿點,也是三千多,還有每年4800的效能獎,兩口子兢兢業業,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老師們的小孩也特別爭氣,或做生意或讀書出去,都有能力給自己爸媽在大城市買房,等他們退休就接過去,雖然靠子女就能過的很好了,但他們依然很節約,我身邊有個老師已經退休去了女兒那裡,在湖南。還有的老師慢慢攢錢,兩口子在房價很低的時候在市區買房子,現在女老師還有幾年退休,老公也還有十年左右退休,房子漲了很多,賣了又買,還買了車,生活節儉,但生活水平還是挺高。

近幾年我們這農村教師的工資幾乎翻了一番,像我現在一個月拿到手的工資有3000出頭,一年績效加效能加財政獎勵有兩萬左右,一個月公積金到賬將近一千,在小地方,算是待遇非常好了,那些兩口子都是老師的又快要退休了的,一個月工資五千多,退休工資也能拿到四千多,好多老師拿出自己的積蓄還有之前攢的公積金給子女或者自己在地級市買房,兩口子的公積金就能付首付,一個老師一輩子到退休將近二十萬的公積金,我們這地級市的房價靠近郊區已經漲到了一萬左右,很多老師子女已經結婚,自己養育子女的壓力不大,都相繼車,買了十幾萬的車,有子女掏錢的也有自己掏錢的!近三年學校四十多5個老師幾乎一半老師都買車了。

怎麼說了,兩口子在我們這個地方當老師,一輩子不會大富大貴,但節約一點,日子還是會越過越好,老師的錢都是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

對了,上面那個回答說是農村小學公租房等等各種配套設施,條件很好的,說的一點都不假,我看他回答,我跟他一個地級市的,我們這裡學校環境就是這麼好的,而且越偏越好,農村小學老師還有每個月400的補貼,更遠一點的有500,即使學校特別小,生源特別少,一個學校一百人都沒有的偏遠農村小學近兩年橡膠跑道,比較好的教師公寓和學生公寓,還有自動化的教學設備,觸屏白板,全都是一應俱全的,不會比城裡小學差!

升旗儀式,五百人左右規模的農村小學,主教學樓,旁邊還有一棟實驗樓,後面有兩棟寢室

寢室樓前的花園

教室裡面

開家長會的家長,幾乎都是農民


大操場

其他鄉鎮的農村農村小學也開幾張吧






還來一張學校改造前的照片,這個鄉鎮小學破破的,不過還有一兩年的時間就會搬遷到高大上的新校區了,所以這個校區沒有改造,沒有新建宿舍樓和橡膠跑道

以上。


熊老師1990

我姐和姐夫,都是普通小學教師,他們不在同一個學校,曾經在同一個學校,後來為了避嫌吧,就分到了兩個學校,姐夫是初中數學老師,姐姐是小學教師,什麼課都帶(因為是有名師範院校畢業,教初中數學時已經被評為特級教師了)。兩個學校,距離只有五六百米,姐夫每餐都可以回家吃飯。現在姐姐、姐夫都已經退休了,我覺得他們的工作生活真的挺完滿的。

1、他們育有,一兒一女,因為從小自己帶,再加上學校的氛圍好,兩個小孩的學業都很突出,都是211大學,畢業的,獨立能力很強,工作都不用父母操心,待人接物也都非常得起,現在收入都處於城市中較高的水平。

2、我家,姐夫的家,都是農村的,他們在休息時間,節假日時間很好地照顧了農村的父母,另外的兄弟姐妹的小孩,我姐姐經常幫著帶的,小孩有一些不好的習慣,都是我姐姐耐心地幫著慢慢糾正過來的,所以,我姐姐在老家很有威信,說一句話,響應的人很多,我就不能比了,儘管有時我覺得自己更有道理,哈哈!

3、因為,姐姐、姐夫,都是優秀教師,並且樂於助人,責任心強、且熱情耐心,所以眾多的學生及學生的家長對他們很敬重,就註定了他們的人脈,非常的旺,現在已經可以說是桃李芬芳了!經常有人來看望他們,逢年過節來拜年的學生盈門!

4、教師的收入,曾經不是太高,現在慢慢地也不錯了,但,農村消費是很低的,姐姐、姐夫照顧老人的同時,很好的培養了一對子女,供他們讀大學,同時也有一定的存款,他們在縣城買了房子,退休後都住在縣城,生活環境也非常好,退休後工資是較高的,另外飲食挺健康的,學校的作息習慣好,也有鍛鍊的習慣,所身體都非常好,去年去體檢,各種指標都正常,不像城市的很多亞健康人群,年齡不大已經三高!其實我都挺羨慕他們這種生活了,比我一個人在異鄉大城市打拼,更有生活質量。

5、父母年紀大了,主要姐姐負責照顧了,尤其是父親去世前,生活不能自理的一段,都是姐姐每天陪著,替我這個遠在他鄉的兒子盡了很多孝,在這裡再次表示感謝!

