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教師鐵飯碗,有哪些利與弊?

木倉二掌櫃

取消教師鐵飯碗,就會增加教師隊伍的流動性,讓教師隊伍不穩定。競爭上崗就會出現嫌貧濟富的局面。雖然不取消也會出現這種局面,但是取消之後更加加劇這種情況的發生。

到時候好得師資力量就會全往大城市集中,別說農村了,中小城市都會留不住人。

取消教師鐵飯碗,只會讓教師的危機感增強,危機感增加,就會出現全體謀出路的情況。再讓教師安全去教育學生的可能性增加,反正討好學生,討好家長和領導的可能性增加。

那麼這種情況下,你認為學生還能學到好的東西嗎?

再者取消教師鐵飯碗,教師流動性增加,就讓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適應上,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教師換了,學生要適應新教師的教學風格。新教師也要根據以前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學習風格進行改變。


一號風手

結論:中小學教師絕對不能取消鐵飯碗,以後的大學教師絕對不能留有鐵飯碗。

編制對於中小學教師而言太重要了,這是營造穩定氛圍,穩定教師的根本舉措。中小學教育(包括高中在內)本質上是國家民生福利體系的一部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牽涉到教育行業,如果沒有相對穩定的中小學編制體系,那麼教師隊伍很難保持一個的長期的穩定環境,這不利於國家民生教育事業的發展。一方面,學生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教師的教育者形象;另一方面,中小學教師需要一個富含基本的安全感的教學氛圍。否則教師將終日在失去工作的可能性裡惶惶而不可終日。

編制對於大學而言,是禁錮大學發展的桎梏。一方面,給大學以辦學自主權是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編制核定總量限制了大學的發展規模,現代大學謀求發展就需要招聘大量的外聘人員(通稱合同制用工人員),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在大學中十分普遍。這種現象在中小學很難出現,因為國家規定了中小學的師生比,按規定配齊配足師生比的中小學一般不需要再外聘教師。另一方面,大學教職隊伍需要不斷循環的新鮮血液。國家目前分批分省試點實施“新人新辦法”的大學編制制度,取消大學編制“能者上、不能者下”,“非升即走”,“分流後勤、教輔崗位”有助於保持大學科研氛圍的活力。鑑於中小學的主要職能並不是科學研究,因此,中小學亦不適用於編制放開,而大學適於放開編制。


帥氣的小眼神

取消編制後,對老師有哪些好處?

好處一:

教師隊伍中的事業編制,就是教師職業的終身工作保證,是鐵飯碗的標誌,只要沒有違法、違紀行為,就會永遠留在政府統編的教師隊伍之中,全面享受黨和政府給予教師隊伍的各項福利和待遇。而沒有事業編制的教師,都是臨時用工性質,各項待遇和福利都不一樣,最大的差別在於年老後不能退休。取消教師編制後,一切都要憑藉能力,每幾年一次考核,清理一些尸位素餐的老師離開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的戰鬥力以及凝聚力!

好處二:

有編制的話,如果你幹得不好,你還是有工作,取消教師編制就像私立學校一樣,沒有成績就不續約,都是需要老師付出就有回報,不再用編制來死死捆綁老師,最大限度的調動老師的積極性,老師自身的也會不斷的學習提升,好為保住來之不易的飯碗,老師群就形成一種正能量,而非如今的負面信息及情緒一堆,影響教學。

好處三:

有編制教師可以做任課老師、班主任、行政人員,無編制教師最多可以當任課老師,不可能成為行政人員的。從授課形式上,打破教師的教學的侷限性,極大限度的調用所有的教師資源,打破資源壟斷。

取消編制後,有哪些弊端

1取消教師編,教育諮資源更不平衡

作為一名有才華的老師,沒有了編制,到哪裡都是一樣,那為什麼不去條件優越的城市教書呢?這就使得老師們的“離職”、“跳槽”成為“家常便飯”。本就師資短缺、條件落後的鄉鎮,將面臨更嚴峻的“缺老師”問題。

2取消教師編制,教師更難招

目前,全國各種中小學教師緊缺,鄉鎮學校教師缺員更嚴重。然,報考教師的人,大都看中的是教師工作穩定,有編制,如果沒有了教師編,相信有一部分人會放棄考教師的,這樣教師隊伍缺員會越來越嚴重的。

沒有了編制,薪資和晉升可能都要靠“成績”說話,老師的成績,就是學生的分數啊!那麼,老師們很可能“唯成績論”,一切為了“應試”,學生們很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取消教師編制,教師的安全感變差

正是因為有安全感,很多老師將教書育人視為一輩子的事業,願意在教師崗位奉獻自己的一生。一旦這樣的安全感被破壞,那麼很多年輕有能力的老師,可能會選擇待遇更為優厚的私立學校。私立學校的學費普遍較為昂貴,這又可能造成另一種教育資源不均現象

編制在,可以讓很多教師沒有後顧之憂,不用去想會不會因為某件事情沒有做好就遭到辭退,只需要把學生教好,就能得到家長的感謝和學校的認同。


中公教師網

按題主所說,很多老師上課不好好教,讓學生花高價補課。這種事我沒見到過,我當老師20多年了,先後在四所中學教學,並且公立校私立校都工作過,補課的老師也見過不少,但沒見過為了補課上課不好好教的。

讓小學一年級學生補課,這顯然違反了政府的行政法規,不管他一個月要多少錢,都是違反政府的規定的。但是,我仍然要說,即使這些老師違規補課了,他們也不必上課“不好好教”。中國的基礎教育內容太難了,雖然最近這些年一直在說降低難度,但是,降來降去,還是很難。我們的教育其實是“精英教育”,最後能靠讀書出息人的,一定是少數。因此,這麼難的教學內容,靠40分鐘的課堂讓大多數孩子全學明白,一定是不可能的。大多數學生這40分鐘還是很吃力的。因此,老師們不必“不好好教”,好好教了,還是會有很多學生學不會的。況且,老師講的是知識,考試考的可是能力,這個能力,要靠學生自己做練習來形成和鞏固。可是,現在國家規定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學校不許留作業。不寫作業,知識不能鞏固,能力也不能形成。因此,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如果自己不在課後多複習和練習,肯定是學不會多少東西的。我教了二十幾年,對此有很深切的感受。

家長們如果不想讓孩子補課,這很簡單,是老師辦班,就舉報他們,不用實名,效果極好;如果是補習機構辦班,家長不送孩子去就完了,不必抱怨什麼。但是,如果您的孩子上課聽不明白,又不肯自己多做練習,要想弄明白,只好去社會上的教育機構補課了,到時您只好花錢了。

教師非法辦班補課的事,靠取消教師的鐵飯碗是不行的。而且,從中國目前的教師工資和待遇來看,如果取消教師的鐵飯碗,中國將要鬧教師荒啊。中國教師的工資不高,待遇也不夠好。但是,每年師範類高校招生都能招滿,好一點的師範類高校錄取線還不低。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教師的工作穩定。如果取消了教師的鐵飯碗,那麼,報考師範類院校的學生將會大批量減少。

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都在用“鐵飯碗”來吸引人去當老師,如德國就是這樣。不過,德國的教師要接受固定週期的考核,考核不合格,是不能繼續當老師的,但考核合格的老師,是受法律保護,享受“不失業”權利的。也不要和我說人家孩子不上課外班。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是真正的基礎教育,只教最基礎的知識。如果學生要想多學一些,就得上課外班補課。日本韓國美國都是如此。