6、教師的自由時間還是比充裕的,姐夫有釣魚的愛好,還經常去山坡上,找一些硬木的樹根,打磨拋光以後,做簡單的雕刻,,就成了非常有藝術感的工藝品,他們的生活很平靜,但是絕不乏味!

7、很多年輕人為了證實自己的能力,或者是為了身份,想方設法去努力工作,不辭辛勞去賺更多的錢,存款可能會多一些,在大城市的房子帳面上可能更值錢一些,但他們可能失去了與父母團聚的機會,錯過了陪小孩的時間!而夫妻兩個,如果都是普通農村的教師,他們在當地的身份已經被確認!他們不需要穿名牌,不需要用奢侈品,一樣被周圍的人尊重(農村人還是非常尊師重教的),他們生活的豐滿度,立體感是很多在大城市的創業人無法匹敵的!


執玉手

現在我和男朋友就紮根鄉村小學校,我們兩個的學校離得有點遠,一個小時車程,我們上班四年了,很辛苦,男朋友前兩年在另一個省上班,為了愛情,終於考到我這裡了。我們屬於外來人口,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上班,離各自的家都很遠,都跨省了。在工作第三年我們自己存錢在縣城裡貸款買房付了個首付,我們倆的學校到城裡半個小時以內,後來第四年貸款買了車,頓時壓力就特別大,我們倆每個月的打卡工資都還貸款了,過得很緊張,就期待著每學期發點績效,發年終目標考核獎和績效高出部分來裝修。我們兩個都是農村的,只有靠自己!才出來那一兩年真的是過的特別緊張,那時候工資比較低,14年畢業工作,第一個月領工資一千六百多,然後再加績效和年終一共也才兩萬!在那兩年我提升了自己文憑,拿了駕照!也就這一兩年,工資漲了一部分,每個月打卡有二千五百多,績效高出部分還有個兩萬,生活才能將就過下去。

慢慢的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家,雖然辛苦,但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奮鬥來的,有時候我在想這一切值得嗎?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很快樂,當我看到我所擁有的,我是自豪的!畢竟這一切都是我們靠自己努力奮鬥出來的!我身邊的很多朋友和同學都是農村出來的,有的家裡能夠幫助他們很多,但也有很多同學是我們這種情況,都必須要靠自己!!!我們準備明年房子裝好了就結婚!生活不容易啊,雖然說這個社會評價我們九零後吃不得苦,愛挑剔工作,但是我們實際上大部分的都是很務實!


魚兒冒泡泡2016

我父親,母親都是農村小學教師!

哦對了,我姥姥,姥爺也是。

什麼體驗?

他們什麼體驗我不知道,倒是可以跟你說說我的體驗。

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疼!

從小沒朋友,我不敢出門,別的小朋友迫於壓力不敢來找我玩。難受!

永遠有寫不完的作業,根本沒有童年,憋屈!

不分青紅皂白,只要老師說我不聽話,立馬收拾我,委屈!

記得我父親剛上班那年,一年工資220塊。他說那會爺爺快不行了,他想這輩子老爹還沒看過電視呢,於是偷跑去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整整一年的工資,買了一臺電視機。氣的爺爺躺在炕上,臉朝外,就是不看。奶奶說你看,這個是有人的,還會動。爺爺終究是拗不過,也跟著看了起來,也是在那一年,爺爺去世了。

因為父母都是老師,家裡也不種地,也不養動物,倒是輕鬆的很。逢年過節還會有學生家長送一些雞鴨鵝,魚這些。

教師以前的工資是很低的,尤其是農村教師,不過現在整體待遇都有提升,而且18年初央視還著重報道過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問題。

17年末幫我父親整理表格的時候偶然發現,我他們二老的工資加起來差不多10k,還有住房公積金和保險。


Marlboroooooooopp

我姐夫和我姐姐就是在當地的小學任職的時候交往認識,瞭解之後就結婚了!目前呢,他們的孩子也兩週歲啦!這種通常夫妻兩個人在一個工作崗位結婚,無論是什麼工作崗位,它們都可以說是同事之間的交往認識結的婚,現在生活不大都求一個互相照顧,畢竟鄉村教師一週才可以回一次家,如果兩個人在不同的崗位,他的婚姻就會變成思念與掛念,所以大多數人選擇了同事之間變成了戀人。這也充分的證實了好多人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我姐姐和姐夫,在一家小學一起任職了三年,但是我姐夫的發展情況比較好,由於成績上去了,就被調到了城裡去,我姐呢,還是在孤軍奮鬥,她現在所想的就是每一天都可以回家,和我姐夫可以呆在一塊。所以可以看出來,小夫妻還是距離近一點還是比較好的!我姐和姐夫在同一個學校的時候,兩個人的小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



他們在學校申請了一間房子,他們把鍋碗瓢盆,都搬了過去,他們兩個誰下課早一點,誰就去做飯,平日裡的髒衣服,我姐夫就洗了。一起起床,一起上班,一起下班。每天過著重複且幸福的生活,老師與同事或者學生髮生矛盾了,還可以彼此照顧,安慰!所以在一起工作其實會特別的幸福的。

農村的環境,空氣都特別的好,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學校的設施,伙食,條件等等好多東西都變得越來越好了。工資也還不錯,兩個人一年算上補貼,十萬左右,小生活完全可以維持了!


窮極一生只為歸途璀璨

我和我媳婦就是農村學校的,倆人做了六年工作夥伴,然後成了人生的夥伴。10年一起考特崗來到這裡,張家口的一個農村。那時每月工資1450,轉正那年漲到了1800,後來慢慢熬,現在到卡3000。每年績效工資不到一萬,還有個精神文明補,6000。目前倆人還沒有拿到小高職稱,平時倆人就住學校,也沒買房子,假期週末就是雙方父母家輪著回。生活壓力還不算大,每週回次家,一個月油費五六百吧。雖然掙得不多,但也挺知足。倆人也挺愛好教育事業的。現在有了寶寶,孩子剛剛九個月,我父母跟著過來替我們看孩子,學校給安排了一間宿舍,也挺感激領導的。就是在農村生活條件差,天熱了洗澡不方便,父母六十多歲,孩子也小,如果每週都回家,開車得兩個小時,老人小孩都受不了。目前糾結的事情就是,孩子快斷奶了,不想讓他跟著我們在農村待著,可是給父母放到家裡,怕他們累,也捨不得孩子。等他到了上學年紀,如果和父母在一起在城裡上學,有點像留守兒童,放在我們身邊,說實話我不太看好我們學校的教學工作,對孩子能力培養也工作不到位。一步步看吧,目前只希望孩子不生病,老人健健康康,我倆工作順利點,我還擔著學校安全工作,但願學生平平安安。


走著去拉薩1

我就是夫妻兩個都是農村教師的情況。

第一種體驗是很知足。

教師這個行業,不管你是否能把學生培養成優秀程度,卻是能把自己培養成品格優秀的人。不貪不怨不求富貴,無私奉獻,每一天眼裡心裡都是學生的學習生活。每一天都知足常樂。

第二種體驗是很無奈。老人有病看不起,孩子去不了想去的興趣班,全家擠在一起,沒有舒心的房子。總之,莫談錢,談錢很無奈。

第三種體驗是朋友很少。跟人交往,他們總是先想到你的職業,在一起交流,總是想諮詢他們家孩子怎麼學習,怎麼管教,沒有人願意跟你談談人生談談理想。


淡淡陽光味兒

這個問題我來答一下,我有個親戚就這樣的,我來說下他們的生活。

夫妻雙方兩個,丈夫有二十多年工齡,扣除養老保險等一些雜七雜八之後,淨到手4500元,妻子則是由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的那種,雖然教齡只有十幾年,可最後扣除其它的之後到手也有3500.兩個人加起來就8000,年中還有年終獎,還有一些比如米啊油啊等慰問品,反正兩個人加起來收入十來萬吧,這樣的收入在農村已經算得上很不錯了。

治癒開支的話吃都在學校裡,住都在家裡,基本上只用出下家裡的電費和水費,以及人情往來等,這些一年加起來大概一兩萬吧,其實負擔主要是養孫子,孫子的各種費用都是由他們兩個補貼,現在小孩上幼兒園一年大幾千,再加上奶粉又貴,基本都是吃的那種一兩千的進口奶粉,一個小孩一年就要花費他們兩個四萬多。

再說下現在的鄉村小學吧,基本上比以前好太多,學生教室老師辦公室基本上都有空調,廁所也都是那種瓷磚做的,通了自來水了。操場也是那種橡膠跑道,基本上籃球筐,乒乓球檯都有。總之現在農村小學環境比以前好太多。



最後,通過跟他們交談,發現他們對生活都很樂意的,說這樣的生活已經夠了,唯一希望的就是以後他們的孩子能考上大學,跳出農村,因為農村實在太落後了,和城市差距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