希望家長們明白:教育要減負,那麼,孩子學到的東西就會減少。孩子學到的少了,成績就不會高。若要成績高,就得多學點,要想多學,就不能減負……


松濤盛語

取消鐵飯碗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教育也不例外。

其實,形勢已經在悄悄地變化了。

別的地方怎樣暫且不說,在河南,中小學教師已經開始繳納養老金,2014年以後退休的教師,已經按所繳納的社保金額在領退休金了。所謂的鐵飯碗,也就是隻管上班的時候不失業。

也就意味著,如果對教師工作不滿意,我就可以跳槽,只要後繼單位繼續給我繳納養老金即可,反正退休以後都一樣。

所以,爭論取消不取消,也沒有什麼意義。

鐵飯碗,意味著大鍋飯、僵化、封閉;與現代社會的人才流動趨勢背道而馳。改變,是必然。

穩定也是要看環境的,環境好的話大家求穩定,在一個不利於個人發展的環境裡求穩定,穩定又有多少意義呢?很難理解一個剛入行的年輕人會抱著混日子的想法。

至於取消鐵飯碗後可能會出現的教育亂局,也並非大家想象得那樣可怕。

一個有相對公平競爭的環境和管理更科學的單位,相比大鍋飯的穩定,更有競爭力更能留住人才。人們的思想和接受能力其實有很大進步的空間;老是擔心崩盤的人,其實恰恰是享受著大鍋飯帶來的某種特權、最害怕變化、最依賴大鍋飯的人,他們的想法就是“熬了一輩子,死也要死在編制裡。”

那些說“私校待遇好恐怕大家都要跳過去、引起不穩定”之類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天上不會掉餡餅,想一想,私校待遇為什麼高?背後往往是高付出、高質量、高強度的勞動,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這種能力,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工作方式。取消鐵飯碗,只是多了一項選擇,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去選這一項。

其實,剔除了大鍋飯造成的資源浪費,教師的收入很可能會在原有基礎上有所增加。舉個例子來說,某一年,一所私立學校和某公立學校九年級同樣有四個班的學生,同樣有語數英理化政史體八門課程,私立學校只需使用11名教師,而公立學校則使用了20名教師——鐵飯碗會造成浪費,浪費的成本也由各位均攤;為什麼教師工資老是漲不上來?浪費太嚴重,效率太低,混飯吃的人太多。

至於學生,每學年更換一次老師也屬於正常情況。學生本就該多接觸不同的老師、學習不同老師的風格。舉例來說,如果整個小學階段六年都是固定的幾個老師來教,而且不幸遇到了某個素質較低的老師,鐵飯碗你又把他拿不下來,這樣對學生來說,簡直可以算是災難。而且,即使教師要離職,也一般是在一個學期或學年工作結束後;即使是教師流動較大的私立學校,教師在學期中間突然離職也是極少數情況。

總之,國家在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已經在改革,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只說實話。歡迎拍磚。


七仙女兒說

有失偏頗。

利很明顯,增加競爭力,能者上庸者下,不在贅言。

弊也很明顯。我知道我這樣說很多人會說我是老師所以這樣說。。。。我天朝噴子就是這樣多,我是搞互聯網的,不是教師,首先澄清一下。

馬上能看到的弊病就是考教師的人大部分都是衝著編制去的,說實在話教師那點工資實在不算高,不衝著編制去那為啥?取消編制,會讓很多想要考教師的人望而卻步。進而國家推行的小班化教學就變成了一句空話,老師不夠用,恨不能一個老師教兩百學生,又怎麼會讓你安安靜靜地教三四十個學生呢?

第二,教師沒有了編制,勢必危機感大增。教師沒有了編制,請問國家還能在職教師去補習班教課嗎?不可能禁止了,因為沒有了編制教師就相當於企業職員,你還能管到員工下班之後幹什麼嗎?與其在學校好好工作賺錢,還不如自己去補課掙得多,那何必在學校裡浪費自己那麼多時間呢?教學質量下降是必然的。別告訴我說會有年青教師有教學熱情,有教學能力會補上這個缺口,那是瞎扯淡,年輕老師就是年輕老師,業務能力還差點,另外誰都不能只憑藉熱情來吃飯。屁民們說現在老師補課貴,首先你們只看到了一個點,而沒有看到全局,整體上教師補課比校外機構便宜多了,而且質量也好,另外取消編制之後看下吧,老師補課費用也上去了,屁民們搬磚一天未必夠老師補一節課。到時候哭都找不著地方!

多了也不說了,手機打不了太多字,要噴的儘管來,反正我也不會看,別憋壞了自己!


莫夕談星

時下,教師屬於事業單位在編在崗技術人員,就是俗稱的“鐵飯碗”。如果取消“鐵飯碗”,弊大於利。

現今,教師飽受質疑,職業倦怠,有償補課,打罵孩子……極個別教師的不良行為讓千千萬萬無私奉獻的教師背了“黑鍋”。打破“鐵飯碗”,無疑就是引入競爭機制,剔除有悖師德的無良教師。我想莫不如依法行政,加強教師師德教育,樹立教師良好的職業操守,著力提升教師素養。其實,教師就是吃良心飯,幹良心活,有一個穩定的職業,教師才能安心從教,樂於從教。打破“鐵飯碗”,弊大於利,不利於教師穩定,更不利於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當下,教師是教育振興的關鍵所在,教育離不開教師的奉獻,孩子成長不能沒有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打破“鐵飯碗”,不如給個“金飯碗”。年初,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了《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由此可見,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渴望得到進一步提升,有了“金飯碗”,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更強,教師的職業素養會顯著提高,教育振興指日可待。



如今,國家步入發展的快車道,教育不能停滯不前,必須適應發展的大趨勢。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的“鐵飯碗”變成“金飯碗”,教師成了人人羨慕的職業,教育發展,孩子未來,還有什麼可憂慮的。


俺油菜

我就不信取消教師鐵飯碗,教師會去討飯。當今社會怎麼哪麼多人關注老師,還隨時希望教師失業,麼麼,什麼人,什麼心態?!


首先,說說砸了老師鐵飯碗為什麼不會討飯?

1.教師的時間觀念特別強。

早上六點半起床,一節課40分鐘,考試兩個小時……長年累月的時間觀念訓練,導致教師養成了良好作息。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較強的時間觀念,合理的時間分配。有這樣良好的習慣,還有什麼事做不成,還有什麼事做不好?!

2.教師的學習能力特別強。

教材一直在改,不學習能適應嗎?教學方法一直在研討,不學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嗎?學生個體,千變萬化不學習能教好學生嗎?面對信息化的社會,教學設備一直在更新。不學習,能適應工作嗎?教師的學習能力,你根本不用懷疑!

3.教師的溝通能力不弱。

教師要用自己的語言,最樸實的語言,讓學生聽懂自己講授的內容,小學調家長教師之間的關係,需要處理各種管理和教學書。口才,口才,還是口才。演講口才交際能力是教師的基本功。

4.教師的執行力不差。

學校的育人目標靠教師來完成,班級的教學目標靠教師來完成,學生不會的,需要教師把他交會,學生之間的矛盾要靠教師來條處。執行力!還是執行力!沒有較強的執行力,學校就會亂套。能搞定,事無鉅細的繁雜事,他還有什麼不能為?!

再來說說砸了教師的鐵飯碗,社會會怎麼樣?



1.影響教師隊伍穩定。假若說真的讓教師生活沒有保障的話。優秀的教師都會紛紛逃離教育,跳槽,尋找自己的崗位,找到自己吃飯的傢伙。那樣,可想而知,教育會成為一個爛攤子。

2.影響育人的質量。假若說教師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他就不可能靜心教書,真心育人,也只能處在一種混日子的狀態。苟取的生活,不可能為人師表,微薄的工資不能養家餬口,他如何理直氣壯地傳道授業解惑?!

3.影響社會穩定。假如將師得不到體面的生活,他根本就不可能進行言傳身教。德育一旦荒廢,問題學生將成為社會的問題。

事業單位改革在路上,相信誰也不會輕一動教師的鐵飯碗。


智慧家長諮詢

現在我們執行的是“聘用制”,三年一簽訂合同,到了地方一般情況下沒有犯重大錯誤,到了三年繼續簽訂合同。“換湯不換藥,還是老一套”。等於還是鐵飯碗。那麼如果取消教師鐵飯碗,有哪些利與弊呢?

一、有利的方面:

1、增強教師的積極性。杜絕了幹多幹少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如果不能達到要求的標準就會被辭退,所以以往不幹活的人肯定會努力工作了。

2、有利於學校工作的開展。以往許多學校的工作分配的時候,很多老師都推三阻四不願意幹,因為這些工作真正意義上來講都屬於學校,他認為和他沒有關係,打破了鐵飯碗後,學校肯定會有相對的權利,以後工作的開展就會順利很多。

3、有利於優秀師資的引進。原有的編制結構導致很多老師在工作調動的時候非常困難,編制不能夠匹配,老師最後不能在工作地參加職稱評聘等事宜。如果打破了鐵飯碗就不存在這樣的事情了。

二、弊端:

1、容易導致人才的流失。以往很多優秀的人才,因為編制的問題無法進行流轉,所以就在原地安心的教學,現在打破了鐵飯碗那麼必然優秀的人才會流向工資待遇高的學校,包括私立學校,按現有的公辦學校的工資待遇來看很顯然打破鐵飯碗的弊端就是極容易導致人才的流失。

2、學生成績的下降。由剛才弊端的第一點直接就能推導出第二點,因為已經打破了鐵飯碗,老師的流動勢必要比以前更加的頻繁,而我們知道教育教學是具有連貫性的,如果頻繁的更換老師,那麼勢必會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影響,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成績的下降。

一旦打破了教師的鐵飯碗,公立學校的教師會大量流失,因為現在的工資待遇實在是比較低,很多人報考老師就是看中了相對穩定才去報考的。如果打破了鐵飯碗,那麼不但內部人會大量流失出去,再想招人會很難,本來待遇就不高,社會地位也不高,再打破鐵飯碗,教師這個行業就不具備任何吸引力了。




打破教師的鐵飯碗,第一個大前提就是大幅度提升公辦教師的各項待遇,讓教師這個行業充滿職業幸福感,讓很多人對教師這個行業充滿了嚮往,這樣的話才能夠真正的讓打破鐵飯碗的益處體現出來!


小V也來說教學

取消教師的鐵飯碗,沒見政策,只是教育部發文表示,正在‘’探索建立退出機制,對違反職業道德、學術不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或者觸犯國家法律法規,應當予以退出。‘’


前些天,我們這還宣讀了一個文件,說‘‘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的,應當解除教師資格’’,包括‘‘醉駕’’。

‘‘違反職業道德、學術不端’’的這兩類教師,還必須是滿足‘‘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才會啟動退出機制,這還是很有彈性的,例如網絡上傳播的各種敗壞師德師風的老師,以前報道的抄襲論文的導師,按現在的規定,應當予以清退。


所以,整體來看,這個退出機制仍與絕大多數教師無關,絕大多數教師拿的仍然是鐵飯碗。假設,真的對整個教師隊伍推行‘‘退出機制’’,取消‘’鐵飯碗‘’,我認為是不現實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二、即使實行了‘‘聘用制’’,也沒有實質作用。學校老師基本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取消聘用,他的科目誰來上?還得到處去借調老師,可其他學校也沒有‘‘餘糧’’,最後被為難的還是學校自身。

所以,取消教師的‘‘鐵飯碗’’不具備現實可能性,要想提高老師的積極性,必須大幅提高課時補助,以課時費來拉開差距,讓多勞多得落在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